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枢能量理论与可证伪标准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7KB
约12页
文档ID:49802662
中枢能量理论与可证伪标准_第1页
1/12

中枢能量理论与可证伪标准中枢能量理论n定义:卡内曼(1973)把注意看作心理 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 ,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 的限制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n比较: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把中枢 能量有限作为出发点,而不是解释原则 能量分配模型n注意与唤醒联结在一起,在某段时间内 ,唤醒水平决定注意的认知资源数量n决定注意的关键是资源分配方案,受以 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唤醒因素的可能的 能量、当时的意愿和对完成任务所需能 量的评价个人的长期倾向(不随意注意 )也会起作用能量分配模型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Norman和Bobrow(1975)将注意分为两类过 程:资源限制过程和材料限制过程,二者遵循 互补原则l资源限制过程: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 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 地进行l材料限制过程: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 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 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实验1:Johnson﹠ Heinzn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nJohnson和Heinz(1978)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 随靶子词实验。

在实验中,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靶 子词(事先规定的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两耳中 所听到的靶子词(即复述靶子词)在实验中还设置了4 个条件: ①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都由男生读出; ②感觉可辨度高条件:靶子词由男生读出;非靶子词 由女生读出; ③语义可辨度低条件:非靶子词与靶子词同属一个范 畴; ④语义可辨度高条件:非靶子词与靶子词分届不同范 畴实验1:Johnson﹠ Heinzn自变量:1.词性:靶子词、非靶子词2.感觉可辨度:高、低3.语义可辨度:高、低n因变量: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n实验设计:2*2*2组内设计实验结果: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词 回忆的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 觉可辨度下的,因为在低感觉可辨度下,非 靶子词应用了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深的加 工实验2:Johnson﹠ Wilson(1980)n自变量:n1.注意类型:集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n2.非靶子词的类型:不适宜的、中性的 、适宜的n因变量:靶子词觉察率n实验设计:2*3组内设计实验结果:在分配性注意下,适 宜的非靶子词有利于 靶子词的觉察,而不 适宜的非靶子词则有 损于靶子词的觉察;在集中性注意下,非 靶子词的类型对靶子 词的觉察不起作用。

关于可证伪标准的讨论n中枢能量理论不能被证伪n科学理论必须可证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