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童年到成年的创伤与压力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0.66KB
约2页
文档ID:80132555
从童年到成年的创伤与压力_第1页
1/2

从童年到成年的创伤与压力添加到收藏夹Nature Reviews Genetics2013年2月21日Neurogenetics: Trauma and stress, from child to adult在一些人中,童年的创伤——例如身体和性虐待——能够与基因型相互作用,从而在成年后增加患病的风险,例如抑郁症或创伤后紧张症(PTSD),但这种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却依然没有搞清Klengel等人如今发现,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中的一种多态性能够与早期创伤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持久的后生变化,进而增加了此类疾病的风险Brand X糖皮质激素被释放用来响应这种压力,并且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化通常经过反馈减少了糖皮质激素的释放FKBP5形成了一部分负反馈回路,后者能够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因此改变FKBP5的水平能够扰乱压力响应系统,从而导致人体易受疾病,例如PTSD的攻击作者在FKBP5的内含子2中发现了一种多态性那些在这种多态性具有A(风险)等位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成人,比那些具有G(保护)等位基因的人更容易罹患PTSD,但前提是他们在童年遭受过虐待作者着手证明这种效应的分子基础。

他们发现,危险的等位基因与一种核染色质结构的修改有关,并且增加了FKBP5的转录由此导致FKBP5“收紧”了负反馈回路,从而调整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造成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的相对电阻,并增加了对压力的激素响应那么童年的创伤经验如何与这种危险的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呢?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在创伤经验期间被升高——已知能够造成DNA甲基化的变化作者发现,与具有保护性等位基因的人,或携带了危险等位基因但没有童年虐待历史的人相比,FKBP5的内含子7中的CpG位点在携带了危险等位基因且童年具有虐待历史的个体中较少甲基化以上发现的研究结果利用了血样为了验证类似的机制是否也在神经细胞中起作用,作者利用了一种人体海马祖细胞系这些细胞在增殖和分化时被暴露在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下,这导致了FKBP5的内含子7中显著的脱甲基现象甲基化的减少20天来在不含类固醇的培养液中非常稳定,从而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这种后生变化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FKBP5的内含子7中脱甲基的下游影响包括增加FKBP5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抗性以及通过糖皮质激素系统的基因控制表达的后续变化此外,FKBP5甲基化在人体中与右侧海马的体积有关,这说明这些过程同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还会导致结构的变化。

危险等位基因对脱甲基化的敏感性似乎是依赖于时间的在培养液中,充分暴露于地塞米松分化神经细胞对于甲基化并没有影响与此相一致的是,发生在成年期的创伤并没有改变携带有危险等位基因的个体的甲基化这导致了一种假设,具有危险等位基因的儿童有一个敏感期,此时更容易受到持续后生变化的诱导,从而使其在成年后偏向于发生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这些发现为搞清危险等位基因如何与创伤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长期变化带来了曙光对后生变化的更多研究将为搞清童年经历如何在成年后塑造发育提供线索,同时将有助于开发相关的治疗方法Rachel Jones, Senior Editor,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