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教学全解》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16《说勤奋》导学案设计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50KB
约3页
文档ID:273994783
《小学教学全解》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16《说勤奋》导学案设计_第1页
1/3

16 说勤奋导学案设计课题说勤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设计时紧扣“勤奋”二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然后初步感知说理性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最后由“课本”向“课本外”延伸,说成语,读名句,写事例,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读中学写、写中促读,在学中做,在做中创学前准备1.搜集关于勤奋的成语、名言和名人成功的经历师生)2.搜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生平简介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成语入手,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教师出示反映古人勤奋读书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成语概括图片内容。

2.导入课题,理解课题中“勤奋”1.学生汇报交流:(1)悬梁刺股;(2)闻鸡起舞;(3)凿壁借光;(4)囊萤映雪2.学生动手查字典了解“勤奋”的意思区分“勤奋”与“勤劳”,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1.写出四个与勤奋有关的成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5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3.组织小组学习,思考:课文围绕着“勤奋”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是通过哪两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1.采用朗读和自由读的形式,熟读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1)小组之间互相提醒生字读写的注意点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并选择造句2)小组交流识记和写字情况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阐述的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课文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典型事例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2.选择恰当的字填空度  渡(1)(  )过了这条大河,就到目的地了2)这个假期我在上海(  )过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勤奋(qín qínɡ)远渡重洋(zhònɡ chónɡ)剥离(bāo bō)华罗庚(huá huà)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段完整的话。

滚瓜(  )熟 (  )不气馁(  )起直追 名列前(  )有所(  )为 远(  )重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抓住主旨,谈观点(用时:8分钟)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设问句的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体会“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的意思1.组内朗读,并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进行体会交流2.学生合作交流设问句的表达效果3.小组讨论探究通过比较句子,理解“鲜花”“心血和汗水”的比喻义鲜花”是指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是指付出的努力)4.个人朗读,全班朗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5.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中“鲜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汗水和心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2.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完成“效果检测”中的练习。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所得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名人成功的经历2.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教师批注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用时:3分钟)引导学生说说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学生回忆、梳理、交流二、品读事例,明道理(用时:28分钟)1.精读第2自然段,讨论:哪些地方说明司马光很勤奋?2.教师通过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理解和感悟司马光取得成就的原因,领会“勤奋”的真正含义3.播放司马光勤奋学习时的视频,再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想4.指导学生朗读,进行学法指导,理清写作顺序5.引导学生小结学法,教师帮助归纳6.引导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探究:童第周取得成功说明了什么?7.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学习,指导学生把童第周和司马光作对比,深刻领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8.整体朗读1.小组合作探究: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司马光勤奋的语句2.师生互动,围绕老师出示的语句,交流理解“滚瓜烂熟”“警枕”等词语,体会司马光的勤奋3.学生先读文再看视频,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立志向司马光学习4.小组讨论:这一自然段先写司马光小时候如何勤奋,再写长大以后更加勤奋,最后写取得的成就。

5.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方法:(1)圈画词句,寻找成功的原因2)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3)联系实际,畅谈心中的感受6.迁移学法,学生根据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抓住“毫不气馁”“名列前茅”“高难度”等词语,感受童第周即使基础差,通过努力也能成功7.小组合作交流:(1)比较童第周和司马光之间有什么异同,结合二人的事例,深刻领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8.学生朗读体会6.品味语言1)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从“一遍又一遍”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字写出了司马光与哥哥、弟弟的不同,这样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体现童第周“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体现童第周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想象:当人们看到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会发出怎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总结写法,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1.说说作者为什么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2.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再简要介绍一个勤奋刻苦的外国事例对应课文中的“古今中外”)1.学生思考交流:告诉我们不论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只要勤奋刻苦,都能取得成功同时,两个事例一古一今,更好地论证了作者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2.介绍搜集到的事例四、畅谈启示,积累名言(用时:4分钟)1.说说从课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教师补充“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1.交流获得的启示并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熟读积累名言警句8.小练笔: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获得了不少启示,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地写一段感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批注板书设计说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道理)↓举例     古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今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