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拉线抱杆起吊及操作流程、概述 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点有:(1) 施工现场紧凑,不受地形,地物限制使用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轻易地解决 了外拉线不易或不能布置的困难2) 简化组塔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取消了外拉线及地锚,缩短拉线长度,进一步 使工器具简单轻便,运输、安装、撤除工具的工作量大为减少3) 抱杆提升安全可靠,起吊构件平稳方便4) 吊装塔材过程中,抱杆始终处于铁塔的结构中心,铁塔四角主材受力均匀,不 会出现受力不均使局部塔材变形;同时,四个塔腿受力均匀,避免了基础的不 均匀沉降,对底板较小的基础型式如金属基础尤其有利缺点是因内拉线抱杆的稳定性取决于已组装塔段的稳定性,所以不适合吊装酒杯 型、猫头型等曲臂长、横担长、侧面尺寸小、稳定性差的铁塔头部,高处作业较 多,安全性能稍差拉线抱杆组塔法分单吊组装法和双吊组装法双吊法朝天滑车为双轮朝天滑 车,两片塔材两侧同时吊装;采用双吊法时,牵引钢绳穿过平衡滑车,两端经过 各自地滑车腰滑车、朝天滑车起吊两侧塔片,平衡滑车用一根总牵引钢绳,引至 牵引设备图 3-36 为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的施工现场图二、现场布置单、双吊法现场布置分别如图3-37、图 3-38所示。
1.抱杆的组成 内拉线抱杆宜用无缝钢管或薄壁钢管制成抱杆上端安装朝天滑车,朝天滑车要能相对 抱杆作水平转动,所以朝天滑车与抱杆采用套接的方法,四周装有滚轴朝天滑车下部 焊接四块带孔钢板,用以固定四根上拉线抱杆下部端头安有地滑车,地滑车上部焊有 两块带孔钢板,用以连接下拉线的平衡滑车双吊法使用的双轮朝天滑车构造如图3-39 所示单吊法使用单轮朝天滑车2.抱杆长度的确定 内拉线抱杆长度也是主要考虑铁塔分段长度由于内拉线抱杆根部采用悬浮式固定,所以抱杆长度要比外拉线抱杆长一些一般取铁塔最长分段1.5〜1.75倍,一般220〜唾电H遇压辿戲扫田丈黑冏知弋黑出冏kV铁塔内拉线抱杆全长可取10〜13m^3-37单吊法的观场布盘1 一內拉线抱杆:2—上拉线;3—下栓3-38恕吊法的观场布盘1 一朝天.圈车〔再I堆):2—起吊钢绳:3-強:4一腰炜:予一朝天圈车:五一腰滞 车:7—抱附车:8—囲堂丈翌:9一总 吊构怦:山一起吊钢绳:11 一朝地附车:12—动力:□一抱僖內拉线抱料:4一上拉线;5—起吊钢绳;6一起吊构件:7—腰甜率:8—朗地甜卑:9一囲整丈翌:叩一奄引钢翌:11 一平裔留车:12—至奄引说吝:13-±腰耳:14-下控线:巧一下腰耳:圧地册车抱杆总长由悬浮高度和起吊有效高度两部分组成。
抱杆越高,起吊有效高度越大,安装构 件越方便;但这时上拉线与抱杆夹角减小,受力增大,同时悬浮高度相应减小,所以抱杆的 自身稳定性也差抱杆的悬浮部分高度决定抱杆的稳定性,悬浮高度越大,四根下拉线受力 相应减少,抱杆稳定性好,一般悬浮部分为抱杆总长度 0.3 倍为宜3.上拉线和下拉线上拉线由四根钢绳组成,一端固定在抱杆顶部,下端固定到已组铁塔主材节 点上下拉线由两根钢绳穿越各自平衡滑车,四个端头固定在铁塔主材上,平衡 滑车有左右布置和前后布置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被吊构件的左右起吊和前后起 吊,使抱杆下拉线受力接近均匀,两种布置情况如图 3-40 所示上、下拉线均需安装调节装置,一般下拉线调节装置为双钩紧线器,上拉线 可用花篮螺栓调节上、下拉线与铁塔主材固定,用钢绳直接绑扎,也可用圆钢 式或槽钢式卡具连接拉线固定处最好悬在有水平材的主材节点处4.