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现代文第三单元语段阅读训练中国石拱桥(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长达 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B)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 年到 1192 年间桥长 265 米,由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 米到 21.6 米。
桥宽约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 从 整 体 结 构 上 看 , 赵 州 桥 和 卢 沟 桥 的 主 要 区 别 在 于_ 2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 _,又突出了桥的 _ 的特点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1)巧妙绝伦:(2)语无伦次:4 “中部略窄”中的“略”体现在文中何处,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5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赵州桥的以下特征: (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单音节形容词)(1)用料(2)强度(3)形式(4)结构6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的“设计”指的是() A 赵州桥 B 两端宽、中间窄 C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D 大拱7(B) 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 B从整体到局部 C 从现象到本质 D 从特点到用途8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同时引用张嘉贞的话,说赵州桥“制造奇特”,又引用张鷟的话说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其角度各有不相同。
1)作者的话是从上说的2)引用张嘉贞的话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3)引用张鷟的话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9.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说说这句话中“主要”与“杰精品 p d f 资料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 精品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出”两个词的表达作用1)主要:(2)杰出:10. 从文中概括出卢沟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仅限用四个字回答)答:11 (B)段文字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 _ 12. (B)段中加横线的部分 .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运用了()A说明B描写C议论D抒情(2)从表达效果看属于()A生动说明 B 平实说明C、事理说明D 、事物说明13. (B)段文字中加点的“约” 、 “几乎”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14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15 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16(A)段文字的中心是:17. (A)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18.(A) 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19. 把(B)段文字分为四层,简述各层意思20.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精品 p d f 资料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 精品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桥之美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湖水苍茫, 水天一色, 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 孔,苏州的宝带桥 53 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 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答:_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答:_3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美学效果答:_ 4选段具体写到了哪几座桥? 答:_5体会下列句子的情味,写出含义1)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2)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答:_。
6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桥下的湖水、 急流,桥边的芦苇、柳丝,桥上的廊与亭,为什么 ? 答:_7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 孔,苏州的宝带桥 53 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 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苏州园林(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精品 p d f 资料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 精品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_,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_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 分别为文中的两个空白处填上原有的词2)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_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_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D假山的堆叠,既是艺术,更是技术3)文中在说明池沼的特点时, 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这句话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_ 4)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是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D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的经验和水平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是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廓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精品 p d f 资料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 精品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1)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_和_2(2)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_ 。
3设计假山的关键是 _假山的特点是 _4将“技术”和“艺术”填入句中的括号内,说说为什么不能颠倒?_ 5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C 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围绕用词的准确性去品析扣准池沼特点揣摩)精品 p d f 资料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料 精品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6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1)_ ,(2)_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7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8 (2)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线画出9概括第( 2)段内容的是哪一句10文中一个“活”字起什么作用?_ 11第( 1)段中四句话的顺序是混乱的,请你重新排列()A BC D(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 _ 2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BC D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