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猫》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猫》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猫》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表现了三只猫不同的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其中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是一篇读写结合的好范本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词语、深刻的语句,对动物进行精当、 传神的描写; 作者还善于将个人的情感融注到对动物的描写之中,使动物身上闪烁着人性化的光芒 这些都值得学生学习并模仿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喜爱动物的天性, 特别是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哪家没养得有动物:圈里的猪、笼里的鸡、田里的鸭,捉鼠的猫、看家的狗、耕田的牛可以说他们每天都有机会跟动物打交道可要学生写这些动物,他们却不知从何处下手但七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烈、模仿能力强、感情丰富,只要有了方法的指导,他们定能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习文章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情感,学习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猫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它温驯、活泼,给人带来许多乐趣;然而,猫一旦亡失,就会给人带许多烦恼和忧伤,甚至带来心灵的震撼作家郑振铎家就养过三只小猫,但最后都忘失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郑振铎的《猫》 ,看这三只小猫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感情经历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翻到书 96 页,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生: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师:那么据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作几部分,怎么分?生:三部分1-2):第一只猫的故事3-14):第二只猫的故事15-34):第三只猫的故事师: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语文书 100 页的表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地位 结局第一次 从隔壁 花白的毛,如带着 很活泼 宠物 病死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花白猫 要来(1-2 )第二次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更活泼, 更有 宠物 被一个过路 趣,会捉老鼠 人捉去了小黄猫(3-14 )第三次 遭人遗弃,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 不活泼 若有若无, 大 被我打伤致看,又很瘦,烧脱 家不喜欢, 不 死丑猫 忧郁了好几块毛之后, 大注意它 懒惰(15-34 )样子更难看了师:作者写了三只猫,重点写的哪一只猫,为什么要写前两只猫,有什么作用?生:第三只猫。
与第三只猫形成对比作用:为 详写第三只猫 (可怜猫) 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三、 体会感情师:同学们,作者对这三只猫的感情一样吗?请你用“我从文中第句子看出作者对第感情”的句式来回答生:我从文章第 1 段“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这些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欣幸和快乐生: 我从文章第 1 段“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 不肯出来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这些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的 “忧郁 ”和“酸辛”生:文章第 3 段的句子: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 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这些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二只猫的的喜爱与担心生:文章第 15 段的句子 “不好看,又很瘦 ”钻“炉火底,毛被烧脱了好几块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跳“上桌子凝望鸟笼 ”这些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三只猫深深的厌恶之情师:这是作者对小猫的外形和动作的细节描写, 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小猫的感情,这种抒情方法叫间接抒情生:文章第二段的句子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这个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病死的一缕心酸生:文章第 13 段的句子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了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这个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二只猫的亡失的悲愤之情生:“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 ”这个句子看出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冤死深刻的自责、深深的悔恨之情师:作者在三只小猫亡失的结局后,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这种抒情方法叫直接抒情四、读写结合师:同学们,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写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感情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动作,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 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写法灵活,不拘一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净洁的白毛的中间, 夹杂些淡黄的云霞似的柔毛, 恰如透明的妇人的玳瑁首饰的那种猫儿, 是被称为“玳瑁猫”的 我们家里的猫儿正是那一类,父亲就给了它“玳瑁”这个名字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每当厨房的碗筷一搬动, 父亲在后房餐桌边坐下的时候, 玳瑁便在门外“咪咪”的叫了起来这叫声是只有两三声,从不多叫的它仿佛在问父亲,可不可以进来似的猫也大有好坏,坏的猫老鼠不捕,反要偷食,到处撒屎,倒是不养好这猫真不利,它是首先来报妹妹的死信的! ”妻见了猫叹息着说 “你不要逃,都是你不好!妈!快打! ”师: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身边不缺小动物的陪伴:每天送你上学、接你回家的那条大黄狗;每天蹲在鸡窝里“咯咯咯”下蛋的那群老母鸡;每天傍晚时分准时从水田里归来的那群大麻鸭⋯ ⋯ ..他们有些已然成了我们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 有些是我们童年时最好的玩伴,你对他们一定有很深的感情请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与它们的故事吧要求:1.可从小动物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地位.结局几个方面来写。
2.可以运用对比手法3.必须要有细节描写4.必须在写作中倾注自己的感情,可直接抒情,也可在细节描写中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