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宋词导读3幻灯片课件

yuzo****12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74.50KB
约264页
文档ID:137195771
唐宋词导读3幻灯片课件_第1页
1/264

唐宋词导读教学PPT,第一讲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 第二讲 柳永与俗曲子词 第三讲 苏轼与“以诗为词” 第四讲 周邦彦与“学人”之词 第五讲 辛弃疾与“以文为词” 第六讲 姜夔与“清空骚雅”词 第七讲 李清照女性之词 第八讲 秦观“词心”之词,第一讲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1.本讲重点: 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的成熟 曲子词与音乐的关系 词调与词牌 2.本讲目的与要求 认识文人曲子词的基本特点 明确温庭筠在文人曲子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了解曲子词与音乐的关系,一、导入新课,词本是一种音乐文学唐代产生的曲子词是自歌诗之后又一新型的流行歌词 一般文人作词要依据词牌名(简称词牌),词牌最早是充当词的标题使用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来自曲名,某一文人或民间艺人首次按某支乐曲填写歌词,以曲名为歌词的标题,后人以其所制歌词文字格式填词,则当初从曲名而来的标题就成了词牌了;二是文人首创歌词,由乐工或文人自己谱曲,歌词的标题也成了词牌总之,当初某一词牌下歌词的文字内容所反映的情感类型,与某种乐调所传达的情感类型是相合的当某种乐调与歌词联系在一起,则这种乐调也就转称为词调了古人根据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类型,将每支曲子都划定在某种乐调之下,如将传达悲伤情感的曲子划归商调之下,将传达激越情感的曲子归于羽调之下,将传达平和中正情感的曲子划归宫调之下。

所以,词调只与词所传达的声情类型相关显然,词调与乐调直接相关而同名,新词牌则与歌词的内容相关又与音乐紧密结合不过,即使在当初,一个词调之下通常也有不同的词牌因为一种情感(或声情)类型从理论上是可以统辖众多题材内容的,如快乐情感,可以统辖节日快乐、生日快乐、新婚快乐、金榜题名快乐等情感 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在柳永的词集中,词调有正宫、中吕宫、大石调、小石调、歇指调等,这些词调都源于乐调而在“正宫”调下,柳永所用的词牌有黄莺儿、雪梅香等,在“大石调”之下,柳永所用的词牌有倾杯乐、迎新春、曲玉管等词牌当初是作为歌词的标题又与词调(乐调)相联系的,而后来绝大多数词人只是依照词牌之下的文字格式填词,仅保留词牌的音乐特征,不管它与歌词的内容是否相称,词牌也就脱离了标题的功能 再后来,词牌与音乐(词调)也有所脱落,只留下文字格律(平仄与押韵)这样的痕迹,与音乐的情感类型又不再相关了,如虞美人词牌,本来传达的是感伤情调,后人也用这一词牌填词来表达艳情了此即北宋沈括所揭示的“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哀词”现象当词牌仅与词调(声情)相联系而与歌词文字内容无关时,给词加标题或词序就渐为流行了当词牌又与音乐(词调)脱离之后,词牌就仅成为一种填词的文字格式了。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即云:“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P79中华书局2000年版)这种说法,只是考虑了北宋苏轼对词坛改革以后的多数词作的状况,也与他只谈词的格律有关二、开讲新课,(一)唐代宫廷享乐生活与歌词创作 1.唐代皇室对声乐的态度 唐代皇室具有胡、汉双重血统,对外来文化极具包容性特别是国家强大之时,宫廷对声色享乐极少忌讳,外来音乐与本土文人歌词相结合,配以美人舞蹈,是宫廷享乐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宗、玄宗和宣宗朝,是宫廷主导下文人歌词创作最显著的时期这些歌词创作无论是先词后乐还是先乐后词,其乐皆属于燕乐系统唐太宗时造燕乐,为华夷合乐,作为燕饮开始、仪式比较隆重时所用之乐;但从广义上讲,当时的十部乐“总谓之燕乐”(郭茂倩),包括燕乐、清商乐以及胡部各乐,后世多采用广义说法2.唐代皇室主导下的文人歌词创作 中宗朝,沈佺期、李景伯、优人在内宴上创作回波词;玄宗朝,玄宗自创好时光,宣命李白创作清平调;宣宗朝,宣宗爱听菩萨蛮,令狐绹密献温庭筠所作二十首沈佺期回波乐: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李景伯回波词: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优人回波词: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

