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l “五四〞时期以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l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l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胡适、独秀、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胡适】l 1917年1日,《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进刍议》l 提出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l 他主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l 胡适发表《建立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独秀】l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独秀的《文学革命论》,l 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腐的、铺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晦涩的山林文学,建立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即建立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l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半农】l 1917年5月,《新青年》发表半农的文章《我之文学改观》,l 参与倡导新文学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的文学改革措施l 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l 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周作人】l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容,提出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l 《人的文学》提出心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l 周作人所谓“人的文学〞是以符合人性的人的灵肉一指的生活为是的文学l 他的“人的文学〞主,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立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代表性作家作品】1、重大实绩有:l 白话文的全面推广l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l 文学理论建立取得了初步成果l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2、代表性作家与作品有:l 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矛头指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小说的形式完全是现代化的l 接着《新青年》、《新潮》上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新文学作品l 胡适、默、半农进展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l 这一时期许多报刊都显示新文学创作的实绩文学研究会】l 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l 主要成员有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周作人等十二人l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l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根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l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l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造上,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倪焕之》,许地山《缀网劳蛛》冰心《超人》【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主要成员有郭沫假设、郁达夫、成仿吾、资平、穆木天、乃超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主“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成员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语丝社】l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l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伏园、俞平伯、半农等l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尤多杂文、小品、随笔,l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l 《语丝》以发表各种文体的散文为主l 鲁迅的许多杂文与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开展做出重要奉献l 《语丝》小说家有文炳(废名)等l 《语丝》于1930年停刊语丝文体】l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l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创刊的《语丝》周刊,l 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伏园、俞平伯、半农等l 《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l 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的思想和艺术主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l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美文】l 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l 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l 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l 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展创作实践l 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得以确立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l 【林纾】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咒骂文学革命人物。
l 【梅光迪】【吴宓】等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l 【章士钊】大唱复古论调,试图从理论上否认新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l 第一次: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展了批驳l 第二次: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l 第三次: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遭到鲁迅、成仿吾等的批判学衡派】l 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l 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甲寅派】l 得名于《甲寅》杂志l 1925年,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l 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史等角度说明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l 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l 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泼期l 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寂静。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容】l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局部,l 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l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l 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容l 继承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进精神l 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新文体运动的根底〞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l 其一,在容上彻底批判、否认了整个封建制度与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表达了个性解放、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l 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观念所取代l 其三,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展了多样化的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根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承受心理根底l 其四,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联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与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20世纪20年代开场出现的新文学运动的根本情况】l 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局部,新文学运动深受大陆新文化运动影响l 1920年1月,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在东京成立了“新民会〞,l “新民会“对1921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文化协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l “文化协会“那么对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l 1920年7月,炘〔xin〕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文学与职务》,提出近来中国地提倡白话文学,是一种负有传播文明思想、改造社会使命的真正的文学,文坛应朝这一方向去努力l 接着,甘文芳发表《实社会与文学》,瑞明发表《日用文鼓吹论》l 这三篇文章是最早提出改革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l 1923年4月15日,《民报》在东京创刊该刊被称为是“新文学运动的摇篮〞l 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在《》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普与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较为深入地提倡文学革命,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l 1924年4月,曾在求学、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我军在《民报》上发表了《致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文学界》两篇文章,向旧文坛发起猛烈攻击,这两篇受到守旧派的回击l 于是,我军又发表了《为的文学界一哭》,予以回应l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过的新旧文学论战,在再次上演l 几乎在新旧文学论争的同时,新文学提倡者就已经开场着手新文学的建立工作【鲁迅文学创作概况】第一篇论文:1907《人之历史》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l 他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了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的《呐喊》和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l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l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出色成就l 《呐喊》、《彷徨》中有大量的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l 《孔乙己》、《明天》、《祝福》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l 《狂人日记》、《长明灯》那么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l 《肥皂》、《兄弟》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色彩鲁迅的思想特点】鲁迅的思想是中国20世纪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称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具有丰富复杂、博大精深的特点1、 进化论是鲁迅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容l 鲁迅摒弃了进化论中“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l 汲取了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开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
2、 个性主义思想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容之一l 从他所强调的“掊物质而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受尼采思想影响的痕迹l 但鲁迅主要是从尼采思想那里汲取一种“图强〞的精神,他呼唤精神界战士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其目的在于推进整个民族的进步3、 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l 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进程中,鲁迅深深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