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段落的方法 分段,是指理清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 即逻辑段落,又叫意义段落分段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却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能够体现作者行文的思路,能展现课文题旨 的脉络这个“思路”和“脉络",就是作者写作时构思顺序和写作步骤,同学们在学习课文 时,如何才能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构思顺序和写作步骤呢?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划清段落呢? 首先要掌握分段的步骤,其次要选择正确的分段方法一、分段的步骤 分段的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读、想、归、查"“读”就是通读全文,理清作者行 文的思路和展现课文题旨的脉络,这是分段的关键想”就是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归”就是把内容一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归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义段;“查"就是先把各 段段意与全文中心联系起来,查看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看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的整 体二.分段的方法 分段的方法有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两种 要想掌握这两种方法,首先要搞清“纵向式结构”和“横向式结构”这两个概念所谓“纵 向式结构"是指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文章结构.记叙文(记事的)大多属于纵 向式结构,“横向式结构"就是把要记叙和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横面,从几个方面并列展开的 文章结构。
说明文多是这种结构形式一)纵向分段法,遵循“纵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纵向分段法一般包括如下两种: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这一种在记叙文是多见的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一般的记叙文其事件的发展或以时间的先后为明显标志,或以地点的转换的先后为明显标 志因此,分段时要抓住课文的时间词和方位名词作为划分意义段的重要依据.以时间先后 为序安排材料的记叙文,可用抓时间词的方法分段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伴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进行的.因此,在分段时要看是以哪种为主,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横向分段法,按照“横向式结构”分段的方法,叫横向分段法一般也包括两种:1、按事物性质归类分段,这类归类分段法多用于说明文2、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分段,这类分段法多用于记人在不同地点见闻的记叙文中 除了“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外,还有按人物出场顺序分段和按作者叙述方法分段 按人物出场顺序分段一般适用于剧本.在一些课文中,经常出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归上段还是归下段呢?一般来说,可 从如下两方面考虑:1、议论性的过渡段,根据其议论的侧重点考虑其上下归属 2、记叙性过渡段,根据其叙述时的立足点考虑其上下归属,一般划分在下。
当然,划分段落的方法不只是以上提到的几种,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需要说明的是:一篇文章的段落划分,往往不只一种方法 划分段落要防止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是思路混乱,从头到尾的划分标准不一致;另一种是不 注意段与段之间过渡句的归属;还有一种是公式化分段,不论什么样的文章,一律三段, 这 种都会导致分段不正确的错误给文章分段并不难,只要认真思考,遵循规律,多多练习,就一定能划分正确. 概括段意的方法归纳段落大意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也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 心思想的前提归纳段落大意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这段话,理解这段话主要内容的重要标志,是读懂一篇课 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归纳段落大意有三项要求:一是要反映段的主要内容;二是用语简单明确,不罗嗦;三是各 段段意连起来能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三项要求中,第一项是最基本的.抓住段的主 要内容在语言表达上才能做到简明;抓住段的主要内容,各段段意才能成为文章的提纲,反 映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结构段和归纳自然段,主要思想的方法,基本相同,要促进方法的转移,引导学生归纳 自然段主要意思的方法,用于归纳结构段的段意,但二者要求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需要 再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方法.我们在归纳段意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整体归纳法。
因为段是文章的组成部分,分段归纳段意要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每 一段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熟悉全篇这一整体,归纳段意时才容易抓住重点二、取舍与归并法.归纳段意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取舍法,即段中的几层意思能分出 主次,那就可以“取主舍次”,分清段落中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 的 另一种是归并法即段中的几层意思分不出主次,那就要把几层意思都概括进去三、挖掘内在联系法.一篇课文,段与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记 事的文章大都分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叙写的也可采用以下有效方法:一、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二、概括法: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三、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 意段中分 层的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时,有的段落内容复杂,说了几层意思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 解文章的结构,更准确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我们除了学会给课文分段外,还要学会段中分层 怎样在段中分层呢?具体方法是:先初步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再弄清段中有几句话,一句 一句地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哪几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层。