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李隆基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尊前集),,李白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得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温李齐名: 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之,宣宗赏焉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二)民间俚曲歌辞与文人仿效改造 1.白居易与吴二娘的曲子词创作 所谓曲子词,指应歌所作之词,或按曲谱所作之词,即适合歌唱表演的词与曲子词不同的,是后来出现的格律词,即专供文人阅读欣赏的仅按词牌格律填写的词,这类词又被称为“诗馀”中唐时期民间曲子词为歌妓所传唱,大有取代文人歌诗的势头白居易在江南歌女吴二娘所唱曲子词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曲子词,与民间艺人争夺歌词创作主导权 白居易长相思(闺怨):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吴二娘长相思: 深黛眉,浅黛眉,十指茏葱云染衣巫山行雨归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上片又作: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间时花枝难似伊 白居易寄殷协律“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二句自注: 江南吴二娘曲辞云:“暮雨萧萧郎不归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刘禹锡与巴渝民歌创作 刘禹锡在贬谪生涯中,效屈原作九歌,雅化巴渝民歌竹枝,完成竹枝词九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 刘禹锡所作竹枝词,虽未注出和声,但表演时,仍然是以“竹枝”、“女儿”这一和声形式出现的民歌曲调竹枝这一和声形式,已为长短句歌词创作,打开了无数法门P29),,(三)文人放达生活与曲子词创作 1.张志和的隐逸追求与渔父词创作 云笈七签引沈汾续仙传玄真子云:“玄真子姓张名志和,会稽山阴人鲁公颜真卿与之友善真卿为湖州刺史,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前白鸟飞,斜风细雨不须归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五首,递相夸赏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写景夹词,须臾成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像、奇绝踪迹,今古无伦今存张志和渔父词,又称渔歌、渔歌子,共五首:,,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蜢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反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泊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诸人和作今未见,王兆鹏先生认为寄名在张志和名下的另外十五首渔父词,即为诸人和作,现录三首如下: 远山重叠水萦纡,水碧山青画不如山水里,有岩居,谁道侬家也钓鱼 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清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2.文人以游戏心态创作的调情词 中晚唐进士文化造就了一批风流文人,他们多寄情声色,逢场作戏,创作调情词如调笑、三台,杨柳枝如: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韦应物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韦应物调笑),,扬州池边少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王建江南三台)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王建江南三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白居易杨柳枝)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四)温庭筠与文人曲子词 晚唐温庭筠多才多艺,擅长音乐与诗歌,学习民歌与民间曲子词,将唐代风流文人的曲子词创作推上了高峰,并形成了文人曲子词专门言情的传统,是文人曲子词走向成熟的标志其词学贡献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添新声杨柳枝创作的意义 一尺深红朦曲尘,天生旧物如此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用了南朝民歌式的双关的手法,且直以眼前景物入题,适合酒宴上打令这种利用旧声创新的方式,真正使曲子词创作打破了词牌提示词作内容的限制,无疑推动了文人曲子词创作的大解放 裴諴新添声杨柳枝: 思量大是恶因缘,只得相看不得怜愿作琵琶槽那畔,美人长抱在胸前 独房莲子没人看偷折莲时命也拚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2.多首菩萨蛮创作的意义 “菩萨蛮”,本是唐代广州人对波斯妇女的称呼用作词调,或许与波斯音乐的传入有关,并且从温庭筠现存的十四首菩萨蛮内容来看,全部描写女性情态,也与“菩萨蛮”的本义相关 如果说在菩萨蛮创作的用调上,温庭筠仍显保守,那么,他一气创作十多首菩萨蛮(相传原作二十首),则是一种创举。

因为这种做法真正属于规模化创作,既容易满足当时市民文化市场的大量需求,也为文人锻炼填词开启了门径 而他描写妇女多重情态,细腻委婉,为后来的西蜀词人所追摹,终至形成花间派,确立了文人曲子词艳情婉约的新模式,在词学发展史上形成了第一座高峰,大大提高了词在文学中的地位三、课堂提问,1.李景伯回波词是否曲子词? 2.刘禹锡杨柳枝是否曲子词? 3.长相思作者是白居易还是吴二娘? 4.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首在词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四、课堂赏析,赏析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提示:环境、外貌、情态、动作、衣着;借代、比喻、对照、暗示示例: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綯丞相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据乐府纪闻为二十首,现存十五首)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李忱,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以致终生不被重用 这首词写一个闺中贵妇的苦闷心情首句中的“小山”一词,历来有多种解释许昂霄词综偶评说:“盖指屏山而言”全句谓屏风上雕绘着重重叠叠的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一明一灭地闪烁。

另一解认为指眉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据海录碎事:“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杨慎词品说:“北周静帝令人黄眉墨妆,其风流于后世全句是说,眉上涂的颜料有的掉了,因此金光有明有灭,暗示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