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地理上期中复习提纲练习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6.50KB
约3页
文档ID:477428660
七年级地理上期中复习提纲练习_第1页
1/3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图与地球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图种类: ① 自然地图 ② 社会经济地图 ①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见下图) 学 ② 有 指向标 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箭头左方为西,右方为东会 方向 ③ 有 经纬网 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第 二 节 我 们 怎 样 学 地 理看 ④ 无指向标与经纬网 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 ⑤ 室外看地图,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后与实际方向一致图 地 含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 图 数字式(用分式表示,分子要为1)三 比例尺 表示方法 文字式 要 线段式素 大小比较:将比例尺换成 分式 后进行分式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选择:图幅一样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图例与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 文字说明 或标明山高、水深的 数字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概念:依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分别为北极和南极,它们各表示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 纬线经线概念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形状圆(除两极)半圆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相等作用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和经线第 一 节 认 识 地 球 地 球 仪纬度经度起 点赤道(00)本初子午线(00)划 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0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如:200N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如:700S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如:1700E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如:500W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0W和1600E为界:200W — 00 — 1600E为东半球1600E —1800 — 200W为西半球(经度< 200的在东半球,经度>1600的在西半球,200 <经度<1600的则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备 注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 00-300中纬300-600 高纬600-900纬度和经度经纬网 作 用:确定地表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用 途:军事、航海、航空、气象观测等多方面第 二 节 世 界 的 海 陆 分 布 海洋与陆地 ① 海陆分布状况: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② 任何半球:海洋 > 陆地① 几个概念 大陆 - 面积广大的陆地 半岛 -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七 大 洲岛屿 -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 - 大陆和附近岛屿的合称 ② 名称:(按面积大小)亚洲、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③ 亚欧之间:乌拉尔山 - 乌拉尔河 - 大高加索山 - 土尔其海峡 分界线 欧非之间:直布罗陀海峡 亚非之间: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巴拿马运河④ 位置:各洲的半球位置、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大洲与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四大洋 名称:(按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各自特点见书)位置:大洋之间、大洋与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地形高度的两种表示法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划分:陆地形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平原地面起伏小(平坦)海拔低,多<200米,(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峻山地地面崎岖不平海拔较高,多>500米,坡陡谷深丘陵海拔较低,坡缓,相对高度多<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地形第 三 节 世 界 的 地 形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为主)山地 西岸:太平洋西部的弧形岛屿山体主要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地形区 盆地:刚果盆地 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200米(最重要)海底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剧增地形 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洋盆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略)学看等高线地形图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和 陡崖(掌握地形图)等高线图的运用:如爬山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地表形态的变化 ① 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如:海陆变迁(实例)第 四 节 海 陆 变 迁 ② 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大陆漂移假说:20 纪初 德国 魏格纳①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板 块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 太平洋板块 几乎构 造 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学 说 ② 六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③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火山与地震: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 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2、荷兰风车的作用是 ( )A、灌溉 B、排水 C、磨面 D、发电3、下列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A、地形图 B、交通图 C、工业图 D、人口分布图4、麦哲伦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5、地图的三要素是 ( )A、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B、图名、比例尺、注记C、图名、比例尺、方向 D、图名、方向、图例与注记6、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7、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1000 B、1:10000 C、 0____1 千米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9、图中所示图例与注记不符合的是 ( )A、▲山峰 B、 公路 C、洲界 D、等高线10、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11、在地图上,经线指示的方向是A、东西 B、南北 C、东北 D、西北 ( )12、下列纬度范围中,表示低纬度的是 ( )A、0°~30° B、30°~60° C、60°~90° D、40°~60°13、与160°E经线相对,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A、0° B、20°W C、160°W D、180°14、某点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

该点是( )A、20°W、0° B、180°、0° C、160°E、0° D、0°、0°15、北回归线的度数是 ( )A、66.5°N B、23.5°N C、23.5°S D、66.5°S16、白令海峡是 ( )A、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B、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7、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18、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山地1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亚马孙平原20、海洋中深度最深的部位是 ( )A、大陆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