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域经济政策第七章 区域经济政策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类型、特点和起源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类型、特点和起源(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措施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主体的经济行为,诱导和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二)区域经济政策分类(二)区域经济政策分类 1.1.按工具属性分类按工具属性分类 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布局政策、区域 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布局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补偿政策、区域资源和环境综投资政策、区域补偿政策、区域资源和环境综合开发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相互联系、补充,合开发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相互联系、补充,构成了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构成了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2.2.按工具性质分类按工具性质分类 奖励政策、限制政策 奖励政策、限制政策3.3.按作用对象分按作用对象分 落后区域政策、萧条区域政策、膨胀区 落后区域政策、萧条区域政策、膨胀区域政策;粮食主产区、生态保护区、流域区、域政策;粮食主产区、生态保护区、流域区、能矿资源富集区域能矿资源富集区域4.4.按作用层次分按作用层次分 宏观区域政策、微观区域政策 宏观区域政策、微观区域政策5.5.按作用功能分按作用功能分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关系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政策政策(三)区域经济政策特点(三)区域经济政策特点 1.1.差异性差异性 2.2.局限性局限性 3.3.综合性综合性 4.4.协调性协调性 5.5.阶段性阶段性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起源(四)区域经济政策的起源经济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政治原因政治原因环境原因环境原因战略原因战略原因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界定(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界定 1.1.区域经济政策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的总目标 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经济效率目标,就在是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 经济效率目标,就在是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实力 社会公平目标,就是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 社会公平目标,就是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度整个社会的和谐度2.区域经济政策的子目标:区域经济政策的子目标: 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可分为:实现国家经济战略布可分为:实现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培植新经济增长核心区、促进欠发达区域局、培植新经济增长核心区、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振兴衰退区域、推动新经济增长核经济发展、振兴衰退区域、推动新经济增长核心区、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振兴衰退、心区、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振兴衰退、推动要素区际流动、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推动要素区际流动、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 社会目标社会目标:改善欠发达区域的文教和卫生:改善欠发达区域的文教和卫生状况、提高欠发达区域的社会发展水平、控制状况、提高欠发达区域的社会发展水平、控制区域间社会水平差异;区域间社会水平差异; 环境目标: 环境目标:引导和规范资源的开发活动、引导和规范资源的开发活动、促进环境保护、协调区域之间的资源合作开发促进环境保护、协调区域之间的资源合作开发及环境治理和保护等;及环境治理和保护等; 技术目标: 技术目标:提高技术水平、形成创新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形成创新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核心技术能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等力等 政治目标: 政治目标:从战略角度实现生产力布局、通从战略角度实现生产力布局、通过发展民族区域经济以促进民族交往和团结、通过发展民族区域经济以促进民族交往和团结、通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推进和维持国家政治一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推进和维持国家政治一体化等。
体化等(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冲突(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冲突 1.1.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 原则上是统一的,但实际中很多情况下是 原则上是统一的,但实际中很多情况下是对立的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目标离谁先谁后,对立的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目标离谁先谁后,两者如何结合、兼顾,是制订区域经济政策遇两者如何结合、兼顾,是制订区域经济政策遇到的首要问题到的首要问题 2.2.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 区域政策产生的起源是通过政府的 区域政策产生的起源是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干预市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决力量来干预市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决定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关系定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关系 干预不力与干预过度 干预不力与干预过度 3.3.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 ““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与与““非目标区域非目标区域””涉及到区涉及到区域政策的利益主体问题区域系统的开放性使域政策的利益主体问题区域系统的开放性使区域政策带有强烈的外部效应不同利益主体区域政策带有强烈的外部效应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区域之间的利益关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涉及区域分工与国家投资政策倾斜等领系主要涉及区域分工与国家投资政策倾斜等领域。
域4.4.目标领域与非目标领域目标领域与非目标领域 ““目标领域目标领域””与与““非目标领域非目标领域””之之间的矛盾关系主要指区域政策与其它专间的矛盾关系主要指区域政策与其它专项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套情况,它将影项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套情况,它将影响到区域政策的执行力度响到区域政策的执行力度 (三)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三)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 1.1.根据具体的区域问题类型进行选择根据具体的区域问题类型进行选择 2.2.根据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选择根据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选择 3.3.根据当前的区际差异程度进行选择根据当前的区际差异程度进行选择 4.4.根据未来的经济发展预测进行选择根据未来的经济发展预测进行选择 三、区域经济政策战略三、区域经济政策战略 区域经济政策战略是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目 区域经济政策战略是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所必须选择或者遵循的一些基本路径根据标所必须选择或者遵循的一些基本路径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战略,然后才能开始选择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战略,然后才能开始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与之相匹配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一)是救济还是开发 (一)是救济还是开发 (二)是根据困难程度投资还是根据发展潜 (二)是根据困难程度投资还是根据发展潜力投资力投资 (三)是 (三)是““地区繁荣地区繁荣””还是还是““人的富裕人的富裕””(四)资金是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四)资金是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 (五)增长中心是少而大还是多而小 (五)增长中心是少而大还是多而小 (六)是迁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就劳动力 (六)是迁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就劳动力兴办产业兴办产业 (七)是充分就业还是结构优化 (七)是充分就业还是结构优化 (八)是优惠发达地区还是优惠不发达地区 (八)是优惠发达地区还是优惠不发达地区 (九)是分散污染产业还是集中污染产业 (九)是分散污染产业还是集中污染产业 (十)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市 (十)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市 (十一)是竞争性增长还是共同性增长 (十一)是竞争性增长还是共同性增长四、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四、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 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手段,也称之为政策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手段,也称之为政策工具。
