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经理培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KB
约11页
文档ID:478162514
职业经理培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11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20302 )壹、培养目标 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 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我国 林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的奉献精神3、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内较全面和较系统地掌握关联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 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从事林 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4、较熟练地掌握壹门外国语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林业经济和政策 本方向应用现代经济学和关联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分析工具,系统地研究 林业经济运行规律和林业建设中的经济和政策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林业运营 管理制度、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核算、林产品市场、林业投资和信贷、林业税收制度、 林业政策、林业法律制度、林业宏观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等,为我国林业管理部门和各类 林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2、林业管理工程本方向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体系,从整体的视角对林业经济管理 问题进行系统化、模型化和工程化的分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人工分析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相结合,为各类复杂的林业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主 要研究领域有: 林业系统的运作机理研究, 林业经济和管理系统的预测、 决策、 优化和仿真, 林业信息系统理论和开发研究, 以及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等等3、林产品贸易本方向运用流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 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林产品的产品特性及其贸易特点,着重研究 现代林产品贸易理论和实务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林产品贸易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 护协调发展,以解决林产品贸易中的政策规划和关联的林业经济管理问题本方向主要研究 领域:林产品贸易理论、林产品市场构建和运作、林产品市场预测、林产品国际贸易、林产 品贸易方式、林产品贸易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林产品流通中的宏观调控等4、森林生态经济本方向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研究森林生态经济学深层 次理论和实际问题,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睦相处的目的。

本方向运用森林生态经济学以及森 林生态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作深入 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森林生态资金管理、城市森林和防护林生 态经济系统建设、林农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管理等5、林业企业管理本方向运用林业企业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林业企业的经济 管理问题 主要研究领域有: 木材加工企业、 林业制浆造纸企业和其他林业企业的运营管理, 以及林业企业的战略管理、林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林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林业企业的市 场营销管理、林业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林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林业企业的法律制度等等三、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壹般为 3年按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且重的原则,课程学习累计 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 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 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 1年,于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 2年四、 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 32学分(包括2学分实践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18学分,非学位课程约12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入的硕 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但不占应修32学分的总学分。

每门课为2~3 学分,每个学分占20学时于硕士研究生应修 32学分中,学位课应占57%左右,非学位课占43%左右(包括实践 环节)其中,1、 全校公共基础学位课共 7学分(必修),约占22% ;2、 壹级学科基础理论学位课不少于 5学分,约占16% ;3、 专业学位课不少于 6学分,约占19% ;4、 专业非学位课约12学分,约占38% ;5、 实践环节2学分,约占5%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见表 1,其中各门课程的说明见附录《经济管理学院各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说明》表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生课程壹览表课程名学分课程类别学位课(18学分之上)自然辩证法2公共学位课必修第壹外国语5公共学位课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3基础学位课5学分之上管理运筹学3基础学位课现代经济学3基础学位课林业经济专题3专业学位课6学分之上系统工程理论和应用2专业学位课林产品贸易和市场2专业学位课生态经济专题2专业学位课竞争战略研究2专业学位课选修课(12学分之上)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专题3非学位课林业政策专题3非学位课可持续发展理论2非学位课环境政策专题2非学位课产业经济理论专题2非学位课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践2非学位课农村经济学2非学位课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非学位课农业经济理论专题2非学位课农业组织和制度创新2非学位课社会学专题2非学位课社会林业的理论和实践2非学位课林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2非学位课国外林业经济专题2非学位课国外林业政策专题2非学位课福利经济学2非学位课制度经济学2非学位课土地经济和管理2非学位课公司理财3非学位课生产和运作管理专题2非学位课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评估2非学位课高级营销策划2非学位课企业组织理论和设计2非学位课企业文化研究2非学位课投资项目评估2非学位课企业国际化运营2非学位课项目管理2非学位课消费者行为研究2非学位课供应链管理专题2非学位课公司且购和重组专题2非学位课企业管理思想史专题2非学位课资本运营研究2非学位课业务流程再造2非学位课组织行为研究2非学位课资产评估专题2非学位课会计理论专题2非学位课管理会计研究2非学位课财务分析学专题2非学位课财务管理理论专题2非学位课资源和环境核算2非学位课人力资源会计研究2非学位课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2非学位课西方会计实务2非学位课审计专题2非学位课税务筹划专题2非学位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理论体系研究2非学位课可持续发展系统论2非学位课预测技术2非学位课决策理论和方法2非学位课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3非学位课信息系统开发基础3非学位课公共管理学2非学位课经济计量学和多元统计分析3非学位课数据库原理和设计3非学位课电子商务和营销2非学位课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2非学位课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3非学位课系统仿真和系统动力学2非学位课ERP系统原理和开发2非学位课动态优化和大系统理论3非学位课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3非学位课博弈论2非学位课国际贸易专题2非学位课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专题2非学位课进出口贸易专题2非学位课世贸组织规则和环境保护专题2非学位课商务谈判和合同专题2非学位课国际技术和服务贸易2非学位课林产品期货理论和实务2非学位课国际投资理论和实务2非学位课国际金融管理2非学位课国际税收理论和实务2非学位课国际保险专题2非学位课经济社会学2非学位课人口经济学2非学位课发展经济学专题2非学位课流通经济专题2非学位课经济思想史专题2非学位课社会保障理论研究2非学位课社会保险2非学位课公共财政2非学位课环境资源经济法学研究2非学位课法律经济学专题2非学位课环境保护法学2非学位课环境侵权法专题2非学位课自然资源法学2非学位课经济法专题研究2非学位课企业和公司法专题研究2非学位课市场和法律专题研究2非学位课国际经济法专题研究2非学位课(非本学科硕士生课程)一非学位课(实践环节)2一五、培养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于思想教育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研究生要参加学校、学 科所统壹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发挥 研究生于整个学习阶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教学应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 习的主动性的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研 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培养研究生实事 求是、严格、细致、理论和实践统壹的作风,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 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此外,要求研究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 体健康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生于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生产和管理实践、科技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时间 不少于 40 学时或 20 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 如辅助导师从事本科生课程某个章节的授课,批改作业和试卷,、指导学习、实验、课 程设计、毕业论文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且 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 2 学分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 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和创新精神。

鼓励硕士生于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 1 篇论文 计 1 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 此外,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 10 次及之上学术方案 (讲座)七、中期考核 硕士生中期考核壹般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方案和写作表达能力等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 5~7 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 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党总支组 织进行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类管理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 段,视情况缴费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选择理论上有壹定深度,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题目,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主要要求如下:1 、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