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分析

刘****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6KB
约7页
文档ID:345641579

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分析一、 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政府对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行业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可能存在较难开拓新市场且既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挤占的风险,将对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 检验检测行业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规定,检测机构从事质量检测业务,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取得不同检测业务对应的资质证书需要检测机构,配置复核要求的场地和环境,购置相当数量的分析测试仪器或者试剂耗材等,同时也需要专业性较高的从业人员作为检测人员因此,检验检测行业在资质、场地、专业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投入上存在准入门槛三、 检验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会根据地方实际制订符合地方要求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而且工程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时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便利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限制了跨区域的发展从地域分布来看,检验检测市场需求较多集中于人员密集、产品生产和流通数量大、进出口贸易活跃的地区。

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0.65%,中南地区24.21%,华北地区14.25%,西南地区12.37%,西北地区9.55%,东北地区8.96%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7.13%,中南地区27.17%,华北地区15.96%,西南地区9.81%,西北地区5.75%,东北地区4.19%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四、 检验检测行业竞争格局(一)检验检测机构小微型机构数量大、服务半径小的特色显著相较于国际检验检测行业,我国的行业起步时间较晚,超过半数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成立年限小于10年根据《2020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截至2020年底,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43%,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呈现出规模小、客户散、体量弱等特征;从服务半径来看,73.38%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有440家,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仍然任到重远从专利数量来看,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86,944件,平均每家机构1.78件,创新能力偏弱;从商标数量上看,全行业仅有1,214家机构拥有注册商标,品牌意识不强。

二)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行业集约化加深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层面迎来更深层次的全面升级的同时,全社会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越来越重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多的检测需求数据显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1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4165亿元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随着我国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报告份数逐年增多,我国检测行业年营业收入和占GDP的比值也在同步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检测行业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5.9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8%从检验检测市场细分领域来看,我国主要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排在前列的包括建筑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材料等,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576.40亿元、373.69亿元、338.84亿元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由2016年的3849家增长至2020年的6414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6%。

宏观经济总量和宏观经济品质齐发展的经济形势,显著增加了市场上需检测产品的数量,并增加了单位数量产品的检测指标,极大增加了产品检测需求,成为检测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报告份数由2016年的3.56亿份增长至2020年的5.67亿份,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9%三)工程检验检测创新和综合技术服务特征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重点建设工程日益增多、建设工程的技术难度日益增大,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层出不穷,行业发展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工程检验检测行业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工程检验检测行业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工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越趋先进智能,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创新发展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科技创新水平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在行业竞争中将进一步凸显优势五、 社会愈加重视健康、环保等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的重视,社会对于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房屋装修中甲醛含量的关注、对老旧房屋的质量、环保属性等方面的关注同时,我国对于环保节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又成立了数个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至全国不同省份以确保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因此,这一方面,将促使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检测标准的升级,也使得各种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促使生产企业和建设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检测认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推进自愿性检测认证市场的不断扩大六、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日渐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级政府根据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关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8月,广东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确立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总体目标,促进全省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升级,明确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六部分共18项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并强调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智能制造、BIM&CIM平台、监管预警信息化、智慧工地等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施近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双碳问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

建设行业的双碳问题也越来越被行业高度关注特别是《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行业已形成了绿色建设和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房地产、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等建设量位居世界前列,既有建设工程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有缺陷、改造、灾害影响、使用寿命、环境影响等因素影响,既有建设工程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一旦既有建设工程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未来建设行业中,既有建设工程维护、改造、加固需求将大幅增长,对既有建设工程的检测、鉴定、评估等综合技术服务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大幅增长七、 行业新拓展业务领域亟需高端技术人才检验检测行业由于其业务性质,是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行业的发展,新型检测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检测设备的开发使用都需要技术人才的参与只有在确保高端人才充足供应市场的情况下,行业的发展才能更为持续,否则就会受到限制尽管近年来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行业内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未来人才引进和稳定措施不力,将对行业内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