如果一句话就是一个意思,那这句话就是一层段中划分层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有 这样几种:一、按连贯关系分层法 段的内容是写一件事,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这件事,其中层次关系就是连贯关系层与层 之间的连贯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层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层按时间先后分层时,要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找出了表示 时间的词语后,再把在同一时间内的内容归成一层,这样分出层次就清楚的二、按总分关系分层法 段落中的总分关系,就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的主要内容,这叫“总起句”再围 绕总起句分几个方面来叙述,这叫“分述句”这样的层次结构就是“总分关系"的结构,总分 关系一般也有两种情况:1、先总后分结构,就是先出现总起句再写分述句2、先分后总结构式,就是先写分述的内容,再用总结句进行概括.一般也分二层来理解.三、按并列关系分层法在一段话中,有的同时介绍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每层意思说的是一种事物;有的段落,是 从几个方面写一种景物,每层意思就是景物的一个方面这些材料没有主次之分,而是加以 分类排列写出来,这是并列关系的结构形式.并列关系有两种情况:1、围绕同一内容,把几种事物分别加以描述。
2、按照同一事物或同一内容的几个方面,分为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写.四、按因果关系分层法任何一件事都有起因,也有跟“起因”密不可分的结果段中的因果形式,是按事物的因果 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1、先因后果.在很多段落中,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它的结果阅读中,遇到样的段,我们就 可以按因果关系将段分为两层来分析2、先果后因也就是在段落中,先写了事情的结果,再写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段中的层次是转折关系的和递进关系的我们在段落中分层,首先要读懂每 句话的意思,分清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分层掌握了分层的方法,就了 解了作者的思路,分层才会正确,阅读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概括层意的方法 根据层意,既是把握段落内容、理解段落结构的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从分析到归纳的思维 过程训练准确地概括层意,是正确理解段内容,进而正确理确文章的含义、思想感情和表 达方法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根据层意的方法与概括段意的方法相似,一般步骤是:先熟读该层,弄明白层内每句话的意 思,再根据各句的意思,抓住主要的内容和事情,用简炼的语言总结出该层的主要内容。
一 般概括成“什么人做什么事”或“什么东西怎么样”的格式常用的主法主要有连串法、摘 句法、取舍法、缩句法、归纳法、关系法等几种1、连串法是概括层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层内主要句子,把每句概括成一个词 语,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把它们连串起来作为层意.如果层内各句都比较重要,一般就用此法 概括此法要注意:必须抓住关键词语;语言要简练通顺;要全面,忌以偏概全、舍主取次2、摘句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层中在开头或结层往往有能够表达本层主要思想内容 的句子,总结层意时可摘录这些句子做层意运用这种方法也要注意.一是必须找准中心句, 二是有时还需把中心句做适当的调整或增减,以求准确、连贯3、缩句法有的层是由一两个长句组成,可用缩句法来概括层意,方法是把长句去掉修饰部 分,留下关键部分,缩成一简洁、通顺、要点全的短句作为层意.如果是两个以上的长句,就要 抓住主要内容的句子缩成精炼的短句做层意4、取舍法.有些层往往由许多句话组成,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可用舍去次要内容.抓住主要 内容的句子来概括层意5、归纳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层,各句话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一说明同一个问题概 括层意时把各句表达的内容概括归纳为同一概念,这就是归纳法。
6、关系法.有些层,各句之间有明显的结构关系,可用分析结构关系的方法来概括层意例 如因果关系的层,可抓往结果来概括;总分关系的可抓住总写来分的概括;时间顺序的可抓 住表示时间先后的时间词来概括;并列关系的可并列列出表示各句内容的词语为根据…… 根据层意虽然方法多样,但在概括层意时要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避免生般硬套,张冠李戴列小标题的方法 给文章列小标题也是一种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也是寻找作者思路的训练,对作文列 提纲也有好处 列小标题时的思考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正确划分段落,这是关键要是段落划分错了,小标题也不可能列正确. 第二步,把段意概括好,这是列小标题的基础要是段意概括得不全面、不准确, 那么小 标题也就不容易列准第三步,把段意浓缩,列出小标题 列小标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词语要精炼小标题应该精炼到只有一个词语、一个词组成一个短句可以摘录课文中 的词语,或段意中的词语不能把小标题写得象段意那样长二是一篇文章的几个小标题,在字数上尽量一样多,在内容上要有连贯性.2.注意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文章结构的五级划分:第一级是“篇章",第二级是“部分",第三级是“层次”,第四级是 “段”(也就是通常说的“自然段”),第五级是层(或叫小层次)。
1)怎样划分段落?1)理清段内的层次结构段落分层常用的方法:根据陈述对象的变换分层;根据事件的发展变化分层;按客观事物的 内在逻辑关系分层;借用有序词语的提示分层等给某一段分层,首先要注意一句一句地读,把握住句子的大体意思,而后应注意到哪一句语 意有所变化,变化之处就是“断点”,这些“断点”是判断层次的基础.开始找断点时不妨细 些,断点都找出来之后,再考虑哪几个断点语意之间有联系,将意思有联系的断点“合并”, 就能准确分出层理清层次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有助于段落概括此外,理清层次还能帮助我们调整段内的层次 顺序;重新衔接混乱的句序;回插从原文中“脱落”的句子以及判断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等 例如,下面是选自夏衍《野草》中的几句话,请排出正确的文章顺序① 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② 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温度和 湿度,使种子发芽⑧植物的种子力量之大如此④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办法,要把它完整地 分开来,都没有成功通读这几句,发现说的是想办法分开骨骼的事既是一件事,总该有“起因、经过、结果"。
再 审查句子,发现句①开始有“一发芽"字样;句②末尾有“使种子发芽”字样•显然“发芽" 之后才谈得上“一发芽”如何,因此②在①前•再看剩下的两句句③说“……如此"•“如此” —词揭示此句带有总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