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1:A 公司 2007 年税前会计利润 100 万元,所得税税率 33% ,全年实发工资总额 30 万元, 全年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25 万元,计算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① 纳税调整数=30万一25万=5万② 应纳税所得额=100万+5万=105万③ 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105万X33%=34.65万借:所得税费用 346,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46,500例2:接上例,若A公司2007年税前会计利润1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全年实发工资总 额 30 万元,全年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35 万元,计算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① 应纳税所得额=100万(30万V35万)② 全年应交企业所得税=100万X33%=33万借:所得税费用 33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0,000例3:B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期满无残值, 该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按直线法折旧,2007 年全年实现税前会 计利润 500 万元,所得税税率 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 2007年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x2/5=80万② 2007年直线法折旧=200x/5=40万③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一80万=120万④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一40万=160万⑤ •・•③V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0万一120万=40万⑥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40万=540万⑦ 2007年应交所得税=540万X33%=178.2万⑧ 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X33%=13.2万⑨ 所得税费用=500万X33%=165万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32,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82,000例4:接例3,若B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使用年限5年, 期满无残值,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7 年全年 实现税前会计利润 500 万元,所得税税率 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
① 2007年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0x2/5=80万② 2007年直线法折旧=200x/5=40万③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一40万=160万④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一80万=120万⑤ ••③〉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0万一120万=40万⑥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一40万=460万⑦ 2007年应交所得税=460万X33%=151.8万⑧ 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X33%=13.2万⑨ 所得税费用=500万X33%=165万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18,000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000例 5:甲公司 2006 年 12 月 28 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 原价 200 万元 , 公司预计使用年限 5 年 , 税法预计使用年限10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和税收折旧均采用直线法折旧, 2007 年全年实 现税前会计利润500 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2007 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 万-200 万/ 5 =160 万②2007 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 万-200 万/10=180 万③ •・•①V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万一160万=20万④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 20万=520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520万X33%=171.6万⑥ 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X33%=6.6万⑦ 所得税费用=500万X33%=165万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6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16,000例6:接上例,甲公司2006年12月28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万元,公司预计使用年 限10年,税法预计使用年限5年,期满无残值,该公司和税收折旧均采用直线法折旧, 2007年 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
① 2007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万一200万/10 =180万② 2007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万一200万/ 5 =160万③ •・•①〉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0万一160万=20万④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500万一20万=480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480万X33%=158.4万⑥ 递延所得税负债=20万X33%=6.6万⑦ 所得税费用=500万X33%=165万借:所得税费用 1,6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84,000递延所得税负债 66,000例7:甲公司2007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总计500万元,研究支出200万,开发支出300万(符合资本化条件),税法规定,当年的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可扣除150%,即750万,2007年末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 2007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300万② 2007 年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0③ •・•①〉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一0=300万④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一300万=700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700万X33%=231万⑥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万X33%=99万⑦ 所得税费用=1000万X33%=330万借:所得税费用 3,3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31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 990,000例 8:甲公司 2007 年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价款 600 万元,年末该资产的市价为 650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 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
①2007 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650 万②2007 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600 万③ •・•①〉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万一600万=50万④ 2007 年应纳税所得额=400 万-50 万=350 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350万X33%=115.5万⑥ 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X33%=16.5万⑦ 所得税费用=400万X33%=132万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55,000递延所得税负债165,000(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期间不纳税,出售或处置时确认纳税) 例9:甲公司2007年初取得一项无形资产,实际价款600万元,使用寿命不确定,年末未 减值,年末计税,税收规定可按20年摊销,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 税率 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 2007 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600 万② 2007年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600—600/20=570万③ •・•①〉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一570万=30万④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一30万=370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370万X33%=122.1万⑥ 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X33%=9.9万⑦ 所得税费用=400万X33%=132万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21,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99,000例10:甲公司2007年对某存货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该存货原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对应收 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40万元,该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为1000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 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
① 2007年存货的账面价值=300-20V存货的计税基础=300万.存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0万一300万=20万② 2007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00-40=960万V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1000-1000x5%°=995万.应收账款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95万一960万=35万③ 2007 年应纳税所得额=400 万+20 万+35=455 万④ 2007年应交所得税=455万X33%=150.15万⑤ 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35)x33%=18.15万⑥ 所得税费用=400万X33%=132万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8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1,500(按应收账款余额5%计提的准备可税前扣除,其他减值不扣)例11:甲公司2007 年初将一项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 前已使用6 年,该固定资产的原价5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未减值,2007年末该投 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150 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 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 2007 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50 万② 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500—500x6/10=200万③ •・•①V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一200万=50万④ 2007 年应纳税所得额=400 万+50 万=450 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450万X33%=148.5万⑥ 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X33%=16.5万⑦ 所得税费用=400万X33%=132万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85,000(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期间不纳税,出售或处置时确认纳税)例12:甲公司2007年因销售产品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销售费用) 100万元,同时确认 预计负债,当年实际发生相关支出4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 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全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 理所得税。
① 2007年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② 2007年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40万③ •・•①〉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一40万=60万④ 2007 年应纳税所得额=400 万+60 万=460 万⑤ 2007年应交所得税=460万X33%=151.8万⑥ 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X33%=19.8万⑦ 所得税费用=400万X33%=132万借:所得税费用 1,32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98,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18,000例13:甲公司2007年因政策性原因发生经营亏损1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亏损可在未来 的5个年度内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 用该经营亏损,所得税税率33%,计算并处理所得税① 2007 年应纳税所得额=0② 2007 年应交所得税=0③ 2007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x33%=33万④ 所得税费用=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000贷:所得税费用 330,000(注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之间的差额在入账时不确认递延所 得税资产,它既不影响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例14: A公司2007年1月5日从二级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10万股,每股价格20元,款项以 银行存款付讫,A公司将其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税率为33%,分别以下两种情况 进行所得税的处理①若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18元/股;②若2007年12月31 日该股票市价为 23 元/股① 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