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0KB
约5页
文档ID:258059013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_第1页
1/5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   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起于分别,终于相约,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慨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消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谢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

西楼望月”,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照顾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1.本诗首联用了怎样的手法?请赏析“已”字的妙处5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详细说明6分)   1.首联用了今昔比照的手法2分)“已”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3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1.有人说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对其颇为推崇赞美但有人认为这种评论并不切实请结合详细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分)(1)这种评论不切实,或前两句不属于情景交融观点明确1分)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伤感。

讲解诗句2分)这两句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反衬),景美而情不欢辨析2分)因此不属于情景交融2)这两句属于情景交融观点明确1分)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是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伤感讲解诗句2分)这两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春光烂漫中引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思绪2分)(两种观点均可,学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6分)(1)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1分) “世事茫茫”“难自料”是指国家的前途难以预料(背景),也包含个人的前途渺茫1分)他到任一年,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孤独寂寞,难以入眠,纵使美景也黯然无光1分)(2)颈联写自己的思想矛盾1分)因为多病使他想辞官归隐;但他看到百姓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又不能一走了事作者处于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2分)   韦应物这首诗表达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那么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   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颈联详细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谢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

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