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管理复习资料1. 社区的基本含义 社区是一个由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居民以自强互助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以心理认同 感为纽带、以满足同层次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性系统社区的三大基本要素 相同地域、相互联系、社会互动 2.社区体育的含义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 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 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基本特征 ★ 组织与活动的民间性和灵活性 较强的自由性和较弱的传习性 活动范围的地域性 资源(主要是体育设施)的共享性和公共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健身与娱乐一体化(低竞技性)余暇性(需要占用较多的社会时间)社区体育的基本结构 ★从活动过程分析,社区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基本要素: 共同意识(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关系(社区成员及其人际关系) 和社会感情(社区态度); 一定的(体育活动)地域公共设施(服务设施) 体育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五个基本因素):① 作为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的场地设施和必要的经费保障② 作为体育活动主体的社区居民③ 作为服务体系的体育组织④ 实施体育服务的管理、指导人员⑤ 体育活动的内容、计划安排与组织方式3. 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自发形成阶段(1980年代后期至1995年)这一时期社区体育以自发性为特点,是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改革主动适应经济 体制改革的产物。
第二阶段:政府倡导阶段(1995年至1997年)这一阶段以《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 的意见》中对社区体育的正式认可和重视为标志,政府开始倡导发展社区体育 第三阶段: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这一阶段以“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定”为标志,推动了城市社区体育的蓬勃 发展4. 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背景① 社会体育发展良好的大背景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前提条件②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③ 建立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适宜条件④ 社区老龄人口增多、体育需求增长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催化剂5.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社区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 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将明显提高> 与单位体育相互交织的现象仍将存在> 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将继续存在> 场地设施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 需求差异增大、管理与服务的难度也加大>老年人仍将是社区体育的主要参与者>社区类型的差异性,决定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多样化6. 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弊端>街道、居委会建制散、服务少>街道办事处承担着过多的政府职能,弱化了其本应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 与社区体制难以接轨>社区组织的功能出现错位,使社区这个“小社会”基本不具备作为一个相对 独立的实体进行活动的能力,很难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在行政型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对社区缺 乏归属感,缺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社区组织力量薄弱,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和基础设施与所承 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影响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五大矛盾① 条与块的矛盾② 建设与管理的矛盾③ 管理体制“行政化”与社区建设“社会化”的矛盾④ 社区组织与辖区单位的矛盾⑤ 社区组织工作的服务导向与社区建设经济基础薄弱的矛盾7.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强大的政府体育组织管理系统 单一的“单位体育”组织形式缺位的体育组织结构 发育不足的体育社团社区体育发展对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贡献① 完善了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系统,降低了社会体育管理重心,加强了社会体 育的管理力量② 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③ 为社会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了保证④ 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8.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行组织管理体制社区体育的管理包含了政府和社会对社区体育的管理以及基层社区内部的体育 管理两个层次。
从一个具体的社区体育管理部门来看,它对本社区的体育行使着 管理的职能,它是管理的主体;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体育管理的职能部门来说, 它又是被管理者,它是管理的客体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大组成部分, 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如下表,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由前三层组成, 90年代后发展到了第四层) 其中街道社区体协是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体育活动点和体育辅 导站是主要的活动性组织领导体系 协调体系 操作体系1、市体育局1、市体育总会1、市单项(人群)体育协会1112、区体育局2、区体育总会2、区单项(人群)体育协会1113、街办文教体科3、街道社区体协3、街道单项(人群)体协中心俱乐部(点)1114、社区居委会4、社区文体委员会4、体育俱乐部、文体中心、活动点9. 街道、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结构街道、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配置与结构 街道专职和兼职体育管理人员比例都较低,体育管理人力不足虽然大专以上学 历人员比例较高,但体育专业人员比例太小,所以专业水平也不高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有限,尤其是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比例很 小,且各社区分布不均匀(少的社区甚至 1个都没有,有的社区却多达 10余名), 但社区体育志愿者数量比较多。
