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9KB
约37页
文档ID:49725174
[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第1页
1/3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马克思2009.02.01• 1818-1835 •马克思的家庭及他的中学时代• 1818年出生,排行第三,长子•调皮蛋 • 1830-1835中学时代 •受冯·威斯特华伦影响:圣西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o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以 前o理性理想主义1835-1836o理性现实主义1837-1842o感性现实主义1843-1844o实践唯物主义1845以后1837-1843最初岁月1835-1836波恩大学1836-1841柏林大学1841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1842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4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年10月,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 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年6月至10月,克罗茨纳赫笔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笔 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论文章1843年10月,去巴黎著作:《中学作文》1835《给父亲的信》1837《博士论文》1838-1841《为〈莱茵报〉写的文章》184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1843-1844巴黎1843年10月至1844年1月,《德法年鉴》出版,上面有马克思两篇 文章:《论犹太人问题》(是他带到巴黎的)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他到达巴黎后写的)1844年2月至1844年7月,阅读法国大革命相关资料;研究政治经 济学(斯密和李嘉图的法文版著作),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读海涅和海尔维格的诗,与蒲鲁东和巴枯宁通宵讨论黑格尔著作1844年7月,在《前进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卢格关于德国不可能发生 革命的观点1844年9月,会见恩格斯,决定合作写《神圣家族》约1845年春 写完著作o 《1843年通信》1843o《论犹太人问题》1843-1844o《〈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o《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o《对〈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的批判 性注释》18441845-1847布鲁塞尔o1845年1月,被驱逐,2月,至布鲁塞尔,临 行前完成《神圣家族》恩格斯募捐帮助马克 思签订出版合同,准备出版关于经济、政治 、历史的巨著(见前面的笔记)o1845年夏天,恩格斯来到布鲁塞尔,开始与 马克思的终生合作o1845年10月,在二女儿劳拉出生后,马克思 申请移民美国,未成行同年底声明放弃普鲁 士公民身份,但未申请新国籍o1845年最后三个月: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1847布鲁塞尔o1846年初,利用去伦敦的机会,建立一个共产主义通 讯委员会网络,使德、法、英社会主义者能够相互交流o1846年3月,在布鲁塞尔委员会,马克思与魏特林发生 争论,反对工人暴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委员 会做出有利于马克思的决议。

o5月,蒲鲁东代表巴黎委员会发表捣浆糊的意见(宽容 )出版社催稿,但恩格斯从巴黎传来消息,说蒲鲁东 新近出版了一本经济学著作,于是马克思放弃原来计划 ,转而准备与蒲鲁东商榷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 马克思谈了对蒲鲁东著作的最初反应1845-1847布鲁塞尔o1847年初,马克思写作《哲学的贫困》,回 应蒲鲁东o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伦敦召开,马克思因为缺钱未能参加,他留在 布鲁塞尔,为德国报纸写稿,并在布鲁塞尔宣 传会议上发言著作o《神圣家族》1844-1845o《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o《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o《给安年科夫的信》1846o《哲学的贫困》18471848-1850 法国、德国、英国o1847年11月,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 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纲领o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被送到伦敦 ,2月出版o1848年2月22日,巴黎起义起义政府邀 请受比利时政府驱逐的马克思回巴黎,马克 思接受邀请1848-1850 法国、德国、英国o3月,革命延伸到德国马克思和共产主义 同盟的其他人到达科隆o6月,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并任主编 8月,到柏林,遇见巴枯宁。

o1849年5月马克思被德国驱逐,报纸被迫停 办5月19日,《新莱茵报》以红色油墨出 最后一期(第301期) 1848-1850 法国、德国、英国o1849年5月马克思被德国驱逐法国允许居 留,但必须到布列塔尼的沼泽地区莫尔比昂 居住马克思决定去伦敦拉萨尔在莱茵兰 帮助募捐8月24日,马克思离开法国到达 伦敦o9月15日,怀有身孕的燕妮带领三个孩子到 达伦敦从此一直到马克思去世,一直住在 伦敦 著作o《共产党宣言》1848o《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o《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 书》18501850-1852艰难困苦中的生活o1849年9月到1850年,马克思一家住在坎 伯韦尔,其间第四个孩子降生o1850年,由于没有能力支付租金,马克思 一家被从住处赶出他们被迫到莱斯特广场 的德国饭店栖身一周然后搬到索候的迪恩 大街找到两个小房间,以后6年都住在那里 1850-1852艰难困苦中的生活o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 评论》(11月停刊)马克思发表在上面的 文章集结为《法兰西阶级斗争》o1850年4月,组建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 到秋天,共产主义者同盟分裂加剧,马克 思设法把同盟总部迁到科隆,这意味着共产 主义者同盟的解体。

