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儿童保健第一节 营养不良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完成病历 2.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史 3. 相关疾病史〔急慢性感染、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等〕,病情发生开展过程 4. 合并症及治疗经过 【 检 查 】 1. 入院后1小时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格检查外,应注意皮下脂肪减少部位、程度、水肿、精神状态及心肺功能 2. 实验室检查: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作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等相关检查,针对原发病作相关检查及心电图、肝脏超声、X 线检查,有条件者可作血游离氨基酸、血清酶、血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 诊 断 】 1. 根据临床病症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消瘦型、水肿型、混合型〕和程度〔轻、中、重〕 2. 尽力找出原发疾病 3. 寻找可能的合并症 【 治疗原那么 】 1. 迅速纠正严重合并症:如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严重感染等 2. 及时处理各种原发疾病 3. 调整饮食,合理喂养 4. 可选用各种消化酶、蛋白同化类固醇如苯丙酸诺龙;补充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
5. 病情严重、血浆蛋白过低或有严重贫血者,可输全血或血浆 6.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或转上级医院 【 疗效标准 】 1. 治愈:体重增长至相应身高体重标准第三个百分位以上,各项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 好转:体重增长,各项化验指标根本恢复正常,各种并发症好转 3. 未愈:未到达上述指标者 【 出院标准 】 凡到达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张芳蓉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喂养史、疾病史 3. 抽搐发作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喉鸣及意识障碍、有无发热等诱因 4. 治疗经过和治疗反响 【 检 查 】 1. 入院后15分钟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面神经征、腓反射、止血带征 2.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等电解质及碱性磷酸酶 【 诊 断 】 1. 根据发生年龄、无热、手足搐搦、喉痉挛及佝偻病体征而无其它神经系统表现,血清钙低于L可诊断 2. 本病应与其它无热惊厥的疾病如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惊厥、颅内出血等病鉴别。
3. 喉痉挛的患儿应与急性喉炎、先天性喉鸣鉴别 4. 伴有发热者应注意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 治疗原那么 】 首先控制惊厥或喉痉挛,然后或同时予以病因治疗 1. 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抽搐者应立即选用安定或苯巴比妥等药控制惊厥,严重喉痉挛可进行气管插管 2. 补充钙剂选用10%葡萄糖酸钙加等量10%葡萄糖液稀释后进行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注意监测心率,如发生心动过缓,即应减慢注入速度或停止注射 3. 及时应用维生素D制剂 4.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 出院标准 】 临床病症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病情稳定者可以出院〔 张芳蓉 〕第三节 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 病史采集 】 1. 入院 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单纯母乳喂养史、既往疾病史 3. 病情发生、开展过程、有关诱因、并发症及治疗经过 【 检 查 】 1. 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特别注意出血部位、程度、贫血程度和循环状态,疑心颅内出血,应注意意识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及体征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入院后应立即采血送检,颅内出血者根据病情可作腰穿及脑部超声和CT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 诊 断 】 1. 根椐年龄、喂养史、出血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2. 颅内出血病人应注意与颅内感染或其它原因颅内病变进行鉴别,同时应与其他出血性疾病进行鉴别 【 治疗原那么 】 1. 补充维生素k制剂 2. 输新鲜全血 3. 止血药物可选用止血敏、6-氨基乙酸等 4. 处理颅内压增高、感染等并发症,有硬膜下血肿者要酌情穿剌,屡次穿剌无效者再考虑手术治疗 5.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出院标准 】临床病症消失,出血停止,病情稳定者可以出院〔 张芳蓉 〕第二十六章 新生儿疾病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母孕期患病史;多胎、羊水过多;胎盘、脐带异常;分娩异常及用药物均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窒息 3. 缺氧首先出现胎儿胎动增加、胎心增快,如缺氧持续,那么胎心减慢、胎动减少【 检 查 】 1. 体格检查:娩出后在复苏的同时在1分钟内对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响等进行评估 2. 血气分析。
3. 检测窒息缺氧后可引起的多脏器损害:测血糖、血钙、血钾、血钠、心肌酶谱、肾功能、摄胸部X光片、脑B超、脑CT等 【 诊 断 】 孕期及分娩中有缺氧史,出生Apgar1分钟评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假设生后1分钟Apgar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有条件单位可做脐血PH检测以作为Apgar评分的补充【 治 疗 】 对宫内窘迫胎儿进行处理及监护,做好复苏的准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迅速、正确、有效的复苏 1. 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羊水胎粪吸入者必要时予气管插管,行气管内清理,操作在1分钟内完成,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保证供氧有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仍然紫绀及需气管内给药者予气管内插管,频率以40次/分为宜 3. 建立正常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以拇指手掌法为佳,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频率之比为3:1 4. 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辅助复苏: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钠络酮、碳酸氢钠 5. 评价、监护、保温、减少氧耗,有感染可能者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保证营养供应。
〔 文 伟 〕第二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3. 胎龄较大,但有宫内窘迫和出生窒息史,孕母产道流血的婴儿发生该病也较多,男性婴儿较女性婴儿多发 4. 糖尿病母亲婴儿及剖宫产婴儿较多见 5. 多数生后情况尚可,6~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 检 查 】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肺部罗音的出现及特征,呼吸衰竭的表现 2. 有条件的单位可做肺成熟度的检测:羊水卵磷酯与鞘磷酯比值〔L/S〕,羊水磷酯酰甘油〔PG〕测定,羊水泡沫试验 3. 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胸部X光片【 诊 断 】 1. 有上述病史,生后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呼气呻吟,胸部X光片呈现毛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影可诊断 2. 与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湿肺、颅内出血、横膈膜神经损伤鉴别【 治 疗 】 1. 预防性治疗:产前孕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娩后新生儿气管内注入外表活性物质。
2. 保温:环境温度达中性温度,相对湿度达50%~65% 3. 输液: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量 4. 氧疗及辅助呼吸,疑诊病人应及早摄胸部X光片,确诊后根据病情选用CPAP、IPPV 5. 外表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6. 心衰者强心、利尿 7. 纠正酸中毒 8. 防治感染 9. 监护: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用呼吸机治疗的头三天,每天至少摄胸片两张观察病情及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 疗效标准 】无合并症患儿,生后60~72小时病情好转,72小时以后便可撤离呼吸机,如呼吸机治疗时间延长,要考虑气漏、动脉导管开放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文 伟 〕第三节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响低下等一般病症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病症,体温不升或发热。
【 检 查 】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 断 】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 疗 】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应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文 伟 〕第四节 新生儿出血症【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产前用药〔抗惊厥药、抗凝血药、利福平、异烟肼〕史,孕母既往妊娠出血史,家族出血史 3. 患儿多母乳喂养,未用维生素K,有肝胆疾病、感染、缺氧病史。
4. 多数在生后2~3天、迟可达6天发病 5. 由于腹泻、服用抗生素可在1~3个月诱发迟发性出血【 检 查 】 1. 体格检查:出血部位、特点、程度、是否伴有失血性贫血、休克及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局部凝血活酶时间、APts试验【 诊 断 】 1.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局部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小板、出血时间正常可确诊 2. 需与咽下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美克尔憩室、DIC鉴别 【 治 疗 】 1. 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 2. 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