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技术之焦距篇 了解焦距变化带来的面部和背景的变化14mm 16mm 24mm 35mm 50mm 100mm 135mm 200mm 300mm 使用EOS 5D Mark II (35mm全画幅相机), 均使用F4拍摄 脸部印象和背景随着焦距的不同而改变 镜头焦距的差异会让照片的气氛为之一变其中视角的差异如上图照片中的被拍摄者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背景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焦距趋向远摄区域,视角变得狭窄,于是背景的范围也渐渐变窄另外,镜头的焦距不同,被摄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使用广角镜头时,由于它有着近大远小的特性,所以人脸的形状发生了扭曲和焦距较长的镜头相比,使用广角镜头时的拍摄距离较短,所以相对距离镜头较近的鼻子和脸颊部分就像是突出来一样,发生了膨胀相反,在使用焦距较长的远摄镜头拍摄时,拍摄距离变长,脸的各部位的距离差随着拍摄距离的变长而相对缩小,和广角镜头相反的脸部成像效果逐渐呈现出来。
如上所述,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不同,拍出人物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究竟使用怎样的焦距拍摄出来的才是标准成像,这随拍摄者的主观喜好有很大不同如这次的拍摄,使用的是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者本人相对喜欢50-70mm左右的带有轻微变形的照片适当的变形强调出了立体感,突出了被拍摄者脸部的抑扬感,看起来更加精致漂亮但是,也不能单纯地说焦距越长越好,因为在使用远摄区域拍摄时,脸部整体会给人很平坦的感觉,有时还会让人看起来显胖所以应该仔细观察被拍摄者脸部的特征,选择最合适的镜头 了解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之间的关系 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 了解虚化产生的理论就能将拍出更优秀的人像照片 在人像摄影时受到大家喜爱并被频繁运用的背景虚化和所使用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当使用 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当然,如果焦距相同, 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程度还会随着拍摄距离的 不同发生变化拍摄距离越短,越靠近拍摄,虚化效果就越大。
因此,若想得到大幅 的虚化效果就应该选择最近拍摄距离较短、光圈较明亮、焦距较长的镜头只是在进 行人像摄影时,先决定镜头焦距,构图完成后拍摄距离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长、 更近、更明亮的这一虚化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把握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 回顶部 把握人像摄影时的焦距和拍摄距离 脸部特写胸部以上特写上半身膝部以上全身 在 3米以上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住这个数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摄现场该使用何种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果想要拍摄全身照片,除非是体育馆这么宽广的场所,不然使用200mm 焦距以上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大体关系,就不会在选择镜头时犹豫不决了 回顶部 观察实拍图像 把握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光圈明亮程度)带来的不同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 16mm 、拍摄距离50 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 全画幅相机拍摄。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即使是被认为难以产生虚化效果的广角镜头,在光圈足够大、拍摄距离较近,被摄体和背景相隔较远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是在最大光圈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景深光圈在F4左右时背景已经显得比较清晰从图片的效果来看,到F5.6为止还能感觉到一定的虚化效果,更小光圈拍摄的图像就类似于泛焦效果了如果背景和被拍摄者再靠近一些, 开始能够感觉到虚化的光圈值还会更小,也许在F4 左右都很难拍摄出虚化效果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焦距变为35mm 之后,虽然仍是广角镜头,但是景深还是变小不少光圈为F2.8时的虚化效果比16mm 时要大,从图例中感觉到的虚化的类似于使用50mm 镜头拍摄时F4和F5.6之间的虚化效果。
