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韩国银行集体停业原因、应对、警示及评论综述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31KB
约5页
文档ID:52873396
韩国银行集体停业原因、应对、警示及评论综述_第1页
1/5

韩国银行集体停业原因、应对、警示及评论综述按:2 月 17 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下令釜山储蓄银行及旗下大田储蓄银行暂停营业,并一度引导民众挤兑风潮数据显示, 截至去年 12 月底,釜山储蓄银行资不抵债216 亿韩元,而大田储蓄银行资本充足率为-3.18%,资不抵债323 亿韩元 2月 21 日, FSC 宣布再关闭4 家韩国储蓄银行,其中3 家是釜山储蓄银行旗下银行一、银行停业原因(一)放贷门槛较低,资产质量差韩国的储蓄银行是门槛比较低的小银行,通常用较高的存款利率吸收存款, 又敢于向资质不太好的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包括房地产贷款,造成资产质量较差以釜山储蓄银行为例,其资产规模堪称韩国储蓄银行业界第一,但是其净资产却为负216 亿韩元( 1 美元约合 1113韩元) ,而釜山第二储蓄银行的资产也为负 125 亿韩元二)房市持续低迷,银行坏账增加房地产市场近两年持续低迷,导致银行参与融资的房地产项目变成坏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韩国政府放宽了公寓转让限制,这一措施拉动了韩国房地产业,但同时也助长了房地产投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大受打击, 使参与房地产投资的储蓄银行业出现资金不足,从而导致其负债多于资产而被勒令停业。

三)市场信心受挫,流动性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冯维江表示,由于半岛局势一度紧张, 通胀环境下频繁加息,以及国际资本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流动等因素,韩国房地产行业持续走低,储户信心受挫;同时,银行业的大量资金都积压在房市,资金链和流动性都出现了问题,使得现金供不应求三、韩国各方应对措施(一)韩国金融委员会提供紧急流动性资金金融委员会宣布,将利用近20 万亿韩元 (约合 180 亿美元 )为流动性紧张的储蓄银行提供紧急流动资金以及促进金融机构收购兼并金融委员会说,这6 家停业银行将先展开“自救” 如果自救不成, 它们将交由韩国储蓄保险公司管理,最终出售给第三方二)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调整银行存款期从本月 18 日至今,韩国储蓄银行定期存款的平均年息(一年期满)为 4.77%,比上个月 Samhwa银行停业时( 14 日)增加了 0.45% 部分储蓄银行最近一个月内,将利率上调了0.8-0.9%,有的超过了1%而有的储蓄银行甚至设定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5%左右另外,储户的存款到期时间都集中在一起,使得银行在支付存款时压力不小, 为了减少这种压力, 部分银行还计划将存款期满时间分成 13 个月和 15 个月。

三)紧急稳定民众情绪按韩国相关规定, 在金融机构无力支付储户存款时,韩国存款保险公司将为储户存款提供最多5000万韩元的担保但韩国金融当局担心, 一旦民众的不信任情绪加剧,很可能会对其他银行产生怀疑,甚至可能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挤兑潮因此,韩国金融委员会决定, 原定储蓄银行停止营业三周后才支付的储蓄保险,将被提前至两周后支付而在此之前,在被勒令停业的储蓄银行拥有存款的储户, 每人可向国民银行等四家银行最高贷款1500万韩元; 两周之后, 可向这四家银行申请金额最高可达存款总额80%的贷款四)建立金融安全网据报道,韩国金融公司和四家商业银行已决定向储蓄银行部门注入 2 万亿韩元的紧急流动性 政府还决定将韩国储蓄银行联盟的贷款上限从现在的6000 亿韩元提高到33 万亿韩元金融主管当局目前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共同存款账户作为其他金融部门的安全网, 以遏制从储蓄银行蔓延过来的金融风险存款账户的资金将由金融机构提供四、对银行业风险警示(一)两国银行房贷占比居高不下两国银行的房贷占比都居高不下韩国本次的银行停业危机,其诱因即为不断恶化的房地产市场2008 年金融危机前韩国银行大量介入房地产业,而且贷款条件宽松,杠杆率较高。

截至去年 12 月末,韩国银行业总贷款余额为1315 万亿韩元 在对公贷款约 719万亿韩元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为106万亿韩元,占比近 15%; 而个人贷款 596 万亿韩元中有363 万亿韩元投向了房地产,占比高达 60.9% 2009 年中国银行业房贷占比约为20%二)两国相似的货币政策两国为救市, 货币政策都经历了短时间内的一松一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韩国政府放宽了住宅转让限制,此举虽然成功盘活房地产市场, 却助长了投机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也实施了大量经济刺激政策,韩国经济迅速复苏而中国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刺激经济,2009 年和2010 年的新增贷款达到20 万亿,房贷利率最低下调到7 折,房价迅速翻倍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从2009 年下半年开始,韩国CPI 持续走高,于是韩国央行两度加息, 这无疑进一步打击了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贷危机相似, 贷款人的违约率会上升,特别是储蓄银行的贷款相类似的是, 2010 年中国 CPI 一度冲破 5%,负利率长达近一年,央行三次加息,房地产市场出现缩量五、专家评论(一)韩国暂无全面危机之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主任郭田勇指出韩国的储蓄银行数量虽然多, 但其实市场份额很小。

这些银行的经营特点是吸存成本较高, 因此为了保证利润率,其贷款自然投放到房地产等风险较高的领域不过,目前韩国大型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储蓄银行停业和挤兑风波不会引发全面危机二)不如美国次贷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尹中立指出,与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不同,韩国储蓄银行并未像美国金融机构那样大规模地发行和房贷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因此冲击波也仅限于储蓄银行自身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机构大量发行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债券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将风险和收益以20 倍和 30 倍的杠杆放大, 并向全球销售当房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本息时,受损的不仅是借款的银行,购买了次贷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其他金融机构也被殃及,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尹中立指出,韩国储蓄银行都是一些小银行,没有设计和发行美国那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三)中国不至出险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中韩两国银行业在制度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通常,储户挤兑的原因不外乎担心银行破产 韩国众多银行由私人开办,破产是完全有可能的他指出,在中国目前的制度下, 银行破产是不可想象的。

对中国的储户而言, 放在银行的存款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储户头脑里没有银行会破产的意识,自然也就不会挤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