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7素问·生气通天论09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22KB
约32页
文档ID:609407160
07素问·生气通天论09_第1页
1/3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素问,生气通天论,题解,生气指生命之气,此指人体内阴阳二气;通,相通;天,指自然界本篇论述了人体生命之气与自然界之气息息相通,彼此相应的理论,故名篇,内容提要,(一)“生之本,本于阴阳”二)从生理上和病理上论证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三)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之本,“阳密乃固”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关键四)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调和饮食五味,是养生防病的根本目的要求,【,掌握,】,从生理、病理、养生及阴阳协调等方面掌握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阴精与阳气的相互关系煎厥、薄厥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熟悉,】,“,生气通天”的观念;五味与阴精的关系了解,】,阳气失常,外邪致病的情况一),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类本源于天地阴阳的变化,生,(,人体,),之阴阳通与天之阴阳,(二),养生必须因时之序,传精神,服天气,通神明,阳气固,邪不能害,.,若违背自然规律,(,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气之消,一、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论阳气的重要作用,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一)阳气的生理特点,1,、运行规律:,阳气随昼夜阴阳消长而变化:“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功能,卫外功能,:“,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温养功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1,外感六淫对阳气的影响,因于寒,寒主收引,阳气为寒邪所束闭,体若燔,炭,辛温发散,使寒从汗解,麻黄汤、大青龙汤之类,(二)阳气的病理,因于暑,暑为阳邪,本质为火,其性酷热,汗,烦则喘喝;神昏谵语,因于湿,湿为阴邪,其性重着有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首如裹,,湿热不攘,为拘、为痿,因于风,风邪外袭,客于肌表,正邪相搏,营卫郁滞,水湿不利,发为浮肿,2,饮食劳倦内伤对阳气的影响,烦劳过度,阳气亢盛,消烁阴精,感受暑热病邪的煎迫,急性昏厥(煎厥),病势迅速发展,造成失明、失聪等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暴怒刺激,阳气急剧上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猝然昏厥(薄厥),口眼歪斜、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名,病因,病 机,证 候,相同 不同,煎厥,烦劳,(劳伤),阳亢伤阴,阴精竭绝(虚为主),目盲(甚者)耳闭,薄厥,大怒(情志),大怒伤肝,气血上逆(实),昏厥 伤筋则纵,汗出偏沮,则偏枯,汗出偏沮,阳气虚不能周行于身,半身出汗,半身无汗,半身不遂(偏枯),汗出见湿,汗疹、痤疮,饮食不节,高梁厚味,助热生湿生痰,疔疮,过劳汗出,汗孔开泄,感受风寒,阳气猝然凝滞,汗孔闭合,,汗泄不畅,结于肌腠,疖、粉刺,3,阳气失调,百病丛生,寒气从之,深潜筋骨,大偻,脊柱变形弯曲,邪入脉中,瘘管,扩散至肌肉腠理,阴疽,邪气从经腧传入,内迫五脏,善畏、惊骇,邪入经脉,营气运行逆乱,壅滞于“肉腠”,痈肿,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腠理闭塞,热不得散而灼伤正气,热灼于内,风寒外束,风疟,4,、养生与调治,邪在外者,“,攘”之,汗出而散,调治,阳热内蓄者,急泻去之,“,隔者当泻”,避免外邪侵袭,保障阳气“清静”。

养生原则 平旦养“生”气,顺应“三时”日中养“长”气,日西日入养“收藏”之气,三、阴精与阳气的相互作用,生理上,阴精与阳气之间有,互生、互用、互制而宜保持协调,的关系,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病理上,阴阳失和则会产生疾病,甚至引起死亡,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五藏气争,九窍不通,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调护,养生失当,多种原因皆可伤精耗气而引发疾病,风木之邪耗散阴精,损伤肝脏,饮食过饱,肠胃受伤,筋脉松弛痢疾、痔疮等,饮酒无度,气血上逆,强力伤肾,损坏腰间高骨等,意义,肾气丸:附子、肉桂加干地、山药、山萸肉等右归丸:附子、肉桂、鹿角胶、莬丝子加山萸肉、当归、杞子、熟地右归饮:附子、肉桂加山萸肉、杜仲、山药、杞子、熟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6g,,,谓有形之血不能 自 生,无形之气 所当急固当归六黄汤:当归、生熟地、芩连 柏各等分,黄芪加倍,以治阴虚有火的盗汗证用归、生熟地滋 阴,芩连柏降火,加 倍的黄芪 益气固表,以助阴固密不外妄泄而阴不竭也。

四、,顺应天地四时、调和饮食五味是养生防病之本,(一)顺应天地四时,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秋伤于湿,发为痿厥,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春伤于风,乃为洞泄,(二)阴精的作用及五味所伤,味过于酸(酸入肝)伤肝(肝气亢盛),木旺乘土,克乏脾土,脾气乃衰,味过于咸(咸入肾)伤肾(大骨气劳),反侮脾土,肌肉萎缩(短肌),水上凌心,心气抑郁,味过于苦(苦入心)伤心(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气喘满,心火不足,肾水乘之(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甘入脾)伤脾(脾气濡)脾失健运,湿壅胃胀,味过于辛(辛入肺)伤肺(肺气不和)金乘肝木,筋脉沮弛 肺气耗散,精神乃央,“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复习思考题,1,、词解,:,生气通天、四维相代、煎厥、薄厥、偏 枯、足生大丁、肠澼,2,、背诵,:,“,阳气者,若天与日,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凡阴阳之要,发为痿厥理解:,()试述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如何理解阴精和阳气的关系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含义?,()怎样理解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及其意义?,郭某,男,大学生,,1974,年就诊,自诉,3,年来头昏困重,嗜睡,每天早晨因沉睡而听不到起床的铃声,上课时每伏案而酣睡不醒。

因身为班长,遂自己极力控制,但不能自持,曾服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中药无效,询其起病经过,谓数年前服兵役时,在南方某医院驻军,每天晨练后,均到清水溪洗浴,约半年后渐感头身困重,至上大学后症状加剧,尚有后背发凉,如以冷水喷洒样感,脉缓,苔薄白,食欲正常,大便调证属湿邪困表,治以解表祛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味:羌活,10,g,独活,10g,蔓荆子,12g,川芎,10g,防风,6g,生苍术,10g,藁本,10g,荷叶,8g,生甘草,6g,葛根,12g,四剂,水煎服,每日一剂药后诸证悉除,能正常学习和工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