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国道(绕城公路-仙隐北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SG1标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312国道快速化改造工程SG1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道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312国道?全称(绕城公路-仙隐北路段)位于南京市城东地区,是312国道在南京市绕城公路以外段的组成部分该段道路西接玄武大道,是南京市“井字外加环”快速路系统玮三路快速路的东延线,联系主城与仙林、龙潭地区的快速通道;向东与宁镇公路相连,服务于区域城市交通本标段位于南京市城东地区,西起绕城公路东杨坊立交,沿现状312国道,依次与软件园3号路、K1+070.39规划支路、江苏省金属材料公司紫金山仓库专用线工程范围为K0+386-K1+347,全长961m建设单位:南京城建项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首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编制依据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312国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KC-010 5、《公路路线施工技术规范》JGJ D50-2006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现行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及行业、省、市有关规定三、设计技术标准及意图1、设计标准1)软件园3号路跨线桥:城市快速路2)计算行车速度:80Km/h3)设计荷载:以BZZ-100为标准轴载4)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5)抗震设计按7度进行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6)道路设计标准及主要参数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路平、纵线形主要设计标准见下表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道路等级Km/h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计算行车速度m8080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200020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2000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1407平曲线最小长度m1401189.675圆曲线最小长度m70839.67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70175停车视距m110110最大纵坡度(推荐值)%44最小纵坡%0.31.07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290200凸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5004000凸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3000凹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7003000凹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800竖曲线最小长度m70102.724道路净空高度m4.55.0地震峰值加速度m0.10.1说明: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设超高最小半径:设计范围内仅有一平曲线(R=1407,A1=A2=496.211),老路原设计为3%超高,本次设计保留该段超高设计。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说明:设计车速主线80Km/h条件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送审稿)最小坡长为290米,《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最小坡长为290m,本次施工图设计,道路最小坡长按200米控制,主要原因有两个:①增加软件园三号路高架西侧落地点与绕城立交匝道之间的交织距离,现在交织长度分别为236.71m,288.41m;②缩小桥梁长度,节约工程投资2、平面设计1)坐标系:南京地方坐标系2)本次设计范围:桩号K0+539~K1+153.?3)本工程平面线形按规划红线确定,设计中心线,与老路中心线重合3、纵断面设计1)高程系:吴淞高程2)纵断面设计①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有相交道路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及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桥梁控制标高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②道路纵坡按现状地面线拟合③跨线桥桥下净空按5m控制,纵坡采用推荐最大纵坡4%,以缩小桥梁长度,节约工程投资④软件园3号路西侧纵坡坡长按200m控制,以增加与绕城公路匝道间交织段长度⑤最小纵坡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不小于1.3%。
0.75%)4、横断面设计4.1设计横断面4.1横坡设计一般路段道路设计横坡与现状横坡一致,道路拱横坡为2%,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横坡为反向2%4.2超高加宽设计 本次设计与原老路设计一致,设置超高一处,超高横坡3%,超高渐变率1/152,未设加宽5、路基设计5.1 路面结构 1) 新建路面结构: 表面层: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改性沥青) 中面层: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 (改性沥青) 下面层: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 封层: 1cm 沥青封层 基层: 36cm 二灰碎石 (骨架密实型6:14:80) 底基层: 20cm 石灰土 (12%) 路面总厚度为74cm 5.2 路面结构层检测标准 路面结构弯沉检测标准 9.9-1层位机动车道(0.01mm)路床顶150石灰土底基层顶106二灰碎石基层顶41.8沥青面层顶(20℃)20.4四、施工组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以3号路跨线桥南北两侧共分为四个施工段:北侧①邮政枢纽中心—加油站(挖方段)、②加油站—宁芜铁路(填方段);南侧③聚宝山公园—新庄菜场(半挖半填段);④新庄菜场—宁芜铁路(填方段)。
