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公司治理分析报告科目:公司治理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 姓名:学号: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公司发展阶段及策略 2三、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现状 4(一)公司股权结构 41. 公司股权结构图 42.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5(二)内部治理体系 61.内部治理结构图 62.董事会 73. 监事会 84. 经理层 8四、格力公司治理问题 8格力事件——大股东落选董事会 8五、格力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措施 9六、格力电器公司治理创新 10(一)成功解决国资股“一股独大” 10(二)关于累计投票制 11七、对于格力电器公司治理建议 11(一)合理处理好股权结构的分散与集中的问题 11(二)处理好高管与股东的关系 12八、总结 13格力电器公司治理分析报告一、公司简介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 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 608亿元,连续十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五年全球销量领先格力从一个当初年产不到2万台的空调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今天 拥有珠海、重庆、合肥、巴西四大生产基地、员工超过35000人、家 用空调年产能力超过1500万台、商用空调年产值达50亿元的知名跨国 企业;净资产从1990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超过30亿元, 增长了300多倍;1995年以来累计销售空调5000多万台(套),销售 收入超过900亿元,纳税超过42.5亿元;自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7.2亿元,而历年来向股东分红则超过18亿元; 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2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38.03亿元,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300万台(套), 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公司发展阶段及策略格力由创业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如今的国际知名,格力的壮大经历 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格力所选择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创业阶段:1991—1993年,新成立的格力电器,是一家默默无闻 的小厂,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后 来格力开发了一系列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初步树立了 格力品牌形象,为公司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发展阶段:1994—1995,虽然空调市场仍然处于卖方市场,但格 力公司却开始以抓质量为中心,提出了“出精品、创名牌、上规模、 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质量方针,推行“零缺陷工程”使格力产品在 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奠定了格力产品在质量上的竞争优势,创出 了“格力”品牌,1994年,董明珠总裁开始主管销售工作,凭借不断 创新的营销模式,95年在其它产品断货的情况下,格力空调凭借良好 的口碑,产销量一举跃居全国同行第一这一阶段,格力致力于抓质 量,巩固了他的品牌形象壮大阶段:1997—2001年,格力指定抓市场、抓成本、抓规模的 战略,公司狠抓市场开拓,独创了被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经 营模式”的“区域性销售公司”1998年公司三期工程建设完毕,2001 年重庆公司投入建设,巴西生产基地投入生产,格力的生产能力不断 提升,形成了规模效益;同时,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为公司创造了最 大利润。
自此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国内行业 领头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占据了领先的地位国际化阶段:2001—2005年,随着2001年中国入世成功,中国的 企业不得不开始面对国外同行业的竞争中国的入世对于国内企业来 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此时的格力打出了“争创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力度,向国际化企业发展2005年,公司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套,实现销售世界第一的目标创全球知名品牌阶段:2006年格力提出“打造精品企业、制造精 品产品、创立精品品牌”的战略,并推出与之相适应的广告策略,朝 着“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的愿景奋 进三、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现状(一)公司股权结构1.公司股权结构图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00%磴求名称股东件质持股比 例报吉期末持-股报告期内情况持有有限 您条件的 股份数址持有无限售条 件购股份数鹹限公司国有法人I&22%J,0%,255,<)241,1)^,255,624何比京海川保投 资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53^,062,033536,062,033中国证券金融腔 份有趾公司国有法人l79nS73,4611 79^73,461中奧汇金诺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1.40^$4,4 器,00084,483,000l;BS AG境外法人1.21^72sS27s4S372,837/83前曲人寿[呆险股 份冇限公司一诲 利年年境内非国有法人1,14%68,821,78568,821.785YAL.EUNIVERSITY境外法丸0,95%57,2(4,34357,2^43和瞎傥感圧险腔 盼冇琨公可一传 统一普逋悚阻产 品境内非国有法人4S. 19^,3944SJ93J94董明珠境内自黑人D.73%43,820,492宁波普券非投资辔理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 法人D.71%42,900,61442,900,6142•公司股权结构变化1991年成立、1996年上市,格力电器长期处于国资绝对控股。
