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装饰艺术”运动性质的界定研究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展览会”这次展览会旨在推动工业化与装饰艺术的结合,也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集中展示这场运动于20年代和30年代在法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运动开始没落由于“装饰艺术”运动的出现正逢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年代,作为逆时代潮流的一次设计艺术思潮,“装饰艺术”运动很快就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现,“装饰艺术”运动才因此浮出历史的尘面长期以来在艺术理论界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有人认为“装饰艺术”运动是一个流行风格,还有人认为它只是“新艺术”运动的延续那么如何界定这场持续时间久、波及领域广的设计运动的性质呢?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和作品分析认为:“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国际性的、折中主义的、为权贵服务的设计运动一、“装饰艺术”运动性质界定之所以说,“装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风格,而是一场包含范闌相当广泛,装饰动机也非常多元的一场设计运动,就是因为从20年代的色彩鲜艳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风格,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好莱坞风格”的电影院设计,都可以说是属于这场运动的。
它们之间虽有共性,但是个性更加强烈从装饰动机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的装饰动机非常多元,它不像“新艺术”运动那样更多的是继承了欧洲传统的装饰动机而它更多的是借鉴了的其他民族的装饰动机,比如古埃及艺术、原始艺术、古印第安人文化(包括玛雅、阿兹台克、印加文化等);同时,“装饰艺术”运动又像一块海绵吸收着当时流行的姊妹艺术,如芭蕾舞、音乐剧、爵士乐、电影等艺术的营养;从时间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一开始就深受现代文明的熏染,所以说在装饰动机上,它还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如汽车、飞行器等的直接刺激因此,把“装饰艺术”除了要看成是一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流行风格之外,还要把它看做是一场包容性很强的设计运动我们之所以说“装饰艺术”运动是折中主义的,是因为从趋向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与之前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非常相似,但是它对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和传统手工艺是表示反对的,而试图融入到工业化风格中去因此从承认工业化的角度来看,已很难说“装饰艺术”运动是之前所有装饰运动的延续了在试图融入到工业化的同时,“装饰艺术”运动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否定,而强调装饰化,因此它与同期在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也具有很大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看,这场运动发生并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的这段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兴起的时期,也就是说这两场设计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装饰艺术”运动也的确受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很大的影响无论“装饰艺术”运动多么强调装饰的效果,但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主题的选择上,乃至于设计本身的特点上,这两个设计运动都有不少的内在关联以往常常把“装饰艺术”视为与现代主义对立的设计运动来看,但就当下的研究表明,这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美国的工业设计与“装饰艺术”运动,有时简直难以截然划分开来比如美国设计师沃尔特,提格在1936年为柯达公司设计的“班腾”相机,机身平行的银色条带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特色同时,这款相机是最早的便携式相机,相机的基本部件被压缩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外形简单到了极致,为现代35毫米相机提供了一个原型与发展基础所以,对于这件产品,就很[来自www.lw5u.Com]难说它是单纯的“装饰艺术”风格,还是现代主义风格;法国现代主义大师勒·科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设计的家具,也是兼有两种风格这都表明:“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在形式特征上,它们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
所以说“装饰艺术”运动具有折中主义的特色装饰艺术”运动的国际性表现在有不少国家都卷入其中,尤以法国、美国和英国的设计成果最具代表性但是由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装饰动机比较多元,有别于“新艺术”运动强调中世纪的、哥德式的、自然主义的和手工艺的特征,不如“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历史传统联系紧密,所以,除了法美英外“装饰艺术”运动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比较微弱但是这种风格却成为世界流行风格,甚至远在中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都可以找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可见其流行的广度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成为上海建筑的主流风格,一时间上海竖起了国际饭店、百老汇大厦等摩登建筑,给当时中国的建筑界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法国和美国是“装饰艺术”运动成就最为突出的国家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主要集中在奢侈豪华的产品与艺术品设计上,例如家具、陶瓷、金属制品、玻璃器皿、雕塑、绘画、平面、服饰等而当这种风格传人美国后,首先在纽约比较多地应用在高层建筑和豪华室内等大型项目上然后从纽约又逐步波及其他地区,形成了具有美国地方特色的“装饰艺术”风格,其中“好莱坞风格”的电影院设计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较大所以,文章认为“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生发展虽然是同步的,但是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设计立场。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是左倾的、民主的;而“装饰艺术”运动则秉承了欧洲传统的设计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二、对“装饰艺术”运动的认识“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1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影响到建筑、室内、家具、日用品、广告、纺织品和服饰等几乎各个设计领域,是上世纪非常重要的一次设计运动虽然主要是在法国、美国和英国,但是这种风格却成为世界流行风格相比之下,“新艺术”运动虽然也遍及欧美,但是从影响的范围来看,“装饰艺术”运动的辐射力还是非常强的装饰艺术”运动之所以有如此强的辐射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本身的折衷主义性格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陛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在20世纪初现代设计进程中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试图把豪华的、奢侈的、精致的手工艺制作和大众的、简约的、朴素的工业化特征[来自WwW.L]合二为一这场运动发生在现代主义的强势语境下,与现代主义没计运动同时发生,也几乎同时结束,在方方面面都受到现代主义明显的影响换句话说,装饰的观念若要存在,就必须接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因此,“装饰艺术”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天然的折衷主义性格。
也正是这种折衷主义性格,驱使着当时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再也不会重走“新艺术”运动曲线的、非几何形态和手工生产的老路了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由于“装饰艺术”运动主要强调为权贵阶层和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得到发展,而基本被世人所遗忘,只有现代主义成为了真正的世界性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重要资料,从装饰动机,到材料运用,再到表面处理技术,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有许多我们今天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家们对于东方和西方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尝试,更是为日后后现代主义设计家们的创作提供了重要范本因而,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了解和研究,就更具有时代意义了[施 鑫,河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