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边塞征战征战诗诗醉卧沙场君莫笑,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形式标志: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情感: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1 1、、盛唐时歌颂战争,抒发立功壮志盛唐时歌颂战争,抒发立功壮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 2、、表现战争苦难和征戍生活的艰辛,揭露军中矛表现战争苦难和征戍生活的艰辛,揭露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盾,批评黩武行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 3、、抒发将士思乡的情绪;闺怨抒发将士思乡的情绪;闺怨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 4、、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地人民生话习俗;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地人民生话习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内内容容与与情情感感雄壮豪迈雄壮豪迈 慷慨悲壮慷慨悲壮 •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婉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比比喻喻 对对比比 夸夸张张 用用典典 渲渲染染 烘烘托托 虚虚实实结结合合手手法法多多样样①①地名:地名:楼兰、阴山、天山、凉州、长城、楼兰、阴山、天山、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阳关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阳关…… ②②景物:景物:黄沙、秋月、冬雪、风雨、烽火、黄沙、秋月、冬雪、风雨、烽火、长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长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③③乐器:乐器:羌笛、琵琶、芦管、号角、鼙鼓羌笛、琵琶、芦管、号角、鼙鼓……⑤⑤战具:战具:干、戈、旗、战车干、戈、旗、战车……④④曲子:曲子:《《关山月关山月》》、、 《《梅花落梅花落》》、、 《《折柳曲折柳曲》》、、《《怨杨柳怨杨柳》》……意意象象瑰瑰丽丽 边塞诗歌鉴赏要决: 第一第一、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立、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第二第二、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第三第三、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争场面的描写((2010·课标课标全国)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雨雪曲 江总江总①① 雨雪隔榆溪雨雪隔榆溪②②,从军度陇西,从军度陇西③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注】 ①①江总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历仕梁、陈、隋三朝②②榆溪:指边塞榆溪:指边塞 ③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末句中的“别路别路”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诗人把“旗彩坏旗彩坏”、、“鼓声低鼓声低”分别接在分别接在“天寒天寒”、、“地暗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分)((10年安徽卷)年安徽卷) 岁暮岁暮①① [唐唐]杜甫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②,鼓角动江城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注]①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今四川阆中)②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寂寞壮心惊”的感慨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分) 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分) 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课标课标全国)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题 雨雪曲雨雪曲 江总江总①① 雨雪隔榆溪雨雪隔榆溪②②,从军度陇西,从军度陇西③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注】 ①①江总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历仕梁、陈、隋三朝②②榆溪:指边塞榆溪:指边塞 ③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末句中的“别路别路”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诗人把“旗彩坏旗彩坏”、、“鼓声低鼓声低”分别接在分别接在“天寒天寒”、、“地暗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分)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天寒”“地暗地暗”的环境,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旗彩坏”“鼓声低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10年安徽卷)年安徽卷) 岁暮岁暮①① [唐唐]杜甫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②,鼓角动江城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注]①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今四川阆中阆中)②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寂寞壮心惊”的感慨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析4分分) 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分) 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9.借代,如借代,如“烟尘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用典,如,“请缨请缨”,典出《汉书,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出出 关关①① 徐兰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②影风翻见戍楼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③③得不回头得不回头 [注][注]①①关,指居庸关关,指居庸关②②旆(旆(pèi),旌旗 ③③,争,怎,怎么争,怎,怎么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分)((2))“马后桃花马前雪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分)((2007·山东,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分) 答:答:①①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②象征,象征,“桃花桃花”与与“雪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②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
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3.分析末句.分析末句“白发白发”和和“泪泪”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