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5 月 20 日目录诚信承诺书……………………………………………………………………………………………………………..1毕业论文…………………………………………………………………………2-10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一、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概述………………..…………………………………………………..2(一)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概念……………………………………………2(二)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特点……………………………………………3二、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缺陷……………………………………………………………..……..4 (一)网络信息的真伪存疑……………………………………….……………………………..4 (二)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5 (三)网络舆论干扰政府正常活动………………………..………….……………………5三、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缺陷的形成原因……………………………………………………..6(一)监督主体水平和政府重视、应对能力……………………………………………..6(二)网络管理无序和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6(三)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缺陷……………………………..…………………………………7四、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缺陷的弥补途径……………………………………..…………..8(一)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注重网络主体道德的教育…………………………….…8(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9(三)完善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法律法规……………………………..…..…….9参考文献……………………………………………………………………………………………….……..10诚信承诺书本人作为《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缺陷及弥补》一文的作者,郑重承诺:一、本论文是我在论文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独立完成的,其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都是真实的,并均准确地标明其来源;除标明来源的内容以外,不包含他人已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学术成果、学术观点和数据。
二、我保证本论文中没有《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规定的任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若有违反,本人自愿接受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任何处理,承担取消论文成绩、取消学位申请资格、交回并注销学历学位证书、撤销学位等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学生签名___朱迪___: 2017年 5月 20日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缺陷及弥补[摘要]在公民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方式中,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方式,以其方便、快捷和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特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在监督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这种起步相对较晚的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运用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注重网络主体的道德教育,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完善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关键词] 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缺陷;弥补途径[Abstract]In the way that citizens monitor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the Internet as a new form of surveillance,with its convenient, fast and is not restricted by time and pla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and more accepted by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on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But in reality, this approach to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can be appli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 of moral education, deepe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mprove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mea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Key words] network supervisory;the government public power;defects;make up for the way 网络的公开性、时效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所追捧,其不仅为公民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参政方式,也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和监督效率。
但是,在监督过程中,因为一些因素的阻碍,使其效率大打折扣因而,找出并扫除这些阻碍,发挥网络监督的最大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一、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在监督政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和人民对其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与传统的信息传递媒介相比,网络具有的信息容量大、种类多和自由、开放、合作、交互和虚拟等特点,成为了公民参与政事的主要手段一)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概念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是指政府或人民大众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其本质上是指公民运用互联网对政府公权力进行监督,其本质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比如,网络问政和围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政府和人民对其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政府在网络上提供各种途径加强与公民的交流,在它们的政府网站中除了列出了一些时政要闻,还开设了专门的信息公开专栏,包括有公开指南、制度、年度报告和公开目录,除此以外,还开设了意见征集栏,向公众征求意见;然后,为了更好的鼓励公民参与监督,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民提供保障,为监督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惩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另一方面,公民参政意识的提高和公民自身权利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且社会上已经有很多的问题通过在网络上曝光得到了有效解决,例如,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艳照门”案件,当事人被曝光后立刻被免职调查,最后以受贿罪判处并得到相应的刑罚。
二)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特点第一,匿名性首先,网络匿名的方式,让公众不在向以往那样处于忌于讲真话或不愿讲真话的处境,通过网络公民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将自己的建议在网上提出来,他们也不会再忌惮于权力或者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采取匿名的方式可以保护公民的安全,防止他们遇到打击和报复举报人在举报的时候用非真实的自身信息来进行举报,这就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而且举报网站的密码严格保管,他人无法登录查看,这样的话与举报的信息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就不能够找到举报人从而采取一些手段,而且网络上交流的主体繁多他们也不能全部都进行打击最后,匿名可以减少社会上人情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一些举报方式往往会受到人情因素的阻碍,比如一些亲戚或好友的说情,这些社会关系阻碍了公民意见的表达,比如,电视上一些群众举报类的节目,就会有一些亲友团来说情,这样就会不了了之,公民监督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但是,网络监督的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也没有相关的人际关系,这样就无法说情,避免事情被压下来,而且关注的人多了也迫使相关的人员不得不重视,这样有人听就会让公民愿意说第二,公开性、时效性网络对所有的公民都是开放的,公民随时随地可以上网进行进行信息的浏览或上传,即“在这个 “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公众的话语空间,还是社会监督的时空界限都被很大程度地拓宽。
[1]相较于传统的监督方式如信访、,这些方式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了效率,而且这些方式还限制了公民的参与以及参与的数量,这样就无法形成网络那样的舆论效应其次,传统曝光的方式,如报纸和电视,由于这些媒介的公布时间都有时间或者是地方的限制,信息不能及时的传播,这样信息就过时了,无法发挥它的价值,而且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很多信息都无法公布出来,这样很多的细节就无法表达出来,公民就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还有,虽说传统的媒介也都会有一些讨论的形式,但是,那些意见或观点都是一些特定的人如那些专家,普通民众无法进行讨论,而且这些讨论都只能是单方面的但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时效性不仅不会限制公民的参与,而且其发布的信息随时都在更新,那些一经上传的帖子或文章,公民只要有一台电脑或者是,他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马上看到,而且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更加方便,公民浏览完之后马上就可以发表其他人也可以看到的意见,各方都可以交换看法或意见第三,多样性、广泛性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公民参与的方式也在持续的增加,首先,网络为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更加简单的途径,政府只需要建立一个网站如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府网站,将公布的文件或公告和一些重要的事件解决过程和结果公布等,还有司法机关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和裁定书等等都显示在网上,网络的虚拟性让其信息可以不断的更改和删除,而且其信息的承载量非常多,公民只需要登录网站就可以搜查到自己所要看的内容;其次,像贴吧、微博等一些平台,尤其是微博“微博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到网络舆论监督利器,已经悄悄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负责呈现一切”这一原生属性注定了微博在提供家长里短的同时,又难免成为“负责批评一切”的公共平台。
[2]实现了公民之间信息的分享和交流,这些平台的用户数量庞大,能够聚集大量的人进行及时和有效的交流,根据信息的不断刷新,用户可以通过发帖、咨询、转发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参与和交流,;最后,网络上参与的主体更加广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增加了4299万人,总数有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2017年期人数将会增加到7.72亿,普及率增长到55.9%二、网络监督政府公权力的缺陷黑格尔曾经说过:“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其中包括一切偶然的意见,它的无知和曲解,以及错误的认识和判断[3]虽然说这种方式已经收获了诸多不错的效果,但是其还是存有诸多的争议,匿名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网络特点为公民监督政府公权力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的通道,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缺陷限制了其成效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信息的真伪存疑网络相对于其他传统的信息传递媒介,其开放的程度更加宽广,而且由于其匿名性特点,有些人会滥用自己享有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或者是制造热议的话题想要引起关注,或者是现实压力大为了发泄发泄自己的情绪,就构思一些虚假的信息,并将信息伪造成真实的事情来进行举报,损害别人的利益,例如,曾经湖南株洲的一位公职人员因失职受到处分,后来对于当年对他进行调查的人田要耕心存芥蒂,伙同自己的女婿在网上注册账号并发布不实的帖子和散步谣言,先称该人带头赌博,然后又发帖子对前一事件进行补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