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1 太平天国运动18-19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新特点及农民起义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及局限性 [ [自自 主主 预预 习习··探探 新新 知知] ]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原因 鸦片战争后,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1)外来冲击:鸦片战争 土地兼并 与盘剥 (2)阶级矛盾: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3)自然因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2.条件: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组织,宣传、组织起义 3.概况 阶段 兴起 事件 金田起义 意义 标志着运动开始 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建制 1851年 9 月,分封诸王 定都 1853年 3 月,攻占南京 ,改为天京并定都 全盛 进行北伐北伐 、西征 和天京突围 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 《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解决土地问题,废除 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 土地所有制。
小农经济 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2)目的:在小农经济(3)内容 分配 处不均匀” 产品分配 原则 配土地 方法 人口和年龄 平均分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4)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要在小生产 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农民平均主义 的空想 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2. 《资政新篇》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倡导向西方 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资本主义 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 (3)特点: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 资本主义(4)评价 ①进步性: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 社会基础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概况 ①1856年 8 月,韦昌辉杀死 杨秀清 及其家属 ②韦昌辉 总揽大权,围攻天王府,被洪秀全诛杀 ③洪秀全疑忌石达开,石达开带着十万精兵负气出走。
(2)影响: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2.天京陷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同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国 (2)表现:1864年 6 月,天京 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外国侵略者 3.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 外国侵略者 4.启示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其具有落后性、空想性,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2.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的产物在反封建的同时,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 [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攻攻 重重 难难] ] [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分配,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史料解读] 解读关键信息:“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是指要按人口平分土地 (1)根据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有何进步性? 【提示】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史料二]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史料解读] 关键信息“余则归国库 ”“通天下皆一式 ”体现了财产分配原则 (2)史料二说明了太平天国怎样的经济主张? 【提示】 实行共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史料三] 《资政新篇》的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外交上,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 [史料解读] 注意提炼《资政新篇》的具体主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史料三有何进步意义?为什么没有实施? 【提示】 意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原因: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环境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 (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颁布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社会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后者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4)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前者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绝对平均主义不仅无法实现, 而且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 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赔款以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 2.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传播加快,后为农民利用、改造,成为发动组织起义的新的思想工具 3. 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勇敢地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4.针对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太平天国提出自由平等贸易的主张, 它的一些领导人还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如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2.阻碍作用 (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 [当当 堂堂 达达 标标··固固 双双 基基] ] 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 )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 C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 ,年定都天京] 标志事件是 18532.“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是太平天国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 A.定都天京 C.金田起义 B.北伐 D.西征 B [注意题干信息“杀到天津卫”,太平军的北伐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北方的统治,故选 B 项其他三项在地理位置上都与天津卫无关 ] 3.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53082072 】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B.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D [《天朝田亩制度》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排除 A 项; 《资政新篇》并未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也并非无法实现的空想 ,排除 B、C 两项;D 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 4.右图中,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A [“囯”字取“王”居其中之意,的愿望,故 A 项为正确选项 ] ) 实质上反映了洪秀全要加强个人专制统治5.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C.发生了天京事变 B.曾国藩率军镇压 D.清政府“借师助剿” C [解题要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程 ,依据“梦”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内乱”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文中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C.小生产者的先天缺陷 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 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C [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小生产者的自身缺陷,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天京内乱及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都是外因 ,故 C 项符合题意。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53082073 】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 ,人多则分多……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 ,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 ,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 ……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 ,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此文献提出的设想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二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哪个文献的思想更符合时代潮流?为什么? [解析] 第(1)问《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但受其阶级的局限性而具有空想性第 (2)问的第一小问,由两则材料的出处可判定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小问,结合近代的时代潮流思考 , 《资政新篇》是一个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这与当时的潮流一致 ,故是《资政新篇》 [答案] (1)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因: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文献: 《资政新篇》 原因: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方案与当时的潮流是一致的 课时分层作业(八)课时分层作业(八) 点击上面图标进入点击上面图标进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