腰环腰环的作用在于提升抱杆时稳定抱杆,它随抱杆断面不同而不同,一般圆形 断面均用正方形腰环,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套一个钢管,使抱杆升降时由滑动摩 擦变为滚动摩擦固定腰环一般用绳索系到主材上;抱杆提升完毕,要将腰环绳松去,以免抱 杆受力倾斜而将其拉断圈M40 Fli缆平衛儈车的布買方式(a) £右布買;Cb)前后布買1 一主林2 —捌杆;3-riife 4一平佛£ 5 —总只陶件;(5—调节盡5.起吊系统腰滑车 腰滑车作用是使牵引钢绳从塔内规定方向引至转向滑车,并使牵引钢绳在抱 杆两侧保持平衡,尽量减少由于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的夹角不同而产生的水平 力。
腰滑车一般设置在抱杆上、下拉线绑扎处的塔材上,腰滑车钢绳套越短越好, 以增大牵引钢绳与抱杆的夹角,故腰滑车之滑轮至角钢背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 300mm双吊法每根牵引钢绳应有自己的腰滑车,对称布置,如图3-41所示6.转向滑车S41怒吊法腰留车的布盘(a)就)册车起吊时:(b )定册车起吊时1 一腰附车;2—动册车:3—平爾册车:4一抱圈年洼』国中拉线未画出-^3^2再I吊法抱留车布盘屈1 一地册车:2—塔爬宝豺:3-m套:4一卒引绳转向滑车一般挂在铁塔的基础上,直接以基础为地锚若铁塔基础为金属基 础,为防止基础变形可采用主角钢与坑壁间加顶撑、塔腿外围打一铁桩加固或基 础回填土时埋入一地锚的措施双吊法时,应使引向塔外的两牵引绳等长故地面转向滑车应尽量地使用双 轮滑车,其布置应接近塔位中心,如图 3-42 所示7.牵引动力因每吊质量不超过1.51,因此牵引钢绳不必采用复滑车组为了不影响构件吊装,当被吊构件在顺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 置在横线路方向上;而被吊构件在横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置 在顺线路方向上动力必须固定在可靠地锚上;牵引动力操作人 员,应离铁塔高1.2倍以外三、分解组立的顺序和方法1 .构件起吊 开始起吊构件时,应拉紧下部的调整大绳,并放松上部调整 大绳使构件平稳起立。
调整大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45°起吊 过程中,调整大绳应使吊构件离开塔身0.5m左右,调整时需缓松缓紧,要防止 突然松绳2.构件安装在每段铁塔正侧面的构件基本组装完后,才能开始提升抱杆;当抱杆提升完 毕,开始吊装上面一段构件之前,凡能安装上的辅铁,包括横膈材、拉铁等都必 须装上;主材接头螺栓及连接接头附近水平铁的螺栓必须拧紧3.抱杆的竖立、拆除和提升抱杆提升的示意图如图 3-43所示,提升步骤如下:1) 绑好上、下两层提升抱杆的腰环上腰环绑得越高越好,下腰环不能绑 得过下2) 把上拉线绑到下一工作位置,此时上拉线呈松弛状态3) 把牵引钢绳回抽适当长度,然后在接头处水平铁附近绑死,让牵引绳依 次通过抱杆根部的朝地滑车、塔上腰滑车,引向转向滑车直至牵引动力此时塔 上腰滑车一定要与牵引钢绳绑扎处等高,并在其对应位置4)启动牵引钢绳,把抱杆提升很小一个高度,解开下拉线5)继续牵引钢绳,使抱杆逐步向上提升,直至把原来呈松弛状态的四根上拉线 顶紧为止由于设置了两道腰环,抱杆不会有太大倾斜6) 把下拉线拉紧,按所需的倾斜度绑牢操作时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拉紧, 一人绑扣,不能绑成松弛状态7) 恢复起吊构件的工作状态,作好起吊构件准备。