与16mm镜头相比视角发生了变化,虚化的效果和50mm镜头比较类似,但是因为视角的差异,照片的印象也稍有不同 镜头焦距50mm 、拍摄距离1.2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F2.8 F4 F5.6 F8 F11F16F22 焦距增长到50mm之后,虚化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和16mm以及35mm镜头的成像氛围明显不同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收缩光圈时,即使光圈缩小到F22, 景深还是较小, 让背景始终没有泛焦效果使用广角镜头时想要虚化背景很困难,而在使用焦距50mm 以上的镜头时则很难以拍出照片整体都合焦的泛焦效果拍摄者应该理解镜头特性的差异,在适当场合使用适当镜头,让它们能够自然发挥出各自的性能 F2.8 F4F5.6F8F11F16F22 85mm已经属于中远摄镜头的领域,其成像和50mm 镜头有着较大差异。
就像是有一个肉眼不可见的分界线,把两者区别开来景深很小,F2.8时针对眼部合焦,头发前部的一部分已经被虚化,手臂也有很明显的虚化而使用50mm镜头时,颈部和头发前面的蓬松部分都在景深之内,显然差距是较大的 F2.8F4F5.6F8F11F16F22 虚化效果和85mm 镜头比较近似,但是视角变得更窄,所以照片给人的印象也有些差异拍摄距离较长,比起使用85mm 镜头时更加容易控制焦点虽然这样的拍摄距离还不至于只要针对脸部整体进行对焦就大功告成,但是比起85mm 镜头来确实对于焦点的控制要求不那么严格虚化大 小看上去大了一圈,虚化的效果也具有远摄镜头独有的气氛被拍摄者和背景的分离更加明确,使得被拍摄者整体都在画面中突显出来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200mm 焦距时实际上对虚化起到主要支配作用的是镜头的焦距,将光圈从F2.8缩小到F4,虚化效果也没有使用其他焦距的镜头时那样明显的变化。
即使将光圈收缩到F22,也不可能拍摄出整体合焦的泛焦照片拍摄距离相应变长,所以不仅是脸,被拍摄者全身都处于同一个合焦面内,即使使用F2.8拍摄,身体各个部分也都位于合焦范围内脸部各个部位之间没有合焦点位置的差异,不管是对睫毛还是对鼻子进行对焦,合焦面几乎是统一的 实拍测试证明了数据的正确,拍摄者还需要注意背景距离和色彩 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值和虚化的关系可以算出但是,实际上拍摄起来就会发现背景的形状和颜色也会左右整张照片给人的印象,所以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外,被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和虚化有关如果想要较大地虚化背景,应该尽可能使用焦距长、大光圈的镜头,同时还应该慎重选择背景的色调和形状为了增强虚化的氛围,可以尝试着在虚化中加入高光部 分,它能让整张照片看起来更加明快,更有利于利用虚化效果从控制合焦点位置的角度出发,使用比最大光圈收缩几级的光圈拍摄,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拍摄起来比较不容易失败然而,镜头的光圈值会给虚化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拍摄是获得较强虚化的基本原则镜头焦距越短,虚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响,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哪怕收缩一级光圈也会带来明显差异。
而使用远摄镜头主要是利用长焦距创造出虚化效果但是,多用于拍摄人像的50-85mm焦距的镜头实质上是光圈值支配着虚化效果 专栏 使用35mm全画幅 机型以F2.8拍摄 (拍摄距离1.5米) 使用APS-C规格 机型以F2.8拍摄 (拍摄距离2.15米) APS-C规格机型的成像就像是截取了 35mm全画幅机型所拍图像的中央部分 两张图例中,左边的照片是35mm全画幅相机搭配100mm镜头以最大光圈F2.8拍摄的如果使用APS-C规格相机以相同的条件从相同位置拍摄,则只能拍出红框范围 内的部分不管是全画幅机型还是APS-C规格机型,因为虚化是由镜头制造,所以使 用相同镜头虚化程度不会有变化另外,如果想使用100mm镜头拍摄和35mm全画幅相 机一样的图像范围,在拍摄设置相同的条件下,必须更远离被摄体拍摄这时拍摄距 离变长,就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如右图)而如果是拍摄距离不变,则需要使用焦 距更短的镜头,结果还是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 结合不同被摄体思考镜头的高度 根据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关系来决定相机高度 人像摄影中,相机的高度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是因为相机从不同的高度拍摄,被拍摄 者的脸会有很大不同如果从脸部以下的位置拍摄,就会把鼻孔拍进照片,所以在拍 摄女性人像时特别要注意相机的高度拍摄者还应该考虑自己的身高,结合自己与被 拍摄者的身高差来决定相机高度决定相机的高度时应该以被拍摄者的身高、而不应 该以拍摄者的视平线高度(眼高)为基准当拍摄者和被拍摄者身高差距很大的时候, 应该上下调节相机高度,寻找出符合拍摄意图的角度在这里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分 别以200厘米、155厘米(被拍摄者眼部的高度)、100厘米(被拍摄者肚脐的高度) 和50厘米(被拍摄者膝盖的高度),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