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46KB
约7页
文档ID:423997913
论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_第1页
1/7

论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残疾学生是指那些在生理或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缺陷的儿童 包括智 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障碍 , 身体病弱, 甚 至罹患多种残疾的儿童我们国家 6 14 岁学龄阶 段的残疾儿童约有 750 万, 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 3%还要多这是 一个特殊的群体 , 生理 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 遇到的困难要远远多于正常孩 子 体育是残疾学生教育的重要内 容, 也是残疾学生教育中最难实施的 一部分 , 在促进残疾学生的 身心健康、 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适应能 力、 体现残疾学生的自身 价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目前 , 我国正处于创建和 谐社会的新时期 , 残疾人发展状况的好坏也是衡量社 会是否和谐 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体育作为残疾人所面临的一个最难 解决的 问题 , 如何提高残疾人的体育水平、如何树立正确体育教育理念 并加以切实地落实 , 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此, 文章试图从多 个角 度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剖析 , 使人们能更 清晰地了解 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意义 , 以期能够唤起更多 的人去关注残疾人 体育教育事业。

一、残疾学生享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 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平等、接受教 育的机会平等和公平 地占有教育资源 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 础工程 , 而教育公平是社 会公平之本 , 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 的延伸和体现 , 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任何人都会承认 , 某个个体尽管身有残疾但他仍是一个人 , 有生 存和发展的权利 , 而能否平等地接受教育是他能否有质量地 生存并得到 发展的前提条件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 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主 要分 为两种形式 , 一种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 一种是在特殊教 育学校接受 专门教育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主要是一 些肢体残疾或者 有一些轻度生理或心理上疾病的儿童 , 虽然普通 学校的残疾学生能和正 常学生一样共享教育资源 , 但是由于在普 通学校里残疾学生的人数很 少 ,残疾情况又各不相同 , 再加上多 数体育教师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 问题缺乏研究 , 班级学生人数 又多,在体育教学中对残疾学生难以照顾周 全 , 因而往往出现忽 略甚至放弃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情况。

特 殊教育学校又称 残疾人学校 , 主要招收盲、聋哑和弱智三类有特殊障 碍、无法在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 近年来 ,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 特殊教 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 在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的需要但是 , 由于我国在残疾人体育场 地器材 研究、制造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 再加上体育师资的 专业性不强 , 不能根据残疾学生的独特的身心特点实施体育教育 这些问题都构成了对 残疾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本应享有的地位平 等、机会均等的制约因素二、残疾学生享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是人权保证的重要内容 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身的本性和尊严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是人之生存所必需的、 基本的并不可剥夺的权利 当今时代人人 享有平等的 教育权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人权保证的重要内容 , 也是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文明程度、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 一残疾学生虽然是人 类社会中的不幸者 , 但是他们也是人类大 家庭中的一员 ,他们也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 所以他们应该和普通 学生一样拥有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特 点的体育教育、 共同享受教 育资源的权利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 , 是建立在尊重与保障人权的 基础之上 , 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和满足的社 会。

现阶段 ,我国 经济发展迅速 , 再加上党和政府比较关心残疾人 这一弱势群体 , 残疾人 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 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残疾人要 面对的主要问题当前 , 如何满足 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已成为残疾人事 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特殊教 育起步较晚 , 再加上中国经济比较落后 ,虽 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但 是与普通学校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 使得体育这一受物 质条件 限制比较大的课程不能得到很好地开展 这种状况是和我们国 家 当前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 , 却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协调 的 , 它直接影响着残疾学生平等权利的行使 , 影响着他们健康体 质的塑造 , 对残疾学生毕业后是否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也影响比 较大如果这种状 况不能得到改善 , 残疾教育事业不能与经济、 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 残疾 学生不能和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地接受教 育、共同分享丰富的教育资源 ,那么, 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会失 去了其真正内涵和意义三、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生理或 心理上的缺陷使残疾学生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程度 的限制,相对于正常人 而言 , 社会的偏见、生活的窘迫以及肢体的 伤残都给残疾人带来了常人 无法想象的生理与心理压力 , 而这些 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宣 泄 , 这对于残疾学生的身心健 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对残疾 学生 的身心健康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接受合理的、 有针对性的 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的体质 , 传授给他们 科学锻炼身体的知 识和方法 , 使他们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意识和 习惯 ,通过体育锻炼能使 其增进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康复、提高 生活适应能力 ,还可以使他们真正享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 克 服自卑心理 , 培养自尊、自信、自强 ,敢于竞争、勇于拼搏、奋发 向上、团结协作等优秀的心理品质 , 这对于 改善残疾学生的人际 关系 ,增强其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作用总之 , 体育可使残疾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感受到 做人的 价值 , 享受到和健全学生同样的权利和乐趣 , 是残疾学生平等参 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与此同时 , 它也是新时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不 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努 力方向四、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我国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 的提高 , 残疾人积极参与 社会各项活动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了满足。