4.抱杆工作位置的调整抱杆提升完毕,腰环已失去作用,为避免起吊时抱杆在腰环处出现鼓肚,甚 至折断,所以必须将上、下腰环松开;由于钢绳受力后伸长和抱杆、上拉线自重 等原因,抱杆根部要自然下沉100〜200mm,如抱杆受力后向起吊反侧倾斜、给 安装带来困难故抱杆起吊完毕,构件吊装以前,必须调整上拉线上花篮螺栓, 使抱杆向起吊侧倾斜5.双吊法施工每段铁塔分成两片构件同时起吊、同时就位、同时安装,所以要求两片构件 绑扎位置、方式和所用钢绳套长度均相同;两片构件吊离地面后,应停止起吊, 检查牵引设备、构件的绑扎、两片构件离地高度等,经检查未发现异常,再继续 起吊;检查时或继续起吊中发现两片构件离地高度不等,应对提升得较高一侧钢 绳加以制动,当两构件牵引钢绳离地等高时继续起吊罔343抱料槌升罔1 一生控线:2-±腰炜:M—下腰炜:斗四、受力分析计算 内拉线抱杆组塔的受力,可分为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和抱杆及 内拉线受力两部分1.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计算包括,起吊重量计算,调整大绳 的受力计算,牵引钢绳受力计算以及动滑车、朝天滑车、腰滑 车、平衡滑车、转向滑车等的受力计算等一抱杆;5_槌升钢绳:呂一反向腹寓車;?—诜向圈車;8—朝地櫥车设吊装构件的最大重量为①,则计算起吊构件的重量(1) 起吊重量的计算设EF=O ,贝|J G+F£ine=Euo£解方程组得调整大绳受力为:式中尸 调整大绳受力(kg);Q——牵引钢绳与杆塔轴线间的夹角,;式中縞——动荷系数,取1.1〜1.2;心——不平衡系数,取1.05〜1.1。
2) 调整大绳的受力计算设起吊构件的计算重量为◎,调整大绳的受力为尸,牵引钢绳的受力为调整大绳与地面夹角为厘,牵引钢绳与杆塔轴线夹角为0,如图3-44所示 根据节点力系的平衡原理,可立下面两个方程式:设站=0,贝^sm^ = ;?Sin(3) 牵引钢绳受力(如图3-43所示) 根据构件起吊方式的不同,牵引钢绳的受力计算也分两种情况:直接牵引及 加动滑车牵根据构件起吊方式的不同,牵引钢绳的受力计算也分两种情况:直接牵引及加 动滑车牵引1) 直接牵引时(不计各滑车的摩擦阻力时) 牵引钢绳受力 皿g+Q2)采用动滑车时,如不计动滑车的摩擦阻力,则牵引钢绳的受力为直接牵 引时的 1/2 ,即:期 2 2匚恥(氐+ Q在滑车存在摩擦阻力的情况下,牵引钢绳需依次通过动滑车、朝天滑车、腰 滑车、地滑车,然后引至牵引动力所以牵引钢绳的实际受力,需计及各滑车阻 力系数讯的影响4)动滑车受力动滑车的受力如图3-45所示根据力系平衡条件,动滑车的受力等于或$'助朝天滑车的受力如图 3-46 所示根据起吊方式的不同,其计算公式分别为:1)单吊时N = £*cos 煜 + Ecos 屁牵引钢绳与抱杆间的式中N ——朝天滑车受力值(kg); Q、煜、煜 夹角。
2)双吊时①直接起吊"二瓠恥何+2肌°吨N = AS cos p②加动滑轮起吊2爲匚0£禹+2笃心炖 当A = A时N = 4笃 cos 0(6)腰滑车受力腰滑车的受力如图3-47 (a)所示根据力系平衡条件,腰滑车的受力%为:Fs = Ssm 摆 + £ sin 屁7)地滑车(即转向滑车)受力地滑车的受力 如图3-47 (b)所示1)单吊法=(1.41-1.6)^双吊法时 兔=2取£2)(8)牵引设备受力根据起吊方式的不同,分为下列两种情况1) 单吊法时式中n—牵引钢绳通过滑车数;3-89)耳—每个滑车的阻力系数2) 双吊法时直接牵引时按上式计算;用动滑车时,也按上式计算, 应为心 (即将E换成©)最后将算得的结果乘2但牵引钢绳的受力值2.抱杆及内拉线受力 内拉线包括上拉线及下拉线 抱杆及内拉线的受力,它们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都与起吊构件的 重量及起吊方式有关1)上拉线受力 单吊时上拉线受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双吊时,上拉线从理论上讲是不受力) 设拉线的合力为S,如图3-48所示,国为抱杆外荷载(kg)a根据力系平衡条件,得:如铲沁心—乎)( 2)抱杆受力1)双吊时N5=一—一* 抱杆倾斜5°时的轴向力N按下式计算:52)单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