梁宝寺矿井初步设计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一)交通位置梁宝寺煤矿位于巨野煤田梁宝寺井田,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西北约20km处,行政区划属济宁市嘉祥县兖(州)新(乡)铁路位于井田南部,从嘉祥县城经过,嘉祥向东56km至兖州可与京沪线相连,向西259km经菏泽至新乡与京广线接轨,京九铁路从本区西南部的菏泽经过;南部济宁机场已开航,可直达北京、广州等地;京杭大运河从本区东侧经过;区内公路可直达济宁、梁山、巨野等地,井田北部济广高速现已开通,交通十分便利(图1-1)二)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区内地势平坦,略呈西高东低,地面标高40.12—46.14米主要水系有:北部的鄄郓新河、中部的赵王河、洙赵新河和南部的万福河,均自黄河附近向东流入京杭运河和南阳湖梁宝寺井田东边界F1断层和西边界F13断层落差均大于700m,下盘奥灰抬起使得煤系地层与奥灰对接,形成东、西部补给边界北边界F24断层落差100m,井田内地层上升、井田外下降,煤层赋存深度大于1500m,煤系含水层接受补给条件差南部以奥灰隐伏露头为界,形成南部补给边界矿梁宝寺井田东界为F1断层,西界为F13断层,二者构成梁宝寺井田的地堑构造。
区内地层呈南浅北深的趋势,因受区域断层的控制,形成以梁宝寺向斜为骨干向北倾伏收敛的“裙边状”褶皱构造,并伴生北东向及北西向断层组,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图2-1)井田内褶皱发育,以贯穿全井田的梁宝寺向斜为骨架,呈宽缓褶皱构造,褶皱翼部倾角较缓,一般5°~10°次一级褶皱自东向西依次发育有王庄向斜、宋庄背斜、黄河李背斜、申庄向斜、贺庄背斜、程庄向斜、武寨背斜、杜垓向斜、李庄背斜本区中部,自南部奥陶系石灰岩露头开始,经后靳庄、赵庄、曹垓、梁宝寺至北部边界F24断层,形成本区主干构造,走向自北东至北西,延伸17Km向北倾伏,幅度50~250m,跨度2~6Km,两翼倾角5~10°,南部缓,北部陡有41条地震测线穿过,16个钻孔控制,中部已查明,南部和北部基本查明1602、地表水系本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略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一般为+37~+40m,自然地形坡度为0.2‰区内水系比较发育,河流沟渠纵横成网,主要河流有红旗河、靳庄沟、赵王河,并与区内各沟渠贯通,雨季洪水排泄迅畅区域内地表水系发育,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自西向东穿越本区流入南阳湖,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流经本区,洸氵府 河、泗河和白马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南阳湖。
本区多为黄河冲、洪积平原,仅在区域中部及东南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京杭运河以东,沉积颗粒粗,地下水迳流较强,具优质松散层孔隙水;运河以西,松散层颗粒细,迳流变弱,由东向西水质变差嘉祥、巨野、郓城等地地势低洼,潜水位浅,蒸发强烈,潜水浓缩盐化,局部形成盐碱地3、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据嘉祥站1959年1月至2008年12月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2.8~13.9℃月平均最高气温28.9℃(1971年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4.7℃(1980年1月),日最高气温42.4℃(1966年7月19日),日最低气温-18.7℃(1957年1月2日),平均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650mm,年最大降水量1088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363.9mm(1988年)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春季雨少,时有春旱日最大降雨量156.2mm(1965年7月9日)年最大蒸发量2318.4mm(1968年),年最小蒸发量1472.4mm(1984年)霜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上旬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1m。
区内工、农业均较发达,电力、劳动力充足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生姜;工业现拥有煤炭、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建材、农药、造纸、陶瓷、酿造、食品等多种门类4、地震据地震历史资料记载,济宁地区自公元前618年至公元1937年8月1日,共发生地震1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11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所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10~0.15g二、主要自然灾害 矿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年降水量稀少,年蒸发量大矿区生态环境脆弱矿区西部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三、矿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概况经核实,截止2009年底,梁宝寺煤矿采矿权范围内保有煤炭资源储量48902.8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113.8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0016.6万吨依据最新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分两个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708m,二水平标高-1020m一水平(一号井)建设井筒3个(主井、副井、风井),均位于井田南部(浅部)L-1孔西南约110m处,净直径:主井5.0m,副井6.5m,中央风井5.0m;二水平(二号井)建设井筒3个(北主井、北副井、北风井),均位于井田北部(深部)。