其作用机理是,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策工具其作用机理是,针对区域经济问题,采取有区域性差别的措施,对经济活动主体采取有区域性差别的措施,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进行诱导、限制、规范和鼓励等,使的行为进行诱导、限制、规范和鼓励等,使其按政策所设定的方向进行其按政策所设定的方向进行 (一)区域产业政策(一)区域产业政策(二)区域布局政策手段(二)区域布局政策手段 十三个能源基地、十三个粮食主产区 十三个能源基地、十三个粮食主产区1313个大型煤炭基地神东、晋北、晋东、蒙东个大型煤炭基地神东、晋北、晋东、蒙东( (东北东北) )、云贵、河南、鲁西、晋中、两淮、、云贵、河南、鲁西、晋中、两淮、黄陇(华亭)、冀中、宁东、陕北基地黄陇(华亭)、冀中、宁东、陕北基地 蒙东(东北)基地蒙东(东北)基地:蒙东地区煤炭探明储量306.7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冀中基地冀中基地:包括开滦、峰峰和蔚县矿区,探明煤炭储量150亿吨左右鲁西基地鲁西基地:包括兖州、枣滕、济北和巨野矿区,探明煤炭储量160亿吨两淮基地两淮基地:包括淮南、淮北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近300亿吨河南基地河南基地:包括平顶山矿区和义马、郑州、鹤壁、焦作、登封等矿区,探明煤炭储量达200亿吨云贵基地云贵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95.35亿吨黄黄陇陇((华华亭亭))基基地地:已探明煤炭储量近150亿吨陕北基地陕北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301亿吨宁东基地宁东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近273亿吨神东基地神东基地:主要包括神东矿区,是中国目前已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田,已探明储量2236亿吨整整个个山山西西省省被被划划分分为为晋晋北北、、晋晋中中和和晋晋东东三三个个基基地地:已探明探明储量2725亿吨 (三)区域性差别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 (三)区域性差别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手段手段 财政拨款: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转移资金, 财政拨款: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转移资金,对政府(转移支付)、对企业(设备补贴)、对对政府(转移支付)、对企业(设备补贴)、对个人(艰苦地区补贴)。
个人(艰苦地区补贴) 税收:降低税率、一定时期内免征、加速折 税收:降低税率、一定时期内免征、加速折旧旧 优惠贷款:政府向布局于或迁移到落后地区 优惠贷款:政府向布局于或迁移到落后地区的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的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 (四)区域性差别的对外开放政策手段(四)区域性差别的对外开放政策手段 确定各个区域的开放先后秩序,在 确定各个区域的开放先后秩序,在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规模、行业和对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规模、行业和对外贸易的权限、贸易配额及创办贸易自外贸易的权限、贸易配额及创办贸易自由区等方面,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由区等方面,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五)区域性差别的经济改革政策手段(五)区域性差别的经济改革政策手段 先在某些区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 先在某些区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再逐步向其他区域推广的渐进式区域然后再逐步向其他区域推广的渐进式区域推进的改革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区推进的改革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区域因率先进行改革而使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域因率先进行改革而使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快速释放,快速释放, (六)国家直接投资的区域分配(六)国家直接投资的区域分配 一是国家将所掌握的资金依据全国发 一是国家将所掌握的资金依据全国发展的总体要求,直接投放到不同区域,用展的总体要求,直接投放到不同区域,用于建设大型的或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大型于建设大型的或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大型的企业和生产基地。
的企业和生产基地 二是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区域之间的分 二是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区域之间的分配影响到社会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配影响到社会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 (七)劳动力和企业的区域迁移政策(七)劳动力和企业的区域迁移政策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过密过密”与与“过疏过疏”问题,国家制定关于劳动力和企业的区问题,国家制定关于劳动力和企业的区域迁移政策,引导它们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域迁移政策,引导它们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对劳动力继续流向发达地区在数量上进行限制;对劳动力继续流向发达地区在数量上进行限制;对在发达区域建的企业从规模、技术水平等方对在发达区域建的企业从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采取许可证制度;提高发达区域的社会成本面采取许可证制度;提高发达区域的社会成本等这些措施一般都要对迁向欠发达区域的劳等这些措施一般都要对迁向欠发达区域的劳动力和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贷款动力和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八)改善投资环境(八)改善投资环境 对问题区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 对问题区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交通条件、治理和保护环境等措善对外交通条件、治理和保护环境等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条施,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投资者提供各种方便,降低其投件,为投资者提供各种方便,降低其投资成本。
资成本 (九)设立区域开发机构和开发基金(九)设立区域开发机构和开发基金 区域经济政策的执行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区域 区域经济政策的执行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区域,一般要设立专门组织,代表政府来协调各部门和地区,一般要设立专门组织,代表政府来协调各部门和地区采取统一行动,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采取统一行动,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 法国的国土整治国家委员会 法国的国土整治国家委员会 美国的经济开发署 美国的经济开发署 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阿巴拉契亚委员会 阿巴拉契亚委员会 同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常设立专门的区域开发 同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常设立专门的区域开发银行、开发基金,负责为开发区域或重大开发项目筹集银行、开发基金,负责为开发区域或重大开发项目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管理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管理(十)立法手段十)立法手段 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政策的权威性、达到预 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政策的权威性、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通过立法期的政策目标,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通过立法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令。
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令 如美国的 如美国的《《地区再开发法地区再开发法》》、、《《阿巴拉契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亚区域开发法》》、原联邦德国的、原联邦德国的《《边境地区开边境地区开发法发法》》等立法使区域经济政策不仅具有行政等立法使区域经济政策不仅具有行政效应,还具有法律地位,大大提高其权威性,效应,还具有法律地位,大大提高其权威性,有利于更好地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调控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