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 素混凝结构: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普通结构: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筋的总称预应力筋: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等的总称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 并在连接部位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受力的混凝土结构叠合构件: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组成,以两阶段成型 的整体受力结构构件深受弯构件:跨高比小于5 的受弯构件 深梁:跨高比小于2 的简支单跨梁或跨高比小于2.5 的多跨连续梁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放张预应力筋由粘 结传递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浇筑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上锚 固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与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法预 应力的混凝土结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灌浆或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粘结 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结构缝:根据结构设计需求而采取的分割混凝土结构间隔的总称 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 锚固长度: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 应力所需的长度钢筋连接: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内力传递的构造形式 配筋率:混凝土构件中配置的钢筋面积(或体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积(或体积)比值 剪跨比: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横向钢筋: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箍筋或间接钢筋 极限状态:整体结构或者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 求时,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设计基准期: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 用的基准时间参数设计状况:结构从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中,代表一定时段的一组物理条件,设计时必须做到 使结构在该时段内不超越有关的极限状态。
材料强度标准值: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 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后的值 作用: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作用效应: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作用标准值:作用的主要代表值其值可依据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 定作用设计值:作用标准值乘以作用分项系数后的值 作用效应组合:结构上几种作用分别产生的效应的随机叠加安全等级:为使桥涵具有合理的安全性,根据桥涵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设 计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为使其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采用的作用效应附加 的分项系数.几何参数标准值: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几何参数的基本代表值 承载力设计值:结构或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用材料强度设计值计算的结构或构 件极限承载能力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设计结构或构件时,由几种作用设计值分别引起的效应的组合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 值效应的组合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 久值效应的组合。
开裂弯矩:构件出现裂缝时的理论临界弯矩 施工荷载:按短暂状况设计时,施工阶段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临时荷载包括结构自重 附 着在结构和构件上的模板 材料机具等荷载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1)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互相传递内力粘结力是这两种性质不 同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2)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比较接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因温 度变化引起较大的相对变形而造成的粘结破坏;(3)钢筋埋置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了保护和固定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4)现浇 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有利于结构的变形控制;(6)易于就地取材 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施 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5)隔热隔声性能差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冷拉和冷拔后钢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轧和冷扭冷拉只能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冷拔可同时 提高抗拉和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fcu,k、轴心抗压强度fck和抗拉强度ftk是如何确定的?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fcu,k:以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温度为20±3°C,相对湿度290%)养护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fck:按标准方法制作的150mmX 150mmX300mm的棱柱体试件,在温度为 20±3C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的标准 率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ftk:利用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试验来间接地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什么确定的?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 哪些?以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温度为20±3C,相对湿度290%) 养护 28 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共分为14个等级: C15、C20、C25、C25、C25、C30、C35、C40、C45、C50、C50、C55、C60、C65、C70、C75 和 C80 何为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收缩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 减少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收缩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影响: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由于钢筋或相邻部件的牵制 而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使混凝土因收缩产生拉应力,从而加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②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收缩导致预应力的损失③对跨度变化比较敏感的超静定 结构(如拱),混凝土收缩将产生不利的内力影响因素:水泥用量;水胶比;骨料性质;养护条件(温度、湿度)等 减小收缩的措施: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胶比;选用大粒径,弹模高的骨料;在高温高湿环 境下养护等什么是混凝土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通常认为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 减少徐变?结构或材料承受的荷载或应力不变,应变或变形随时间的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徐变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徐变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在钢筋混凝土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预应力损失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应力大小;龄期;配合比;水胶比;骨料弹性性质;制作方法;养护 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构件尺寸等减小徐变的措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胶比;选用质地坚硬,弹性模量高的骨料;增大混 凝土的龄期;选择高温高湿的养护环境等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属于哪种作用?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有什么区别? 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 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荷载是直接作用作用效应是指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裂缝等;当为直接作用时,其效应 又称为荷载效应什么是结构抗力?影响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结构抗力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它主要与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几何参 数和计算模式的精确性等有关。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为什么要区分荷载的标准组合和荷载的准永久组合?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中,只包括了在整个使用期内出现时 间很长的荷载效应值,即荷载效应的准永久值;而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中,既包括了在整 个使用期内出现时间很长的荷载效应值,也包括了出现时间不长的荷载效应值 简述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①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 能出现的各种作用;②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③在正常维护下有足够的耐久性 能;④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简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定义及其作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用c表示其作用: ①保护纵向钢筋不被锈蚀;②在火灾等情况下,使钢筋的温度上升缓慢;③使纵向钢筋与混 凝土有较好的粘结何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As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O的比值,用p表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p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正截面上受拉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面积比率, 它是对梁的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简述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及特征。
1) 适筋破坏(延性破坏)破坏特点是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于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 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适筋破坏在构件破坏前有 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破坏不是突然发生的,呈塑性性质,属于延性破坏类型2) 超筋破坏(受压脆性破坏)其特点是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不屈服在 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到达混凝土受弯极限压应变值时,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但此时梁 已破坏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故属于受压脆性破 坏类型3) 少筋破坏(受拉脆性破坏)构件不但承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 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部分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 坏从单纯满足承载力需要出发,少筋梁的截面尺寸过大,故不经济;同时它的承载力取决 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属于受拉脆性破坏类型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开始加载至破坏,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各个阶段是 哪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开始加载至破坏,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I阶段一一截面开裂前的未裂阶段特点:①在荷载不断增大时,截面上内力也不断增大;②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 边缘的混凝土可达到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抗拉极限应变值;③截面处在开裂前的临界状态, 这种受力状态称为第I a阶段。
2) 第II阶段一一带裂缝工作阶段特点:①裂缝截面处,受拉区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转由钢筋承受;②受压区混凝土 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不充分;③弯矩与曲率为非线性关系,变形增大大于弯矩增长3) 第III阶段一一破坏阶段特点:①纵向钢筋屈服,拉力不变,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压区混凝土应力曲线丰满,有上 升及下降段;②弯矩可略有增加;③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 碎,截面破坏,这种特定的受力状态称为第Illa阶段;④弯矩-曲率关系为接近水平状曲线 截面抗裂验算是建立在第I a阶段的基础上的,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是建立 在第II阶段的基础之上,而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则是建立在第Illa阶段的基础之上的简述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 纵向钢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方程为:o s=Es • £ sWf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