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苗种工厂化繁育技术探究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黄排、火烧鯛 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 和附属的湖泊以及闽江水系中该鱼体型奇特、花纹鲜艳, 尤其幼鱼体型别致,色彩绚丽,被誉为“一帆风顺”,享有 “亚洲美人鱼”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随 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胭脂鱼种群数量明显减少,被列为国家 II类重点保护动物胭脂鱼具有肉味鲜美、个体大、食性广、 适应环境能力强、性温和、抗病能力强等经济性状,经省级 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其人工繁殖子2代以后,可开发利用, 是池塘、湖泊、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 价值和市场前景为此,笔者从2009年开始,利用胭脂鱼 苗种繁育智能控温及水处理设施对胭脂鱼进行全人工大批 量繁殖与苗种培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功,2009—2011年共 繁殖鱼苗2 607万尾、培育鱼种1 879万尾,这对胭脂鱼资 源的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概况供试鱼种:基地亲本来源于长江水系,2000年经湖北省 水产主管部门批准,采取资源补偿的方式,从长江武汉段捞 捕胭脂鱼1〜5龄原种500尾,用于培育人工繁殖用亲鱼。
试验设在武汉长江美人鱼科技有限公司蔡甸区基地内1.2池塘选择与亲鱼培育1.2. 1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在试验基地内,共2 口,总 面积为2 hm2,每口鱼池面积为1 hm2,平均水深2.2 m水 源取自本地源水,水质良好,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池境宽2 m, 鱼池形状为长方形,底质为壤土,进排水方便,各配有增氧 机1台1.2.2亲鱼培育培育期间,每年冬季用生石灰和漂白 粉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对亲本进行选育亲鱼下池前,用 NaCl短时浸浴,放养1.5t/hm2左右的亲本,同时搭配大规 格鯉、鳍鱼种1 200尾/hm2左右,总放养量控制在2. 25 t/hm2 以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严禁青、鲤、鲫鱼等偏动物性、吃 食性鱼类进入鱼池,避免与胭脂鱼争食为满足亲鱼生长发 育的营养需要,日常投饲管理以投喂水蚯蚓为主,适量补充 鱼糜、螺蚌肉、蚯蚓、黄粉虫和尾粉配制的蛋白质为40%的 软颗粒饲料;食场设于离池境2 m处池底,分散定点投喂 4—5月的投饵率为亲鱼体重的3%, 6—8月为4 %〜5%, 9—10月为3%〜4 %, 11—12月为1%〜2%, 1—3月少量 投喂在产卵前20 d左右控制投饵量,避免亲鱼过肥,每5 d对鱼池进行1次微流式的冲水,剌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并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和生物渔肥调节水质,透明度保持在50 cm左右,全年未使用有机粪肥,鱼池水体的水质清新、溶氧 充足,为亲鱼培育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6-10月定期向 鱼池水体泼洒二氧化氯、澳氯海因、阿维菌素消毒药品,定 期投喂1次土霉素或三黄粉药饵(每次连喂5d),经强化培 育和筛选共获得性成熟的优质亲本110组用于开展人工苗种 繁育。
