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68KB
约13页
文档ID:203540311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_第1页
1/13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 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一山一水、 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神仙居景区分南海、北海两块,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被称为神仙居新八大景景区南北两侧,为江南峡谷风光,林泉相依,以岩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雾美取胜,千峰林立,气象恢弘自北海索道上至南海索道下,数公里的旅程均在数百米的高空栈道上行进其间依次行走在菩提道、般若道、因缘道、观音道、飞鹰道与无为道这六条道上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平均达2.1万个/每立方厘米,最高处达8.8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自然 氧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一) 大家好,欢迎各位伴侣来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区观光旅游,特别兴奋能伴随大家一起巡游神仙居住的地方,盼望大家能玩得快乐,玩的尽兴 神仙居由西罨寺、韦羌山和聚仙谷三大景观群构成,景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火山流纹岩地貌。

景区内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十一泄飞瀑等100余个景点,被赞其"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崛 现在我把景区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神仙居景区位于白塔镇南部,总面积14.93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的幽深奇崛景观景区内景观丰富而集中,山崖陡峻,奇峰环列,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到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景区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相宜乔木、灌木树种生长,其地带性植被以木荷、甜槠为典型代表的常绿阔叶林神仙居景区的景观主体是森林风景资源,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整个景区被多种植物所掩盖,主要树种有松树、枫香、木荷、连蕊茶、柏木、红楠、垂柳、杉木、樟树、继木、深山含笑、女贞、无患、苦槠、甜槠等上百种植物衬托了岩景、水景并且更突出了岩景、水景以垂直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景,伴以气象季节的色相变化,衬托出一幅幅奇峰怪石,飞瀑流泉的自然景观画 景区内茂密的自然 阔叶以及宜人的气候条件,给野生动物的繁衍、生存造就了有利条件,景区内动物资源较为丰富,丛林中栖息着上百种鸟类和野兽。

葱郁翠绿的森林、姿势万千的绝壁飞瀑、清亮见底的幽谷溪涧溶合成一体,"奇、险、清、幽兼具 神仙居景区既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还曾被评为"游客最宠爱的美景乐园、"浙江省精品景区和"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神仙居风景旅游管理处被评为"省环境训练基地示范单位、"省文明行业示范单位、"市文明示范单位和"市青年文明号 该景区自1998年边开发边营业以来,门票收入增长快速,20xx年,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8万元,成为仙居名副其实的龙头景区 我们先来看一下导游图,图上比较清楚地反映了景区的总体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先是从入口处到飞天瀑,一路尽显奇峰异石,妙趣横生;第二层次从飞天瀑至天槽瀑,是叹为观止的瀑布群;最终就是环游道一、二两个层次都是在山谷里走,仰视四周的奇峰异石,第三个层次我们就能登上山顶,俯视山峦 景区内有自然 的四大天门:景区的入口是北天门,景区最为壮丽最为开阔是西天门,东天门有道奇观叫"双峦架日,南天门最为狭小,其间有一种景象"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群就在南天门里 各位伴侣,请留意巡游线路和时间,便于您支配,这里到"天槽飞瀑,假如原路返回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假如从环游道返回也许要花二个半小时。

巡游摩天峡谷也许需要一个多小时 各位伴侣,大家看,在我们的右边就是西罨寺遗址,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香火曾经非常兴盛,还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何为卓锡?僧人、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因为《锡杖经》说,爱持锡杖可"彰显驾圣智、"行功德本名僧挂单某处,便称为"住锡或"卓锡,即立锡杖于某处之意 到明代,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愤苦读,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累得吐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最终考中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检察长吴时来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大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明万历年间(1583年)僧广正有募捐重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因时代变迁及风雨侵蚀,如今已是寺毁成墟,钟声不再然以其壮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目前我县游客最旺的一处国家级旅游胜地,从而赢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等众多赞誉现在我县旅游局正在着手规划引进外资,重建西罨寺,恢复它从前的辉煌 神仙居风景区位于白塔镇与淡竹乡境内,离县城约20公里,已开发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所属山系为括苍山脉韦羌山系,是火山熔岩形成,多石泡流纹岩。