至2005年2月,珠海市国资委旗下国有独资企业格力集团直接持股 格力电器50.28%,明显的一股独大之后格力集团持股大幅下降2006年3月持股41.36%,降至50%以下2007年3月持股39.74%, 低于40%; 2007年5月持股29.74%,低于30%这个相对控股的比例2009年12月持股20%,事实上可谓不控股了2010年4月持股 19.45%,首次低于20%2012年2月至今持股18.22%增至其中, 2006年格力电器的股改方案提到股改后引进战略投资者一股独大 成为历史后,格力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关系(这是公司治理中重要的关 系)趋于正常截止2016年4月,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持股18.22%, 第二大股东民营企业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股东为电 器的 10 家区域性销售公司)格力持股 8.91%,第三、四、五、六大 股东,持股分别为 2.99%、1.40%、1.21%、1.14%,耶鲁大学基金会 持股 0.95%,董明珠持股 0.73%国资仍然是第一大股东(今后不少 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时,很可能同样会如此)的同时,格力电器破除 了一股独大,已形成了相对分散制衡的股权结构。
二)内部治理体系1.内部治理结构图目前,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由公司决策层、内控管理层、各业务单位构成决策层包括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权力机 构,依法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 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审议批准年度财务决算方案,重大资 产的购买、出售等事项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 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制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 资方案,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和弥补亏损方案,制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或其他证 券上市方案;拟定公司重大收购、回购本公司股票方案,在股东大会 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投资、收购出售资产、资产抵押、对外担保 等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2.董事会目前,董事会成员为董事长董明珠,董事叶志雄、孟祥凯、黄辉、 张军督、徐自发,独立董事王如竹、卢馨、郭杨、贺小勇、唐国平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三个议 事机构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 工作;提名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依据选择 标准和程序进行选择并提出建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 公司董事及经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负责制定、审查公司董 事及经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对董事会负责。
各委员会职责分工 明确,整体运作情况良好3.监事会监事会有 5人,监事会主席许楚镇、监事郭书战、职工监事王丽 琴,负责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公司财务,对董事会编制的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 见,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等职权4.经理层经理层有总裁董明珠、副总裁庄培、财务负责人、副总裁、董事 会秘书望靖东、副总裁陈伟才、副总裁刘俊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 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四、格力公司治理问题格力事件——大股东落选董事会5月 25日,格力电器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朱江洪正式卸任 格力电器董事长,原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的董明珠接任,她获得了 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表决权 126.05%高票半个月之前,朱江洪 已离开格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的职位,董明珠成为格力集 团新董事长戏剧性一幕在股东大会出现,格力集团向格力电器推举 了 4 位董事候选人,而刚刚由国资委空降至集团的党委书记、总裁周 少强,在累计投票制表决中,仅获得了36.6%的同意票,未能通过股 东大会审议,落选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格力事件反映出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国资股对格力集团的干预, 以及国资股这一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由国资委空降至集团的党委书记、总裁周少强,在累计投票制表 决中,仅获得了 36.6%的同意票,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落选格力 电器新一届董事会此次格力电器股份大股东推荐董事人选的落选, 就是对其传统思维的棒喝由于格力电器董事长退休,企业核心成员 发生替换,国资委当然有权派自己的代表入驻格力,担任监管者角色 但是,应当看到个法人治理健全的公司,在决定高层人选,其实也就 意味着决定企业发展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前,不仅大股东有参与权、决 策权,机构、中小股东也有参与权和决策权经格力事件以后,格力电器缺少一位董事,需要再由国资股提名,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还要持续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股东之间的相 互制衡问题,董事会才能正常运行五、格力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措施格力集团 2014 年改革方案为:珠海市国资委拟通过无偿划拨方式 将公司持有的格力地产[-0.17%资金研报]股份有限公司 51.94%股权、 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珠海格 力航空投资有限公司 100%股权,及公司对格力地产债权等资产,注 入珠海市国资委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办理注册手 续);之后,珠海市国资委拟将不超过公司49%的股权通过公开挂牌 转让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格力集团此次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短期内,珠海市国资委仍 将保留对格力集团的绝对控股权,并仍是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但 间接持有格力电器的股份比例由18.22%下降至 9.3%珠海市国资委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让格力的股权结构更为合理,新的投资者将成 为第二大股东,势必会要进入董事会,要有话语权随着集团层面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格力股权结构更加优化,国 资股属性得到进一步削弱,在此背景下,公司治理独立性及连贯性均 有所加强另一方面,此前资本市场对格力一直所诟病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