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形态要素的构成形与立体构成 任何一种立体造型都是有三要素构成的一是形态要素,二是机能要素,三是审美要素形态要素是指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任何有形态的现象:形(由点、线、面、体构成)、色、肌理以及空间等机能要素是指蕴含于形态中的组织机构所应有的功能审美要素则规定综合各要素以达到完美的造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三维形态,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多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变化而存在,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等等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自身和外在力的互相关系才干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有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成果的形称“偶尔形”,偶尔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陷非秩序性,且故意谋求体现某种情感特性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解决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二是人工形态指人类故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
它是人类故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发明的成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自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规定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性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根据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发明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正的几何观念提高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涉及了物体的构造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一、点 我们用笔在纸上点一下,就成了一种点打在窗户上的雨滴、远去的背影、夜晚闪烁的星星,都给我们带来点的实际感受 点也存在于线段的两端,线的转折处、三角形的角端、圆锥形的顶角 点在立体造型上的特点是拟定位置它在造型学上的特性是通过凝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一种体现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不管它的大小、厚度、形状如何,只要它同周边其她形态相比具有凝聚视线和体现空间位置的特性,是最小的视觉单位,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点”也就是说,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由于在立体构成中,不也许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种相对的比较如你和蚂蚁在一起时是一种“体”,而当你和一座楼房比较时,就是一种点了 由于点在视觉感受中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因此“点”的造型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视觉集中在它身上,如夜晚大海上的灯塔、暗室中的一盏灯、黑夜中的莹火虫、服装上美丽的饰扣等,都会吸引我们的视线如果两个同样性质的点同步存在与视野中,我们的视线就会来回于两点之间,形成一段心理上无形的线,如果有三点之间来回,从心理上虚构的三角形,如果有无数个同样性质的点存在,就会在心理上形成虚面的感觉,如夜空中的银河 点的持续排列可以形成虚线,点的密集排列可以形成虚面与虚体当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小,就越接近线和面的特性有点构成的虚线、虚面、虚体,虽没有实线、实面、实体那样具体、结实和后重的感觉,但虚线、虚面、虚体所具有的空灵、韵律、关联的特殊感也是实线、实面、实体所不具有的。
点的构成,可由于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大小、同样亮度及等距离排列的点,会给人秩序井然、规整划一的感觉,但相对显得单调、呆板不同大小、不等距离排列的点,能产生三维空间的效果不同亮度、重叠排列的点,会产生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的效果 点虽然是造型上最小的视觉单位,但由于点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因此往往成为关系到整体造型的重要因素 二、线 钢索、铁轨、发丝、树枝、筷子都给我们线的实际感受线在造型学上有直观的线和非直观的线存在于线状物、单一面的边沿等非直观的线存在于两面的交接处、立体形的转折处、两种颜色的交界处等线沿着一定轨迹运动则形成面 线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体现长度和轮廓 在立体构成上,虽然没有几何学意义上的线,但只要它的粗细限定在必要的范畴之内,与周边其她视觉要素比较,能充足显示持续性质,并能体现长度和轮廓特性的,都可以称为线根据其存在的状况,可分为积极的线和悲观的线两种所谓积极的线是指独立存在的线,如绘画中的线条,三维形态中多种线类材料如钢丝、绳索等实际存在的线条所谓悲观的线是指平面边沿或立体棱边的非独立存在的线条。