待二号井建成后,首先实现与一号井贯通,再分别开采两个水平的煤炭资源实行混合通风方式;两个水平均采用立井开拓,单一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胶带输送机的运输方式设计开采的煤层为3煤层,开采方式为先搬迁村庄,后全区开采;16、17煤层暂未纳入开采设计一号井生产系统于2002年7月16日开工建设主井于2003年9月10日竣工,井筒净直径5.0m,全深760.1m,装备一对22t底卸式多绳箕斗,担负一水平原煤提升,兼作辅助进风井;副井于2003年9月6日竣工,井筒净直径Φ6.5m,装备一对一宽一窄1.5t矿车双层四车罐笼,担负全矿井人员、材料、设备及矸石提升,并兼作主进风井,设BDK-8-No24A型通风机2台,总进风量140m³/s;风井井筒于2003年11月22日竣工,井筒净直径5.0m,全深709.9m,担负全矿井回风,风速约为8.0m/s;中央泵房水仓容积5100m³,设有MAD420-90×9型泵5台,每台排水能力420m³/h二水平生产系统目前仍处于基建中,预计2012年底投产2006年8月,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在上述补勘工作的基础上,提交了《山东省巨野煤田梁宝寺井田补充勘探报告》。
报告通过山东省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的评审,评审文号:鲁矿勘审煤字[2006]07号,并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资能备字[2006]39号文批准备案,批准储量如下:矿业权范围内-1200m标高以上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9942.2万吨(气煤33922.9万吨,混合煤(包括弱粘煤、1/2中粘煤、1/3焦煤、贫煤)12305.2万吨,无烟煤3714.1万吨),其中:(111)16011.0万吨、(122)7338.0万吨、(111b)21347.9万吨、(122b)9784.6万吨、(333)18809.7万吨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本次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完全一致,是本次主要报告之一由于区内村庄稠密,3煤层压煤面积占煤层赋存面积的94%,原设计的先搬迁村庄后开采资源,实施困难为保障安全生产,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先后以鲁煤规发字[2006]157号和鲁煤搬迁字[2009]136号文,对3100和3200采区、3300和3400采区村下压煤开采方案进行批复,批准:3100采区和3200采区东部分别条带式开采9个工作面,3100采区采宽80m,留宽110~120m,3200采区采宽80m,留宽120m;3300采区的3305、3309工作面和3400采区的3406、3408工作面条带式开采,采宽100m,留宽120m。
2007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和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鲁煤规发[2007]31号文联合公布了梁宝寺煤矿2006年核定的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2009年3月,为给梁宝寺煤矿二号井筹建提供地质资料,受建设单位委托,山东省地矿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东省巨野煤田梁宝寺煤矿改扩建(二号井)工业场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依据上述报告:二号井工业场地包括二号井工业广场和场外道路两部分,共压覆3、16、17三个煤层资源储量4108.1万吨:(111b)3047.2万吨,(122b)660.7万吨,(333)400.2万吨其中:二号井工业广场压覆煤炭资源2399.5万吨:(111b)2182.2万吨,(333)217.3万吨报告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国土资字[2009]273号批准备案矿井自2005年投产以来,共掘进巷道92612.6m,其中:岩巷27004.0m,煤巷65608.6m;开采工作面20个(3100采区10个、3200采区10个),开拓形成准备工作面5个(3300采区2个、3400采区3个)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矿井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113.8万吨(全部为气煤),其中:采储量953.9万吨,损失量159.9万吨,历年平均回采率85.6%(表1-3) 表1-3 历年动用资源储量一览表(万吨)截止时间年度动用量采出量损失量回采率2009.12.31200541.336.44.988.1%2006296.6209.087.670.5%2007266.8238.927.989.5%2008260.5234.625.990.1%2009248.6235.013.694.5%合计1113.8953.9159.985.6%四、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1、水源条件 梁宝寺矿区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境内,是巨野煤田最先开发的区块。
随着鲁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该区块的能源战略地位愈显重要而水源问题在这一地区也非常突出,浅层地下水一直是该地区城镇居民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矿井的持续开发势必会对浅层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的矿区总体设计确定:地下水为矿区一期给水工程的供水水源,日供水量充足,煤矿的生产生活用水由矿区一期给水工程统一考虑解决该工程已全部建成,二号井煤矿供水管路正在建设之中该工程可以满足煤矿的用水要求后期矿区供水水源,地下水源正在勘查,水质较差,目前地方政府正在考虑引用黄河水2、电源条件电源有济宁电厂及菏泽电厂矿区建有一座1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设计规模为2台25000kVA变压器,现装设SFSL7-25000/110,110/35/6.3kV和SFSL7-12500/110,110/35/6.3kV变压器各一台,其电源是以双回导线为LGJ-240的110kV线路取自220kV变电站,该220kV变电站电源取自电厂及电网矿区在二号井煤矿建有110kV变电所一座,其电源以两回导线为LGJ-150的110kV线路引自矿区110kV变电站该变电所为煤矿留有110kV出线间隔,煤矿供电拟以两回110kV线路引自110kV变电所。
3、通信条件根据编制完成的《矿区综合信息数字网初步设计》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1992]第508号文件“关于灵武矿区专用通信网初步设计的批复”,矿区专用通信网由矿区本部汇接局和灵新、羊场湾、枣泉煤矿三个端局组成,行政系统选用程控式交换机,其容量分别为汇接局2000门,覆盖黎家新庄中心区全部用户目前矿区本部汇接局、灵新煤矿端局行政系统已经开通,汇接局与银川市邮电局的传输信道采用光缆线路第二节 井田及其附近地质特征一、地质特征(一)区域地质梁宝寺井田为全隐蔽式井田,煤系基底为奥陶纪马家沟组,主要含煤地层为月门沟群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