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分配理论 本章是前述各章逻辑上的延续,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章先概要分析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然后分别考察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最后介绍研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洛伦次曲线与基尼系数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关于利息合理性的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分配问题以及收入平等化等有关问题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问题的提出与“萨伊公式” 首先:从资源配置意义上讲,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价格决定只是回答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分配理论主要就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什么分配原则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进行分配其次从价格决定理论本身看,仅限于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论述是不完全的:一是它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是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二是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故价格理论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概括为一,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的解释。
萨伊提的“三位一体”公式: 马歇尔的“四位一体”公式 由此确立了现代在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中心和研究基础也就是说,分配理论就是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最先提出边际生产率分配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对克拉克的理论做了改进他们认为,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厂商在决定要素需求时还要考虑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厂商才在要素使用上达到了利润最大化并且要素的供给也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要素的市场价格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或是说引致需求 产品市场的需求是直接满足消费者欲望的,是直接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因为生产而产生的,是由对产品的需求而导致的,是一种间接需求,厂商并不是需要生产要素本身,而是需要利用生产要素来进行产品生产这就是所谓派生的需求,即由于人们需要某种产品而间接地产生出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即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是多种的,并且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生产要素替代变动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 (3)与产品市场相比较,需求者与供给者角色互换4)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产品市场,商品被消费者购买后,即为消费者所有,并支配使用而要素市场,购买者仅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使用权,并没有该要素的使用权,所有权归要素的提供者即消费者所拥有5)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相互影响,要素价格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对产品价格直接造成影响;如果产品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厂商必然会压缩生产,减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影响要素的价格 2.影响生产要素需求变动的因素 (1)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动也就是说,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越大,该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则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就越大,反之结果相反 (2)生产技术的影响A)如果生产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对资本要素的需求越大,如果生产技术是劳动密集型的,则对劳动要素的需求越大B)生产技术构成变动所产生的替代的影响、或互补影响 (3)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一般是用价格低的生产要素代替价格高的生产要素。
(4)产品市场结构和生产要素市场结构的影响,即是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结构,还是不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结构 (5)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关系 3、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原则(1)分析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为了分析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首先要引出边际生产力的概念边际生产力MP:就是指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者叫生产力)或这种生产产量所带来的收益 就其本质而言,边际生产力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但其具体表现而言,边际生产力有两种形式: (A)以实物形式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物质产品 就是MP MP=△TQ/△L(B)以货币形式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VMP,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产品 价格乘积 边际生产力也可用边际收益产量(MARGINAL REVENUE PRODUCT)MRP来表示,它是边际产品M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可用下式表示: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的区别:同样,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因此,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成本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价格 ,所以,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该市场要素的边际收益;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也就是一个单位要素的本身价格 如果 < ,因为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所增加的成本,厂商就增加该要素的需求量;反之,结果相反当一单位要素的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该要素的成本时,即 = ,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处于均衡状态见图)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个厂商来说价格也是可变的,所以,边际收益并非等于价格,边际收益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与价格水平,尽管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 ,因此,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相比,在生产要素为同一价格时,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量3)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A)对于土地之类自然资源的供给,一般是假定其不变的,即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抽的直线。
(B)对于资本品类的市场要素的供给,同其他任何商品的供给是一样的,是一条向左上倾斜的曲线,当价格上涨时,供给就增加,反之,结果相反 (C)对于劳动类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型的曲线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1.工资的性质:工资是劳动力提供劳动所得到的报酬,即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2.工资的种类 (A)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按劳动时间的长短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按劳动成果和质量支付的工资 (B)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 (C)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即劳动力所得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商品和劳务的工资即扣除了个人所得税和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工资,也就是实际购买力工资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 即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存垄断影响的市场结构;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工资的决定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1.劳动的需求 由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地方边际生产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厂商在购买劳动时须满足于: 如果 ,厂商就会增加对劳动的雇佣;反之,结果相反只有当 ,厂商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对劳动的雇佣。
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 (1)劳动的实际成本:即维持劳动者个人和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费用、以及劳动者的教育、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等费用 (2)劳动的心理成本:因为劳动是以牺牲休闲和享受为代价的,劳动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即工资实际上就是为补偿劳动这种负效用所给与的货币收入补偿当货币收入不足与补偿这种负效用时,劳动就会减少 所以,考虑到劳动心理成本后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后弯型的曲线即在一定工资水平上,劳动的供给与工资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当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与工资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3.工资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于一般商品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是一样的,即有劳动的需求和劳动供给决定的当劳动的需求大于劳动的供给时,工资就上涨,反之,工资就下降参考图)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 劳动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垄断主要有两种情况:(1)工会组织对劳动供给的垄断;(2)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1.工会组织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工会组织对工资的影响和干预主要有三种: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即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对劳动需求的方法提高工资水平参看图) 行使这种方法的主要措施有:通过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要求政府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等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即在劳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劳动供给的方法提高工资水平参看图) 实行这种方法的主要措施有:(A)限制非工会会员的受雇、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通过政府立法强制提取退休等 (3)最低工资法:采取类似于支持价格的方法迫使政府通过立法形式确定最低工资水平 2.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 (1)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受限条件: (A)工会控制的工人人数越多,工会的垄断程度就越高,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结果相反 (B)工人流动性的大小工会的垄断程度与工人的流动性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C)工会组织基金的多少。
(2)对劳动需求影响的受限条件: (A)产品的需求弹性的影响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工会增加工资的难度就越小;反之,结果相反 (B) 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则工资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就大,相对增加工资就不容易;反之,结果相反 (C)劳动的可替代性即劳动替代性的大小与增加工资的机会成反方向变动 (D)对劳动的需求和提高工人工资,还取决于经济周期、政府的干预和倾向、工会的势力和工会斗争的的方式和艺术等其它因素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与利息 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因而资本的定价问题实际上就是利率决定的问题资本不同于劳动投入,一笔资本投入后可能很快得到回报,例如原材料,但有些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得到回报,例如厂房、设备等这就涉及到投资未来收益的贴现值问题 1.利息与利息率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报酬收入 利息率是利息在每一单位时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即 利息率= 2.利息产生的原因 关于利息产生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时间偏好与利息 由于未来是难于预期的,人们对物品未来的效用评价总是小于现在所以,人们普遍具有时间偏好的倾向: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大多偏好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