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1年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3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1倍,年均递增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倍,年均递增7.6%居民的吃、穿、用、住、行各种消费水平和档次都有了显著提高这一时期,成为我市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时期,总体来说,大部分居民解决了温饱,迈向小康,其中部分居民还过上了富裕生活但也应看到,在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方面是平均主义在国有经济领域、在传统体制内部没有被完全打破;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中的不规范造成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某种程度上,"拉开收入差距"启动了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在收入分配政策中,强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全社会收入的共同提高,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差距的拉大,使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经济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无疑使我市的收入分配格局得到调整,从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收入分配领域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也出现了分配秩序混乱、分配关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收入差距的变化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收入差距呈现出一种全面的、多层次的扩大态势应该说,一些收入差距的扩大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随着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与市场化进程相关、符合市场经济特点和要求的收入分配差距,仍会呈扩大之势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无序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目前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如城乡居民之间收入、消费差距过大,城乡居民内部收入贫富悬殊问题逐步明显,且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合理因素并未减少;由于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不同等因素带来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大量违法违纪收入的存在,使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发不合理;而这些无序的、不合理收入差距的扩大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足够的重视一、居民收入的差异状况(一)总体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极端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体制逐步被“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所代替,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逐步分化的趋势定量测算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标准方法是计算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重基尼系数越大,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定量测算的结果,1999年我市的基尼系数为0.58,大大高于全国0.46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上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提供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表示较为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过大具体到一个地区,判断基尼系数多少为合理,还得看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它的历史演变以及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因此,我市目前的基尼系数已大大超出合理范围,1997年我市的基尼系数是0.56,1999年是0.58,可见我市居民收入的差距是持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可以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看得很清楚,因此,收入分配中不合理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二)城乡差异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差距,90年代前期城乡差距明显反弹,中期略有缩小,但1998年以后,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表1),1999年城乡差距为2.29:1由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指标并不完全可比,而且,前者往往容易被低估(比如,城镇居民享有一些不计作收入的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的福利待遇等),而后者则往往容易被高估(比如,一些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等),因此,如果将两者调整到可比状态则差距会更大。
据粗略测算,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约为3: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则扩大为4:1左右 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年 份1978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倍 数2.641.892.182.012.112.152.162.38年 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倍 数2.692.813.392.752.432.212.062.29 注:(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因1992年以前城镇居民没有可支配收入资料,用"生活费收入"代替计算,趋势大致相同2、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46.8元,相当于农村居民(134元)的2.55倍;20多年来,这种差距虽有波动,但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2),到1999年,城镇居民为5065元,相当于农村居民(1737元)的2.91倍;从1985年到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6.8倍,农村居民仅增长4.5倍;199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仅是城镇居民的46%,占我市人口总量35%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到居民消费总额的68.5%。
表2:城乡居民消费比较 年 份198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倍 数3.372.552.542.603.112.682.913.28年 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倍 数2.924.034.053.612.863.243.032.91 注:以农村居民消费为 1城乡差距的波动和扩大,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和政策成因1978-1985年间二者差距是缩小的,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广大的农村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推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国家多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大力推进以乡镇企业为支柱的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迅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而此时,城市改革尚未全面开始,城镇居民收入仍然处于常规增长状态,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成为必然1985年以后,改革在城市逐步展开,收入分配制度随之更新,加上城镇具有比农村优越的就业环境和受教育条件,更容易得到致富信息和机会,所以,城镇居民很快再次拉开了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三)阶层差异这里所讲的“阶层”主要是指按收入水平划分的不同组别的家庭户,即所谓的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等。
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扩大1999年,最高收入户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2907元,是最低收入户2569元的5倍,绝对差额为10338元,比1985年的822元增加了9516元;最高收入户与困难户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866元扩大为1999年的10723元,二者收入差距倍数从3.2倍提升至5.9倍(表3) 表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最高收入户/最低收入户(倍)最高收入户/困难户(倍)最高收入户-最低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困难户19852.93.282286619902.93.21694177419954.85.87266758619963.74.26632692519974.14.98094853819984.14.88283865719995.05.91033810723 2、 国家城调总队1999年的一项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调查表明:高收入层和贫困层在城镇家庭逐步形成,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42.4%,20%的低收入户占总收入的6.5%,其中最贫穷的10%的家庭仅占全部收入的2.2%高收入层主要集中在影视演员、作家和运动员、部分个体和私营企业主、中外合资企业中的中高级雇员、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房地产部门的开发商与经理、部分企业承包者和技术入股者、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领先者、著名专家和律师等,这些人不到总人群的1%,家庭年总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
贫困层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早退休或內定退休人员、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3、农村居民家庭差距扩大1999年,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是最低收入组的5.8倍,而1985年,最高收入水平是最低收入水平的3.7倍 (四)行业间差距扩大与行业内部的平均主义并存1、行业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从职工工资水平看,行业间工资水平的差距呈扩大趋势,1985年,工资最高的行业是建筑业,为1373元,是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的1.8倍1998年,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保险业,达11341元,是最低行业采掘业4624元的2.45倍,最低行业与最高行业的绝对差距由1985年的612元扩大为6717元(表4) 表4:职工行业平均工资差异情况 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1999年收入最高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元)137323457371 1134111411收入最低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元)76113424073 4624 6076高低之比(倍)1.81.751.81 2.45 1.88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绝对差(元)612100330506717 5335 2、行业内部平均主义依然比较严重。
首先,从行业内部不同文化程度的职工工资看,工资报酬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相关程度不高,未能体现“高知高资”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97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仅分别相当于中专、高中和小学毕业生平均工资的1.26、1.33和1.51倍(表5),工改以来变化不大其次,从行业内部不同级别的职工工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前行政22个级别,工资最高500多元,最低仅20多元,行政一级工资相当于22级的20多倍,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工资调整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组成的结构工资,行业内部工资差别大大缩小1990年公务员制度改革后,行政22级调整为15级,经过几次调整后,行政最高级别国家主席工资为1380-1755元,而我市最高级别地、市级工资为800-1215元,行政15级办事员工资为315-480元,二者差距为485-735元,二者之比为2.5倍,行业内部工资差别不大,平均主义倾向依然比较严重 表5:各行业内部不同文化程度分组的职工工资情况比较行 业大学本科平均工资(元)初中平均工资(元)小学平均工资(元)大学/中专(倍)大学/高中(倍)大学/小学(倍)农林牧渔业8406682063321.151.211.33采掘业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