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齐佛像的特点

1810****63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9KB
约3页
文档ID:220915702
北齐佛像的特点_第1页
1/3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北齐佛像的特点 高博 中国历代佛教造像,最喜东魏北齐的,欣赏它北齐是不怎么让人喜欢的一个王朝,历代皇帝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杀人成性,高洋皇帝,不杀人就喝不好酒,听惨叫比听歌舞受用很奇怪的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崇拜佛陀北齐很血腥,虽然比五胡乱华好些,艺术却很发达,这是让人想不到的,可能和帝王的穷奢极欲有关系吧邺城发觉了一座塔基,那塔基就有1500平方米! 北齐的佛像动作单一,但是从不让你感觉枯燥因为他的动感在于它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流线 纵观佛教造像史,一提艺术,所有的人都会说一一唐代的最美事实不然尤不喜那圆鼓的面庞,“唐朝的最美”在此也得不到附庸 佛教艺术的时代性极其明显,100年就会有一种更替,且更替显著也许每个时代就有着每个时代的性格,表现在艺术上或者说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艺术的“意”在里面 北齐佛像的美,不是说它表达的有多么真实,甚至是虚幻而笼统它表达的是一种性格,佛教的性格一一柔和而安静佛教徒应该具备的平和舒缓和处变不惊的威仪 北齐佛像的取胜在于他的线条的柔和美梁思成总结说:北魏的佛像是上小下大,北齐的则是上大下小。

青州的北齐佛像同样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见了北魏、东魏的背屏式高浮雕造像,取而代之的是圆雕单体佛像而且佛像上下呈桶状(或管状),衣服也失去了飘逸之感,紧贴肌体,露出流畅的线条北齐曹仲达所创“曹衣出水”风格,在佛教造像方面颇有影响 北齐时期,菩萨像配饰日渐繁縟,有的全身披挂璎珞,装饰集齐且华美 北魏的佛像可以叫做微笑,东魏和北齐的佛像那叫做含蓄的笑意脸部的微笑变得更加含蓄,北魏的佛像可以称为微笑,东魏和北齐的佛像可谓笑意那种微笑胜似并超过了蒙娜丽莎我更觉得蒙娜丽莎的笑才更像是北魏的那种东魏北齐的呢,有种说不出的深藏着的内涵,无法言说 北齐造像的“意”是什么?为什么那笑意如此的沉静?我不清楚,就像不清楚为什么北齐皇帝都喜爱佛教一样 北齐是半跏思维菩萨造像最鼎盛、繁荣的时期衣褶浅似线,衣服的下端做卷浪纹 北齐佛像头部浑圆,额头较低,眼睛眉毛细长,鼻子与嘴巴丰满 从嘴巴辨识北齐佛像,上唇线起伏较大,嘴角微翘并深陷(不同于北魏的笑),此种可称为含蓄的笑意 北齐绘画名家曹仲达以善画佛像著称,特色于薄衣贴体,人物曲线毕露的“曹衣出水”画风,称为曹家样。

这种风格于北朝后期的佛教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衣褶统一并富有规律,直上直下仍保持前朝的遗风) 造像的衣褶也具有衣纹疏简、浅薄流畅的特点,顺着身躯结构起伏,犹如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一一“出水” 北齐的佛像无论整体还是身体的局部“管形”倾向明显,身躯浑圆,腿部肥大(有些似肿),整体轮廓整一,呈管形 此时佛像多石雕贴金彩绘,时代久远,多留下斑驳的淡雅红色 北齐的佛像动作单一,但是从不让你感觉枯燥因为它的动感在于它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流线 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