1. 3人工繁育设施及工艺流程胭脂鱼苗种繁育智能控温及水处理设施位于该公司蔡 甸区基地内,工厂化育苗车间室内面积800 m2,为封闭式钢 棚结构,通风、采光及进排水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能满足 胭脂鱼繁殖和仔鱼培育阶段的生产需求苗种繁育设施主要 由孵化系统、水处理系统、温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及辅助 系统组成,各系统相对独立,关键设备、仪表、元器件等各 类模块均采用国外先进产品,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胭脂鱼苗种 繁育智能水处理及控温工艺设施,能保证系统可靠运行,为 大批量、规模化繁育胭脂鱼苗种提供了保障1.3.1控温和水处理设备在鱼类人工繁育过程中,由 于水体中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故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对水质 进行循环处理设备由双向可控硅和温度传感器等组成的温 控装置进行温度控制,加温能力为5 C/d左右,智能控温 精度为1 C;配套的水质自动检测控制设备能对溶氧、pH 值、T、盐度等水质指标进行连续自动检测;生物滤塔能自 动清除剩余污泥;旁路紫外线杀菌的模式能有效地杀死水中 的菌类,通过水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使水体得以净化工艺 流程见图lo1.3.2孵化设备胭脂鱼孵化设施是由产卵池、孵化桶、 孵化池组成,均为高强度PVC材料,有效孵化水体容积20. 5 m3,满载负荷孵化能力约500万粒/批次。
1.3.3苗种培育系统该系统由16只直径为2. 2 m圆形 池和水处理系统组成,有效水体约56 m3o仔鱼(规格2〜3 cm)培育能力约为200万尾/批次,大规格鱼种(规格8〜10 cm)培育能力约为50万尾/批次,其他部分苗种可移到基地 其他鱼池中养殖1.3.4辅助设施包括智能电气控制系统、图像监控系 统、源水处理系统等其设计规模与生产能力见表12结果与分析2. 1人工催产2. 1. 1亲鱼选择与配组胭脂鱼的繁殖在每年3月中旬 至4月上旬水温在15*以上时进行,亲本年龄均在8龄以上, 雌鱼体重8〜10 kg、雄鱼6〜8 kgo此时亲本雌雄副性征十 分明显,容易鉴别雌鱼体侧胭脂带黑里透红,腹部膨大, 珠星颗粒较小;雄鱼体色鲜红,头部、鲤盖、尾鳍等处有大 量珠星性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 润、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有弹性雄鱼轻压腹部有少量牙膏 状精液由于基地内亲鱼进行了强化培育,亲本成熟状况非 常好,故按雌雄比例为2 : 1配比,每次5〜7组,每组置于 一产卵桶内待产,考虑到池塘水温与室内有一定的温差,首 先将亲本置于备用池,经过2〜3 h的梯级调温后转入待产 池2.1.2控温。
为了提高胭脂鱼的产卵率、授精率、孵化 率和出苗率,根据胭脂鱼生态习性的特点,始终将水温控制 在最佳范围内因此,在整个繁殖生产阶段,工厂化育苗车 间室内水温始终控制在17〜21 Co2. 1. 3催产方式催产方式根据催产时间和亲鱼成熟度, 分为催熟和催产分2针进行:第1针药物剂量为 雌鱼按A2 30 u g+DOM 50 mg/kg,雄鱼不注射;第2针为雌 鱼 A2 50 n g+DOM 30 mg/kg,雄鱼:A2 30 P g+ DOM 50 mg/kgo 间隔时间24~48h在催熟间隔48 h后再进行催产 催产同样分2针进行:第1针药物剂量为雌鱼A2 30卩g+DOM 50 mg/kg,雄鱼不注射,间隔时间20~30 h第2针药物剂 量为雌鱼A2 50 U g+HCG 300 IU+PG 3~5粒/廊,雄鱼剂量 减半,采取胸鳍基部注射,在亲鱼成熟特别好的情况下,可 直接采取催产的方式进行,以减少亲本损伤,同样可以达到 全产的效果在催产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亲鱼不离水,并有 适当的流水刺激,降低亲鱼的应激反应第2针注射后,可 将雌雄每组放在一起,亦可分开放置由于实行精准控温 (181) C,可较准确地测算出效应时间一般为20~25 ho2.1.4人工授精。
由于胭脂鱼卵具有粘性,在人工受精 过程中主要采用干法授精具体作法是:根据测算出的效应 时间和亲鱼发情状态,首先将雄鱼捕出,用注射器将精液吸 入备用,防止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不便影响授精效果随即 将雌鱼捞出,露出生殖孔,用干毛巾擦干鱼身体上的水,随 后用手轻柔地挤压腹部,从上至下轻捏腹部,使鱼卵自然地 流入准备好的干燥容器中,同时将注射器中的精液挤入盆 中,搅动1〜2 min,使精液与鱼卵充分混合为防止短时间 内形成团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再搅动1 min左右,静 置10〜15 min,过数后,置于孵化桶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