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东西方君主专制的比较分析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47KB
约9页
文档ID:460873332
2021东西方君主专制的比较分析_第1页
1/9

东西方君主专制的比较分析东西方君主专制的比较分析姓名:聂青学号:070303104班级:07行政1班东西方君主专制的比较分析[摘要]:由于受到既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和现实体制差异的影响,东西方君主专制政治呈现出不同的生存与发展形式从人类历史上看,东西方传统君主专制政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专制程度、政府结构——功能、政府官员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并在各自内外环境变化的巨大推动下,逐步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着从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转型[关键词]:君主专制比较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专制程度政府结构——功能政府官员制度政治文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支配下,小生产方式的分散性与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对传统君主专制政治的影响十分深远然而,由于受到既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和现实体制的差异的影响,东西方君主专制政治呈现出不同的生存与发展形式,这又反过来影响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和现实体制的变化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比较众所周知,封建政权,尤其是封建专制君主政治的主导性经济基础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社会基础是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然而,东西方封建专制君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历史性差异,直接影响到其政治形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古代中国等东方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主制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但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消长过程看,总体上却有利于地主制经济除上述两种自然经济形态外,古代中国虽然也存在着封建商品经济,但由于专制王权对商品经济实行重农抑商的压制政策,在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时期里,占主导地位的必然是地主制经济这导致了中国的封建商品经济完全依附于封建王权和地主制经济,封建王朝政府不仅随意征用商品及商人财富,而且对工商业发展采取严格的管制,甚至限制政策,封建手工业制度等更是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外有学者认为,“中华帝国的官僚机构尽管精致繁复,但她从未确立过几项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政策”①原因在于,封建专制王权害怕工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冲击甚至瓦解以地主制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为主要形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制君主政治存在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国的城市商品经济无法取得相对独立的自治地位,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相对独立和自治地位的中国市民社会(阶级)与之相对,除封建地主制经济和贵族地主阶级外,西欧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还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城市商品经济及其之上的市民社会(阶级)。

自九、十世纪西欧城市复兴以后,城市工商业经济在封建农奴制经济之外逐渐兴盛到十二三世纪,西欧出现了第一批“自治城市”,“它们有自己的经济、财政、税收、政府、法律、法庭、独立发行货币,对外有宣战权等等,只是集体向领主购买特许状而已”②十五六世纪西欧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产生之后,国王在与教权和世俗大贵族的斗争中需要城市和市民的支持,于是,国王采取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相对独立自治的经济政治措施,而城市商品经济和市民阶级积极向国王纳税交赋,甚至出兵帮助国王与大贵族们战斗这样,在西欧君主专制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前期,城市商品经济和市民阶级成为君主专制政治的重要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一东方君主专制政治对城市商品经济的压抑和排斥,使具有相对独立自治地位的市民社会难以自发生长,因而中国传统社会内部难以形成一股强有力的近代政治民主化力量相反,在中世纪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基础上,西欧市民社会的成长造就了近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主要社会推动力量二、专制程度的比较同样是君主专制政治,但东西方的“专制”程度是很不相同的,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东西方政治基因的差异在东方,无论是埃及、巴比伦,还是印度和中国,甚至后来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很早就实行了严格的君主专制政治,国王或皇帝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宗教等权力于一身的绝对专制君主。

与之相反,自古希腊开始直至近代,西方传统政治形态中始终包含着“民主”的基因早在公元前6世纪.大多数希腊城邦已成为实行贵族内部民主的共和国,具有“公民权”的“公民”用直接民主制的办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当然,古希腊的民主只限于“公民”内部,不是“公民”的其他人不享有民主权利继古希腊之后,古罗马在其前期实行贵族共和制与古希腊相似,罗马共和国有人民大会或公民大会,即平民大会、部落会议、百人团会议等“民主”形式古希腊、罗马的“公民”与“公民制度”为现代代议民主政治提供了“民主政治”的主体意识和参政机制(那时是直接民主制为主,后来因民族国家的扩大,只能以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为主),各种民主形式显然为西方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转型,提供了政治理念和体制上的便利条件三、政府结构——功能的比较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东方与西方君主专制政治下政府的结构——功能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影响着东西方君主专制体制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而且影响着东西方政府形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能力自秦朝统一后,中国的封建王朝就有了比较系统庞大的政府机构和官员队伍,除庞大的职业官僚队伍外,还保有庞大的常备军与东方国家相反,西方国家君主专制政治时期的政府结构比较简单,功能也有限。

在西方封建前期,所谓王朝实际上只是国王领地的管理机构,层级很少,人数有限,且无常备军即使到15、16世纪专制王权加强后,西欧各国的政府机构还是很简单的对地方,国王每省只派一个私人代表—一总督负责地方上的军队,地方事务基本上还是由地方领主和城市政府自己管历史地看,东西方国家政府结构——功能上的差异,对其实现从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的转变即政治现代化有着不同的影响在西方国家,十五六世纪政府结构一—功能的分化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等级会议的完善等因素的结合,促进了十五、十六、十七世纪西方国家传统君主专制政治的形成并逐步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转变而在东方国家,虽然较早就具备了较为分化的政府结构一—功能,但正像前面所分析的,在经济和社会基础及政治基因的“合力”制约下,庞大的政府组织结构与复杂的政府功能只会有利于强化传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利于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生长四、政府官员制度的比较如果将东西方君主专制政治下的政府官员制度(吏制)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东方是典型的官僚政治.而西方则是标准的贵族政治东方国家的官僚政治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从社会各阶级、阶层中选拔部分官员的制度。

在中国,自秦之后就不只在贵族阶级中选拔官员而是面向社会各阶级、阶层选拔部分政治精英西方是标准的贵族政治官员的选拔任用基本上是全封闭的,即只有具有贵族身份和血统才有资格出任政府官员,政府从非贵族的平民中任用官员的情况极为罕见在中央政府各种机构中,贵族占有绝大多数职务,国王的重臣和主要幕僚由大贵族出任,而地方官员主要由当地贵族出任,国王对地方的控制是有限的东方的专制政治与官僚政治互为稳定、相互支撑官员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形成的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政治的特定的官僚政治,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转型而西方贵族政治的某种权力分散性或一定程度的分权性又为打破君主专制政治的集权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政治文化的比较在传统君主专制政治下,东西方政治文化均以臣民文化为主体但二者有差别:东方政治文化几乎是清一色的“臣民文化”,而西方政治文化中始终蕴含着“公民文化”在东方,绝对王权是封建统制的政治理念所有臣民均绝对忠诚于国家或皇帝,没有平等独立的人格,形成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下“忠君”的政治文化在西方,自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均有“公民”与“臣民”之分臣民”对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绝对服从,而公民之问是一种互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公民”是拥有全权的居民,特别是拥有全部政治权利与义务(主要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居民公民”之间是一种自由与平等的政治、法律和人格关系臣民”与“公民”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前一种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观念而在后一种政治文化里始终有“人权”观念,即公民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对方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自由和权利,这是后来西方代议民主政治下自由、平等政治理念的“古代中世纪式”的表达东方国家单一的“臣民”政治文化而无“公民”政治文化,使现代“公民政治”的生长缺乏本土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的支持臣民”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文化的并存,为现代“公民政治”的产生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支撑条件,本土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注释:①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79,第107页.②[苏联]科斯敏斯基等.中世纪史(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99页.[参考文献]: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79.3、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M].南京:学林出版社,1996.4、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M].南京:学林出版社,1997.5、[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