线,由于其粗、细、直、光滑、粗糙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粗线给我们刚强有力的感觉,而细线会给我们纤小、柔弱的感觉;直线给我们正直、刚强的感觉,而曲线会给我们圆滑、柔和的感觉;光滑的线条会给我们细腻、温柔的感觉,而粗糙的线条会给我们粗旷、古朴的感觉因此,不同线的选择,对立体形态的整体效果的体现是不同的 线的构成措施诸多,或连接或不连接,或重叠或交叉,根据线的特性,在粗细、曲直、角度、方向、间隔、距离等排列组合上会变化出无穷的效果 三、面 一扇门、纸箱的六个面、地面、桌面、叶片都给我们面的实际感受面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体现一种“形”,是由长度和宽度两个维度所共同构成的“二维空间”(它的厚度较弱)与颜色中有三原色同样,面有三种基本的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正方形的特点是体现垂直和水平;三角形的特点是体现角度和交叉;圆形的特点是体现曲线和循环由此派生出来的长方形、多边形、椭圆形等都离不开三种基本的特点面的种类诸多,但面的“外轮廓线最后决定了面的外貌 面在造型学上,也分为积极的面结合悲观的面两种积极的面是由线的密集移动、点的扩大、线的宽度增长或体的分割界面所形成的,也就是实际存在的面;悲观的面是由点的集合、线的集合、线的交叉环绕或是体的交叉所形成的虚有的面。
在立体构成上,只要其在厚度、高度和周边环境比较之下,显示不出强烈的实体感觉时,它就属于面的范畴 面的构成也有多种方式运用数学法则、定律构成的形称“几何形”,它给人明确、理智、秩序的感觉,但容易产生单调和机械的弊病有机形的面是一种不能用几何措施求出的曲面,富于流动与变化,同步不违背自然规律和秩序,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自身和外在力的互相关系才干合理存在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成果的偶尔形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陷不规则形是大自然中与几何形形成对比的更为复杂的形,比几何形更具人情味和温暖感,更自然,更具个性 四、体 事实上,任何形态都是一种“体” 体在造型学上有三个基本形:球体、立方体和圆锥体而根据构成的形态辨别,又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等几种重要的类型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本,将其部分空间立体化,如浮雕;点立体即是以点的形态产生空间视觉凝聚力的形体,如灯泡、气球、珠子等;线立体是以线的形态产生空间长度的形体,如铁丝、竹签等;面立体是以平面形态在空间构成产生的形体,如镜子、课本等;块立体是以三维度的有重量、体积的形态在空间构成完全封闭的立体,如石块、建筑物等。
半立体具有凹凸层次感和多种变化的光影效果;点立体具有玲珑活泼、凝聚视觉的效果;线立体具有穿透性、富有深度的效果,通过直线,曲线以及线的软硬可产生或虚或实、或开或闭的效果;块立体则有厚实、浑重的效果在立体构成中,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多种立体,能使作品的体现力大大增长 五、空间 在草地上铺一块塑料布上方就构成一种野餐的场合;同样是一块塑料布,如果作为雨伞在雨天撑起来,伞与地面间就形成一避雨的小天地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占据或围合而成的三度虚体,具有形状、大小、材料等视觉要素,以及位置、方向、重心等关系要素空间的视觉效果与一系列因素有关 空间的效果直接受限定空间的方式影响,如在建筑中,重要是由墙面、地面、屋顶所限制 空间是人活动的场合,活动是人最初占有空间的真正目的闭合与开敞是空间的正负反映,是人类生活的私密与公共性的需要空间的闭合限度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空间,全封闭的空间给人以明确的领地感,私密、安全、隔离感,特别是当人处在面积较小的全封闭空间时这种作用力更为明显部分开敞的空间更具有方向性、明暗与光影变化,以及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减少了空间限定的压力,使空间感有所扩大。
全开敞的空间更减少了限定空间的面之间的作用而与四周物体发生了明显的力的作用,形成了更为强烈的持续感和融合感 深度是空间的本质,人在环境中随时都具有处在不同深度的空间感知空间的深度感可体现为多种形式:透视的消失现象所体现出的渐变的形的关系,如路灯、电线杆等远近透视;重叠也是空间深度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前后、远近空间形体的位置关系,如山脉的层次感;材质肌理的远近尺度不同对深度感知也具有作用,如园林中常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明出的丰富意境,正是运用了草、石、砖、瓦等不同材质,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手段而发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