关于韦羌山,《赤城志》记载:"韦羌山,在县西四十里,绝险不行升按《临海记》云: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中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其后守阮录携吏民往观,云雨晦冥,累日不见而旋旧有绿筠庵在神仙居的巍巍巨石间,神奇的蝌蚪文深藏其中,魅力无穷 我们到了"仙人茶庄,我们来品一杯仙茶,做一回仙人吧 说到茶,仙居种茶炒茶有悠久的历史,相传2520xx年前,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退至金坑,也就是现在的仙居溪港乡金坑村为摆脱吴兵,他挥鞭让心爱的白马向前驰去,自己则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等吴国追兵远去之后又渴又饥的越王来到村里向百姓讨茶喝,当地百姓献上一碗绿茶,越王饮毕,赞不绝口 越王在此战役中失掉了心爱的白马,为了纪念白马,他命名此茶为白马茶,金坑村的那座山为白马山 越王灭掉吴国后,白马茶成为贡品 仙居历史上有多种地方名茶,如:白雪背茶、苍岭甜茶、龙皇堂仙龙岩茶、苗辽碧绿、三桥廿四涧、朱溪紫龙茶等,这些茶的产地都地处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因此茶叶的品质非常优良 民国期间,仙居是全省15个产茶区之一。

1933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仙居茶园面积有1750亩,年产茶叶3000多担,茶树均系野生 目前,仙居有茶叶基地25000亩,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仙居名茶有:仙居碧绿、仙居云峰、仙龙香茗其中仙居碧绿曾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及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仙居云峰曾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仙龙香茗曾获中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喜爱喝茶的伴侣不要忘了买些仙居名茶回去尝尝 这边便是聚仙亭,站在这个亭子里往前方看,前面是连续不断的三折瀑,远处我们可以看到聚仙台我们转过身来往下看,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诗情画意,青山奇石美景层出,鸟语花香世外桃源层层青山把十一泄飞瀑半隐半掩,时藏时露,仿佛有一种"不识如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各位伴侣,神仙居的巡游已全部结束了,信任我们的情意并没有结束我诚心地盼望神仙居的奇山奇水、美景美色、神话传奇、历史文化能给您一种美的享受,留下美妙的记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感谢大家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此祝各位伴侣,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玩得快乐,玩得尽兴!再见!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二) 仙居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筑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闻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仙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唐至清,出过245位进士,其中首位进士是唐代闻名诗人项斯,影响较大的有南宋名臣吴芾、左丞相吴坚,明代太子少师王一宁、刑部尚书应大猷、勇斗严嵩的右都御史吴时来、监察御史应朝卿等此外,还有北宋开仙居办学风气的陈襄、揭竿起义的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 台分界县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

仙霞岭延长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疆,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全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足,历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匀称,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仙居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的人间仙境全县森林掩盖率达77.9%,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158平方公里,遍布奇峰异石,流湍飞瀑,是高自然度、原生态的风景名胜区,清翰林院编修潘耒游仙居后曾留言"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渐渐形成了以中国最美绿道仙居绿道为纽带,,串联起以游山为主要特征、被称为"浙江一绝的大神仙居景区和响石山景区,以玩水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点,以探林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区,以访古为主要特征的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桐江书院景点和以赏月为主要特征的景星岩景区等特色景区框架。

关于浙江神仙居的导游词5篇(三) 仙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早在40007020xx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据考古发觉,下汤新石器遗址与河姆渡、良渚文化的遗址相比毫不逊色,相继显露了中华早期文明曙光据下汤遗址考证,距今67千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西部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在东晋穆帝永和3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五代后唐于成五年,因治理盂溪水患乐安县改名永安县人们以此盼望永保平安仙居建县于公元347年,北宋景德四年(1020xx年),宋真宗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命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境内有距今约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仙居山川叠翠,风光旖旎,以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文化史迹遍布全境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现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26处,现已保藏文物器件20xx多件有朱熹讲学过的桐江书院;还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宋张君房的《云笈签》天宫地府图中,把括苍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兴建的石头禅院(今名大兴寺)为台州第一个寺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