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理解: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⑵能力方面:通过对比正确价值观和错误价值观的区别,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正确价值观两个内涵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第二个内涵逐步具体化的分析,进一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⑶觉悟方面:提高“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自觉性,能自觉以先进的基本路线作为现阶段衡量价值观的标准,提高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认识;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它是同时衡量现阶段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也就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正确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第二点,即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教学难点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什么?3.意识的正确与否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复习旧的知识,并通过逻辑推理引出本课的所学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由于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人们的利益需要不同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标准也不同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呢?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请大家思考回答: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此处教师可启发学生把对唯物论中“正确的意识”的认识迁移到对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的理解上来)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那么,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就是正确的价值观1、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为什么说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呢?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就离不开人对事物的认识,所谓积极意义是指事物的属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对人的积极意义,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就必须认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才有可能进一步确定它是否对人有积极意义同学们都吃过西红柿吧,西红柿的正式名称叫番茄,我国古书上称为蕃柿,它原产于秘鲁,16世纪首先传到意大利,17世纪由葡萄牙传教士带到我国,早期的西红柿一直作为观赏种植栽培,随着人们对西红柿属性的进一步认识,发现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做水果。
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仅含有钙、铁、磷、疏、钾、钠、镁等矿物盐类,对血液的新陈代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生吃、凉拌、烧炒、做饺子、做汤,它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可加工成饮料、罐头、果酱、果脯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根据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此处可以由教师陈述变成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随着人们对西红柿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生长规律(发育周期、环境条件、栽培、采收、贮藏以及病虫防治)认识的不断加深,其价值则越来越大这表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于人们对于事物规律性的科学分析上古往今来,许多人曾设计过永动机,希望机器一开,不需再增加任何能量就永不停息地运转下去,英国科学家焦耳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追求永动机的历史,但最终失败了请同学思考回答:这种设计为什么失败?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幻想一种不增加任何能量让水动机永远转下去,违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不能成功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事物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科学、合理的而离开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性,单凭良好愿望去评价事物,确定价值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历史道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据这个标准,才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正确的价值选择既然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评价事物的价值就不能离开对人的需求和利益的认识,如何来确定人的需求,正确的价值观的第二个标准就是,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2.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入的需求,要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必须对人的需求和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一个难题,需要大家来分析研究人的需求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需求干差万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需求,而面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评价,这个人说它有积极意义,那个人说它没有积极意义,这个集团和那个集团对它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评价也不相同面对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怎么办?(此处请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唯一的选择:大家都必须撇开自己的利益,找出最高的共同的利益作为判断事物是否有积极意义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最高标准。
即:人类的根本利益1)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因为,人类的根本利益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国际组织召开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各国承担特定的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再造秀美山川列入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黄牌,本来是足球裁判手中的权利,然而,1998年中国长江洪水泛滥,却给我们亮出了一张“黄牌”,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考森林植被的减少是造成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森林植被是生态的中心,它涵养山源、保持水土、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是任何其它物质都不可替代的,然而,我国长江流域的植被则丧失了85%围湖造田是长江洪灾又一重要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放吃饭问题的艰巨性迫使农民大搞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大大缩小,从而减少了库容量,降低了湖泊的调洪能力,仅湖北省的调洪能力比50年代减少了2/3森林植被的减少,湖泊面积的缩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蚀,过去十年不遇的洪水,80年代几乎每年一次,长江的水患是大自然向人类出示的“黄牌”,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愤怒。
面对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应当痛定思痛当今世界,一些人、一些国家为了狭隘的私利,不顾人类利益,过量开采自然资源,向海洋倾倒核废料,将珍稀动物作为桌上佳肴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这一切从反面告诉我们,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2) 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具体标准是能否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根本利益似乎很抽象,很难把握,这需要将它具体化讲价值观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应从中国国情出发,这个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请同学们画书第50页第3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引导我国人民胜利渡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向更高目标前进,这条基本路线,不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利益,也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因此它同时成为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那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一个人的工作,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怎样做才有价值呢?那就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3)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安徽风阳县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二十年前,这里偏僻、闭塞、贫困,全村20户住草房,房门是高梁秸捆扎而成的,房间空荡,来人吃饭要借碗,两根树枝当筷子。
穷则思变,1978年1,18位村民在干部召集下,在一张“契约”下按手印或盖章契约上写明,“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户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1979年,土地承包后的第一年,收获粮食6.6万公斤,比1978年增加6倍,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粮食的小岗村,第一次交足了公粮,人均从22元增至到400元,1997年人均2500元,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把种植业、养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销售业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改变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开拓市场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状况,他把干家万户同国内外大市场连结起来了小岗村人从“大包干”到“大接轨”的转变和探索,有力推动了广大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价值观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因而是正确的综上所述,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具体的价值选择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正确的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对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加以总结和概括:(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评价一个价值观是否正确,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要看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二要看是否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这里所说的“两符合”就是正确的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两符合缺一不可,否则就是错误的价值观作为中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青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用4年时间走完了一般大学生要花十年时间才能走完的从初中到大学的毕业之路,在国外为学习国家所急需的专业他同时读两个系的研究生,在博士论文的扉页上他用中英文深情地写上“本论文献给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到祖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将所学专业知识献给祖国,有了这种坚定的报效祖国的爱国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他的价值选择就是成功的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和完善自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应试教育观和素质教育观前者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面向尖子生,忽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单纯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这种教育观显然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的错误的价值观当今世界开始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准是素质、教育、机制、管理,知识经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