1850-1852艰难困苦中的生活o1851年,马克思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家 庭纠葛:第四个孩子1850年夭折;第五个 孩子1851年出生,1852年夭折马克思的 私生子(活到20世纪)o马克思为同盟会员辩护(后写成《揭露科隆 共产党人案件》)o马克思谋生手段: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 稿1850-1852艰难困苦中的生活o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1848年当选 总统)发动政变,保证他在下十年中连任总 统1852年成立第二帝国o马克思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分析这次政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著作1850-1852o《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o《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853-1859生活状况o1853-1856艰难的生活:衣食住行孩子 的死亡o衣:礼服在当铺o食:面包和土豆o住:1856年前住公寓小房子1856年住宿 条件的改变:由于继承燕妮母亲遗产,他们 从迪恩大街公寓搬到梅特兰公园的房子里o主要收入来源: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1853-1859政治活动与经济研究o马克思的政治活动:1853年《揭露科隆共产党人 案件》o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1851年计划出版多卷本《 经济学》,因科隆案件,出版遭遇困难,1852年 之后的三年不再从事经济学研究o1857年至1859年:“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

o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第一分册 1853-1859著作o《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1853o《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文章》 1852-1862o《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57- 1858o《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正式出版的是 第一卷第一分册)1860-1864艰难的生活o1861前往荷兰试图说服叔父预付母亲遗产 ;到德国联系拉萨尔试图恢复德国籍以在柏 林共同办报两项计划均告失败o马克思与燕妮的争执:她希望她和孩子们都 死掉o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争执:对恩格斯夫人去世 ,马克思自顾不暇,未给予足够重视1860-1864马克思的政治活动o1860对付卡尔·福格特对他本人和他的“政 党”的攻击发表《福格特先生》o1862-1864与拉萨尔决裂马克思反对拉 萨尔对俾斯麦的妥协态度,但拉萨尔成功组 织工人o1864第一国际成立1864-1870生活状况的好转o1864经济情况好转:母亲的遗产(400镑 )、威廉·沃尔弗的遗产(800镑)o《资本论》出版未带来生活改善o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生活状况的改善: 恩格斯给马克思一笔年金o恩格斯来伦敦,与马克思共同战斗1860-1879政治经济学研究o4卷《剩余价值理论》1862-1863o3卷《资本论》第三卷1865o《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o《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1865o1卷《资本论》第一卷1867o2卷《资本论》第二卷1869-18791866-1867《资本论》第一卷出版o1866-1867年4月完成第一卷手稿,亲自 到汉堡把手稿送给出版商。

不切“实际”的马 克思:“牺牲健康、幸福和家庭”o1867年8月,改正最后的校样对恩格斯的 感谢:“没有你为我做出的牺牲,就不可能 完成三卷著作的艰巨劳动o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共一 千册1864-1872第一国际的政治斗争o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撰写 协会的章程和成立宣言o马克思作为协会的灵魂所起草的各种声明 ,涉及:o大陆运动(尤其反对工人协会由国家资助的 思想)、波兰独立(作为反对俄国野蛮行为 的堡垒)、支持爱尔兰地方自治、缩短工作 日、将土地转化为公共所有等事件o反对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1872迁纽约1872-1882大量阅读和广泛通信o1872-1883重病的十年,大量阅读和广泛 通信的十年o1870S一边为《资本论》第二版及法文版而 忙碌,一边起草对德国社会主义者共同纲领 的批判o1875年写作《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于 1891年发表)1872-1882大量阅读和广泛通信o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理论o1877年致米海洛夫斯基的关于“一般历史哲 学”的信o1881年致查苏里奇的关于“农村公社是俄国 社会新生的支点”的信o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二版序言》 :俄国土地公有制成为共产主义发展起点的 条件——东西方革命同时爆发并相互补充。

1864-1882著作o《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章程》1864o《两篇关于普法战争的宣言》1870o《法兰西内战》1871o《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 要》1875o《哥达纲领批判》1875o《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通知》1879o《致维拉·查苏里奇的信》1881o《〈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18821883-1895恩格斯的工作o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立刻投入《资本论经 》编撰工作o1884年4月15日,恩格斯致贝克尔的信: 失去了第一小提琴手的第二小提琴手o1886年《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而不是“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说明o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o1895年,因喉头癌去世1883-1895恩格斯的著作o《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1883)马克思的 《资本论》第二卷,后整理成第二卷、第三卷o《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o《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86)o《自然辩证法》o《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4版 )o1893年2月《〈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 言》给《新纪元》编辑部的信(1894)马克思和恩格斯o不愉快的相识o早年观点的一致性o中期生活和理论分工o晚年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整理和诠释者o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o恩格斯的遗嘱:马克思在世时,遗嘱中把自 己全部财产遗赠马克思;马克思去世后, 1893年7月变更遗嘱,把财产留给马克思的 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孩子和德穆特。

二爸”马克思和恩格斯:无尽的追思o参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话》第185页以下o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o《英国工人阶级状况》o《共产主义原理》o《反杜林论》o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如其人,风格各异o共同的事业,永恒的友谊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谢谢!请指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