但是 , 不容忽视的 是 , 大多数残疾人仍然生活在孤独、 封闭的小圈子里 , 他们参与社会生 活的状况与正常人相比还存在 很大的差距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 , 有来自社会的 , 有 来自残疾人自身的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 况 , 需要全社会的关 心和支持 , 而残疾人自身观念的改变、能力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 的一名残疾人要想真正融入社会 , 必须拥有和正常人同样的 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 , 而这种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接受教育 提高能力作为 前提由于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缺陷的影响 , 致使大 多数残疾人在受教育 方面处于劣势虽然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 , 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根深以升学率来考核一个学校工作 业绩成果的现象还非常普遍 残疾学生教育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主 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为目 的 , 投入大 , 见效慢 , 又无 法用升学率等硬性尺度来加以衡量 , 这使有 些教育管理部门对于 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支持力度、投入比重都受到很 大影响 , 残疾 学生的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 但是和普通人相比 还是远远落后的 , 特别是像体育这些受场地设施影响较大、对师 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 , 这些课程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展 将直接 影响残疾学生及其成年后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可能 , 这其 实也是社会中 的一种潜在的不公平现象 , 对残疾人权利的行使、 自身的发展都是十分 不利的。

体育是一种精神需求 , 更是一种重 要的媒介 , 它给人们提供了 一个娱乐身心、展示自我、参与社会 交往的广阔平台但是 , 在我国群 众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 残疾人体育锻炼场地的匮乏、 体育教育质 量不高却直接影响着残 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 , 致使残疾人企图通过体育 这个渠道更好地 融入社会的愿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五、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人们端正对残疾人的态度 长期以来 ,在人们的观念中“残”总和“废”相联系 , 残疾 人一直被看成是家 庭和社会的包袱、累赘随着现代社会政治、 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文明 的进步 , 科学地认识残疾现象、正确地 对待和帮助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 , 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社会的范围内依然还 存在着对于残疾群体的 偏见、歧视 , 社会的偏见导致残疾人的健身权利 还没有引起社会 的广泛关注 , 导致残疾群体的健身状况十分的不乐观 , 尤其是对 残疾群体充分参与体育活动更是抱以怀疑的态度 , 加之受到传 统 思想的影响 , 体育在残疾人群体自身的头脑中也没有形成清晰 的、 明确的概念意识 , 认为体育是正常人的游戏这种错误的观念 还很根深蒂对于自身本该享有的体育权利还没有很好地重视 和争取。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许多人对于残疾人接受体育教育还 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 认 为残疾人身体有缺陷不适于参加体育活 动,如果让他们参加体育学习和锻 炼 , 又需要专人提供帮助 , 只会 给别人增加负担和麻烦他们却没有清 醒地认识到 : 残疾人参加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 提高生活适应 能力和自理能力 ,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其家人和社会的负担等平等、参与、共享”是新残疾人观的核心新残疾人观 的主旨 就在于帮助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主流 实现残疾人的 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社会观念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障 碍的全面消除 , 更离不 开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综合能力 的不断增强 , 所以,不断提高全 民对残疾人及残疾人体育教育的 正确认知 , 不断修正残疾人的自我定 位、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活动的思想认识、逐步地提高其应对挫折的 心理素质 , 总之要通 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残疾人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 氛围中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能力参与到包括体育在内 的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去 六、结语和谐社会呼唤和谐体育 , 和谐体育的真义在于使残疾人体 育活动 与健全人的体育活动同行 , 而使残疾学生接受良好的体育 教育是残疾人 体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

目前残疾学生体育 教育状况虽然有很 大改善 , 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与普通学 生的体育教育水平之间还 存在着很大差距 笔者希望能够有越来 越多的人去关注残疾人体育教 育 , 有越来越多的从事残疾人体育 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队伍出现 , 在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残疾人 的体育事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