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代女性妆饰习俗初探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67.54KB
约58页
文档ID:110408621
唐代女性妆饰习俗初探_第1页
1/58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女性妆饰习俗初探 姓名:李翠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吉成名 20070501 I 摘 要 唐代的女性妆饰十分繁盛,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生活 进步,这使得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对美好的事物孜孜以求,对美的追求 成为当时人们的重要生活时尚, 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唐代女性妆饰习俗的发展 另外,唐代女性自身也十分注重修饰打扮对唐代女性妆饰习俗的探究,不仅可 以使我们对当时的女性妆饰和女性美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使我们了 解当时女性独特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唐代女性的妆饰习 俗第一部分,论述唐代女性的发式习俗唐代女性发式习俗的演变在初唐、盛 唐和中晚唐时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二部分,论述唐代女性的面部化妆, 分别从眉妆、唇妆、面妆、额饰、斜红和妆靥等方面阐述唐代女性面部化妆的方 法、所用材料、化妆效果以及习俗渊源第三部分,总结唐代女性妆饰习俗的特 点及其成因唐代女性妆饰习俗有等级性、时代性、地域性、艺术性、融合性等 特点,影响唐代女性妆饰习俗形成的因素有社会经济、精神风貌、女性地位、男 性审美观和统治阶级的导向作用等。

结语部分指出唐代是中国女性妆饰习俗发展 的重要阶段,研究唐代女性的妆饰习俗,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审美文化在唐代的演 变,同时对当今女性妆饰可以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唐代;女性妆饰;风俗;审美;特点;原因 II Abstract The adornments and costumes of women in Tang Dynasty is very prosperous, due to unified country, stable society, prosperous economy, and progressive cultural life, which made people longing for better life and beauty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life and enhanc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women’s adornments and costumes. In addition, Tang wom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hey looked. The study on Tang women’s adornments and costumes, which not only can make us have a more all-round cognition to women adornments and beauty, but also can make us know distinctive women’s special life view and esthetic sense.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discuss Tang women’s adornments costumes. The first part is talks about the hair styles of the Tang women, Tang women’s hair styles costumes development took on different characters respectively in early, prosperous, middle and late Tang; the second part is describes the Tang women’s facial make-up ; the third part 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 of the Tang women’s cosmetic adornments and costumes: representing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society, representing the times, regionally,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use and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and the elements that formed the fashion and styles of the Tang women’s costumes and cosmetic adornments in four aspects: the society economy, the social features of the Tang, the women’s status, the men’s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ruling. In conclus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highes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s costumes and cosmetic adornments and the Tang women’s costumes. Studying Tang women’s adornments costumes, which can know more profoundly esthetic culture’s whol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Tang Dynasty ,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vide directive effect for women’s adornments in the nowadays. Key Words:Tang Dynasty, women’s costumes and cosmetic adornments, social customs, aesthetic conception, characteristics, reason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绪 论 绪 论 妆饰,作为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它的兴衰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社会的更替和风尚的变迁 我在本科阶段读了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后,深感中国妆饰 和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对中国古代民俗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唐代的妆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 该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出版的著作有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 饰研究》 (上海书店,1997 年) 、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年) 、江绍原著《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年) 、 叶大兵著《头发与发饰民俗——中国的发文化》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周 汛和高春明著《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学林出版 社,1997 年) 、周汛和高春明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年) 、高春明著《中国服饰名物考》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 、李芽著《中国 历代妆饰》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年)等。

学者们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王彬 《唐墓壁画中的妇女发饰》 ( 《东南文化》2004 年第 6 期) 、庞雅妮《西安地区唐 纪年墓妇女发髻研究》 ( 《文博》2001 年第 1 期) 、向景安《从现存文物中探讨中 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 ( 《文博》1995 年第 4 期)等论文从发式的外部形态、装 饰等角度阐述古代妇女的发饰和发式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 《文物》 1984 年第 4 期) 、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 ( 《文博》1996 年第 2 期) 等论文对唐代女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卢秀文《中国古代妇女眉妆与敦煌妇女眉 妆》 ( 《敦煌研究》2000 年第 3 期) 、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妇女饰唇》 ( 《敦煌研究》 2004 年第 6 期) 、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红粉妆》 ( 《敦煌研究》2005 年第 6 期)等论 文从敦煌壁画角度探讨古代妇女的妆饰文化李浩《从唐代仕女画看唐代妇女妆 饰制度》 ( 《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年第 4 期) 、王开桃《从〈花间集〉看 晚唐五代妇女的首服》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等论文分别从唐代 仕女画和文学作品的角度去探讨唐代妇女的妆饰文化。

另有胡戟、 张弓主编的 《二 十世纪唐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在第五章《服饰 饮食》中对唐 代女子妆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在此就不赘言了尽管如此,这 一课题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过去对妆饰的研究大都只是在服饰研究中略加提及, 虽然已经有了较系统的研究,但是对妆饰的研究偏重于对面部化妆的阐述,忽视 对妆饰的传统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为此,本人选择了这一课题,从民俗学的角 度,以唐代女性发式、化妆为主线,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全面考察 唐代女性的妆饰习俗, 使人们对当时的女性妆饰和女性美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2 并可以从中窥见当时女性独特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 应该指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妆饰习俗具有传承性唐代女性的妆饰习俗 对中国古代女性妆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代女性妆饰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究妆饰习俗,可以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更多、更好的妆饰,做到既继承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还可以丰富服饰史的研究内容, 促进中国民俗史研究的发展 妆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发式、发饰、面妆、服饰、佩饰等一切 人类美化自身的行为限于篇幅,本文所论述的女性妆饰含义比较狭小,仅仅指 女性的发式、发饰、面妆,不涉及服饰、佩饰等问题。

并且本文主要探讨中原地 区 ①女性的妆饰习俗,一般不涉及少数民族地区 ①此处的中原地区指的是广义上的中原地区, 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参见夏征农主编、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 海》 “中原”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30 页 3 第一章 唐代女性发式习俗 第一章 唐代女性发式习俗 1.1 唐代女性的发式 美发是唐代女性美的重要内容唐代女性发式千姿百态,名目繁多已有不 少学者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都仅仅 论及唐代女性发式的概貌,难免有所缺漏本章从出土文物、传世画作等资料出 发,结合文献资料,以求大致弄清楚唐代女性发式的产生和演变情况 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唐代女性发式习俗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唐, 盛唐,中晚唐初唐,武德元年(618 年)至先天元年(71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