施工顺序:按照目前的情况进行计划,(实际施工顺序根据现场拆迁进度进行调整做补充五、施工工艺高填方段:清表(沟溏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基层施工——路面施工1、清表(沟溏处理) 填塘路基要先筑坝、抽水和清淤,清淤必须彻底,以清至原状土为标准按1:1.5坡度挖成阶梯状,每层阶梯高为130cm,宽为200cm然后在河底铺70cm碎石土,并压实碎石土铺压后,塘内铺设聚丙烯土工格栅(纵横向抗拉强度均不小于50KN/m)摊铺搭接宽为50cm,土工格栅下料时考虑1m的压边在回填前 在河床内回填范围外先设积水坑,并及时抽水,当回填到设计标高后,停止抽水碎石土中碎石含量控制80%以上(重量比)碎石土设计参数应满足回弹模量55—65MPa,密度为1.95—2.15t/m3,含水量控制小于11%路堤填土材料要求本项目为填方段,取土采用外购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左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性指数大于26、可溶性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立即打碎或剔除。
路堤填方材料强度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不低于表中的规定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项目(路床表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料径(mm)路堤上路床(0-30cm)8100下路床(30~80cm)5100上路堤(80~150cm)4150下路堤(>150cm)3150零填及挖方路基上路床(0~30cm)8100下路堤(30~80cm)5100注:表列强度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对试样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测定 路堤施工中,对提高路基CBR值,并有效降低填土土体中的含水量,本设计采用掺加石灰,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大于1.54m小于2.22m路段:挖除老路沥青,铺设6%石灰土过渡层+80cm厚8%石灰土过渡层+路面结构;大于2.22m路段:老路面拉毛,铺设40cm厚的8%石灰土+20cm粗砂垫层+63~252cmEPS板材+25cmC30钢筋混凝土+12%石灰土过渡层+路面结构;引道路基?是否应按设计变更的发难编写?一般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前应先铣刨地表沥青砼路面,然后填筑路床,具体处理方案如下:1、 填方高度小于1.54m时,采用路面结构和灰土过渡。
2、 填方高度大于1.54m小于2.22m时,挖除老路沥青面层,路床地面与地面之间采用6%灰土填筑,压实度≥94%,,路床80cm填筑8%石灰土,压实度≥96%1、石灰土填筑(路基部分)1、石灰土:采用场拌石灰土,石灰土有6%石灰土和8%石灰土两种灰剂量 1.1、石灰土的试验:按确定的石灰剂量配制石灰土,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如见证取样送检经市政质监站试验得出: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5t/m3,最佳含水量为18%,则推算出松方压实密度为1.75×95%=1.663t/m3是否为96%?1.2、混合料的配制与拌和:①采用集中场拌和法,挖出的素土堆成几堆,掺入石灰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翻拌,推土机推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②土方按估算的每1000m3堆积,生石灰按每100吨消解,消石灰含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③由6%石灰土松方压实密度1.663t/m3推算出1m3实体中含:松方干生石灰1.663×0.06×1.031=0.103t,松方干土1.663×0.94×1.042=1.629t由石灰含水量20%,将干石灰 换算为自然堆积松方湿石灰:0.103×(1+21%)=0.125t。
由自然堆积松方湿密度1.45t/m3,含水量20%,将松方干土换算为自然堆积松方湿土:1.629×(1+20%)÷1.45=1.348m3则得出:每100t生石灰配自然堆积松方湿土100÷0.125×1.348=1078.4m3④拌和后的石灰土表观均匀,无较大颗粒,无明显的灰白现象,即可取样,通过EDTA法检测石灰剂量,若不够,则加入差量石灰,再次拌和均匀后检测⑤闷料:石灰土在摊铺前,保证1-2天的闷料,使土块粉碎1.3、测量放样:先用全站仪放样摊铺区域控制桩,通过控制桩,用钢尺细部放样桩位,并测设高程,划线(考虑石灰土的松铺系数1.25)1.4、摊铺及粗平:采用装载机装自卸车运至现场,推土机摊铺,人工辅助的方法进行1.5、初压与整平:试验人员测定含水量,若含水量适中,则可进行初压采用40T振动压路机稳压1遍,测量人员恢复中边桩,重新测设高程并划线,然后用推土机对部分不平整的地方整平局部低洼处用人工找平若含水量过大,则先晾晒一段时间,再次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根据施工经验,含水量略低于最佳含水量为宜,防止过湿碾压起皮1.6、碾压成型:40T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稳定,碾压由边到中,由慢到快,由低到高,前后轮重叠50cm。
40T振动碾压2遍,18-21T三轮静压4遍,直至压实符合要求完成压实后的灰土表面要达到压路机下无位移和轮迹,无隆起裂纹、搓板、起皮和松散等病害第一次静压按2 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 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7km/h速度,加快按2.5km/h进行,3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碾压由慢到快,由低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