10. 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要求( “四个结合”) 政府参与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 社区体育服务性与经营性相结合 社区体育管理与社区体育服务相结合 社区体育专业队伍服务与群众相互服务相结合11. 我国城市社区四大基本类型 ★>传统社区:旧城区的旧居住地带,归属于房管所和私人,房屋陈旧拥挤,多 为低层,环境和卫生条件差,多为商服人员居住>单位社区:改革开放前单位或机关自建,分给本单位职工居住的中高层步梯 楼,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居住环境较好,又可依单 位性质再分为企业单位 居 住区、文教单位居住区等>综合社区:上世纪80年代后在城区周围以居住区形式开发的新型居住区,就业与居住分离;以中、高层为主;居住分化明显,有别墅和高级住宅,也有 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搬迁户和供低收入人群居住的经济适用型安居工程>边缘社区:城乡结合部与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主要是外来人口居住,流动性大,居住条件差,呈组团状镶嵌或位于城乡结合部12. 我国不同类型社区的体育总体特征比较 ★项目传统社区单位社区综合社区边缘社区居民参与情况面向全体居 民、老人为主主要面向单位 成员和老人面向全体居民面向全体居 民、本市居民 为主体育场地设施 条件较差优劣不一较好差体育组织管理 者社区和居民个 人离退休办、公 会、社区、居 民个人社区和居民个 人社区和居民个 人体育经济来源社区、社会、 个人单位、社区、 个人社区、物业、 单位、个人社区、社会、 个人场地设施满意 度很低低低很低体育活动满意 度较低低一般很低选择组织者得 意向首选社区首选单位首选社区首选社区体育总体状况较差较好较好差城市社区体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人数%排序修建体育场地设施407575.11经常组织体育活动264448.72建立各种体育组织202937.43加强体育宣传和发动185634.24进行体育技能培训113620.95培养体育指导员100218.56其他1903.5713. 社区体育管理的含义 社区体育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社区体育的目标而对社区体育的人、财、物、信 息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组织协调的综合活动。
社区体育管理要素(社区体育“三大件”)•硬件:指各类体育场、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建设•软件:指社区体育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与措施的建设•活件:指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队伍建设(包括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人员 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14. 社区体育管理的任务 ★/制定社区体育工作计划:明确社区体育的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社区体育 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建立社区体育组织:为社区体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和开发社区体育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主 要是指社区体育的“硬件”和“活件”/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站(点)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及经 常性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为此,还要组织体育活动骨干和积极分子的 培训/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即加强社区体育“软件”建设 社区体育管理的基本要求 ★•立足特定区域具体实际,因地制宜• 搞好单位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合作和协调• 培养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不断激励居民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社区体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以人为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 社区体育管理要点 ★♦妥善处理社区体育组织与体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充分发挥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作用• 加强居委会一级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社区体育活动经费• 以多种形式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建立社区体育工作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15. 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含义 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的群众自发组织,利用一定的场地设施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 松散性、区域性组织形式基本特点 宜发性:由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居民自发组织松散性:没有严格的组织,容易自生自灭 归属异质性:虽然没有严格的组织,但其归属仍呈多元化16•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点的规模、地点、年龄、性别分布、活动时间段及持续时间、活动点经费和组织指导者的基本情况(见课件)17. 社区体育活动点的主要管理工作制定活动点管理办法做好活动点的注册登记工作 抓好体育指导者的选拔培训工作18.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各体育活动点之间的比赛交流为活动点解决场地、经费等实际困难 搞好社区体育的宣传发动工作主要工作方式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开展社会体育指导的有偿服务 开展经营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具体职责/进行体育活动和各种身体练习的基础指导,使人们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学会科学锻炼/进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项运动技术指导,使人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 术,并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负责社会体育活动的保健指导、医务监督、安全管理等,并以科学的理论 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体育活动/负责制定担任指导的活动点的体育活动计划/负责有关体育健康咨询、体质测定与评价等工作/不但要负责担任指导的活动点和俱乐部等的组织管理工作,而且要通过讲 座、教学等活动,将自发锻炼的体育人口动员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 展体育活动/开展体育宣传,发动尚未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对经营性和商业性体育设施进行指导和管理,包括健康管理、安全管理等 社会体育指导员必备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 健全的人格,生机勃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体育教学、训练指导能力与活动者共同的爱好,相互信任 运动诊断和运动处方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运动项目创新设计和编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