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方言现象专题报告(地域)_基础教育论文 摘要: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自有文字到现在只不过五六千年,人类在很早以前已有口头语言,而无书面语直至人类创造了文字,才打破了口头语言的时空局限,才充分发挥了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职能,而方言又是具体的口语,本文就以陇西方言为例,谈谈它在语言上的特点和如何正音 关键词:陇西方言;特点;正音;举例 一、陇西方言的特点 所谓方言,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社会历史,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民族语言的域分支,即地域方言一是指因适应使用者不同社会职业或不同阶级的需要而形成的民族语言的社会分支,即社会方言或社会习惯语本文所指方言即“地域方言”,也就是所谓“土话”“地方话”它与社会方言不同,是全民语言的域性变体,具有完整的语言体系 陇西方言不仅有地域上与普通话的横向差异,而且还有时代上的古音与今音的纵向区别,两者都往往是交叉存在的有些方言就是保留下来的古音或其音变陇西自古为周秦文化所哺育,但同时又与戎、羌、藏为邻,相互错居,习俗沟通,潜移默化,与之糅合。
汉语中杂篱其他民族语言,自是势所必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陇西方言做探讨 二、陇西方言声母的特点及与普通话声母的辩证 (一)声母的特点 陇西话与普通话比较,在声母上主要特点是: 1、增多四个声母增多的四个声母分别为:[v][][][z](文中凡是加[]的字母均为国际音标如“勿(wù)”“安(ān)”“眼(yǎn)”“仍(rēnɡ)”分别读成“[v]蔓[]”ān“[]iǎn”“[z]én”增多的四个声母,有的出现在“零声母”音节前,如“wù”“an”“ yǎn”;有的是声母变异所造成,如“rénɡ”就是 2、有舌叶辅音在陇西方言中,zh、ch、sh一组声母与合呼相拼,声母为舌叶音[][‘][]如支[]迟[‘]时[] (二)声母辩证 1.发准“零声母”音节普通话除了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普通话里大部分音节都以辅音声母开头,但也有一些章节不用辅音声母开头,例如前面举出的“wù”“ ān”“yǎn”就是,这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做“零声母”音节陇西地方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改变在“零声母”音节前增加辅音的发音习惯这里提供两种方法 第一,方音与普通话比较,找出差异 第二,按训练材料进行发音练习。
(1)读准a、o、e起头的零声母字 a—— 棉袄miánǎo 矮小ǎixiǎo 熬药áoyào 碍眼àiyǎn 傲骨àogǔ 遨游áoyóu o—— 偶然ǒurán 藕粉ǒufěn 耦合ǒuhé e—— 鹅蛋édàn 定额dìngé 儿歌érgē 娥眉éméi 扼要éyào 讹诈ézhà (2)读准i、u、起头的零声母字 i—— 沿岸yánán 严格yángé 仰望yǎngwàng 业务yèwù 疑问yíwèn 毅力yìlì u—— 袜子wàzi 瓦房wǎfang 外文wàiwén 味精wèijīng 文艺wényì 误会wùhuì Ü—— 愚公yúgōng 语言yǔyán 原野yuányě 元月yuányuè岳父yuèfù 玉石yùshí 2.把平舌音改为翘舌音(舌尖后音)陇西地方的人要把平舌音改为翘舌音,可通过以下方法: 第一,改变发音部位,发准zh、ch、sh、r一组声母从发音部位上说,普通话声母zh、ch、sh、r的发音都是舌尖翘起来,抵住前硬腭,即发成翘舌音 第二,进行方音与普通话比较,找出差异 例字 普通话 方言 差异 猪、珠、诸 zhū []ū 方言多加[]声母 初、出 chū [‘]ū 方言多加[]声母 书、叔、舒 shū []ū 方言多加[]声母 第三,按照下面训练材料进行发音训练。
(1)zhi—— 帐子zhàngsi 渣滓zhāzǐ 制造zhìzào 职责zhízé 种族zhǒngzú 正在zhèngzài (2)ch—— 差错chācuò 车次chēcì 尺寸chǐcùn 冲刺chōngcì 纯粹chúncuì 楚辞chǔcí (3)sh—— 上司shàngsī哨所shàosuǒ神色shénsè 深思shēnsī 时速shísù 输送shūsòng (4)r—— 日程rìchéng热潮rècháo 人称rénchēng 如实rúshí 燃烧ránshāo榕树róngshù 三、韵母的特点及与普通话韵母的辩正 (一)韵母的特点 陇西方言中,韵母的发音普通不能分辨鼻音韵尾“—n”和“—ng”,两者是混同的,多数表现为en和eng、in和ing、un和ong、Ün和iong不分 (二)韵母辩正 分清鼻音韵尾“—n”和“—ng”的读音这两套鼻韵尾呢?除了掌握鼻尾音“—n”“ —ng”的正确发音外,还可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进行分析归,帮助分清这类字音 3500个常用字中,这类字共有643个,其中韵尾是“—n”的字266个,韵尾是“—ng”的字377个。
按偏旁归类,每类字提出一个代表字,只要记住一个代表字的韵尾,其他同类字的韵尾就清楚了这些代表字共252个况且这些代表字又用不着完全去死记,这是因为陇西地方的人虽常不能分清具体字读“—n”或读“—ng”,却能准确分辨“an”和“ang”,就是说可根据字的声旁进行推断 四、声调的特点及与普通话声调的辩正 (一)声调的特点 陇西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陇西话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陇西话的调值与普通话的调值是不一样的下面把调值与调类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列出陇西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比表: (二)声调辩正 1.掌握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调值的掌握可以记住四句话: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中到高往上升,先降后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底层记住这四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发准普通话的声调 2.用“换调值法”读准普通话声调用“换调值法”读准普通话声凋,就是找出调值的对应规律;把方言的调值换成普通话的调值,这样就可读准普通话的声调 五、陇西方音土语例说 1.代词语类:说“我wǒ”为“坳([]āo)”有时也说为“[]”ě说“你nǐ为牛[]iú”;说“他(tā)”为“涛(tāo)”。
有两句土语最为特殊:“来拿去洽佐时里,牛坳涛曹哈的嘞”,即“来”是“拿”,“去”是“洽”,“佐时里”是“怎么呢” 2.名词语类:把“太阳”叫“热(rē)头”,“冰雹”叫“生雨”“冷子”,“暴雨”叫“白雨”,“雷阵雨”叫“过雨”,“闪电”叫“闪火扇儿” 3.数量词语类:把“多少钱”叫“几胆”,“二”说成“[z]ì” 4.动词语类:表示同意说成“就(qiù)是的”,表示答应说成“哈的嘞”;把说话叫“言喘”,不说话叫“不言喘”或“不喘”,说明哆嗦说成“蔓(wà)串”,把扯闲话说成“拌牙杈骨”,把议论人长短说成“讪呗人” 5.形容词语类:形容众多为“喝攘攘”,形容气候非常冷为“冻的磕杈杈”,形容行动快速为“柯七八杈”“柯七吗杈”,形容吵为“吱哇哇”,形容肚子疼为“噶拧拧”,形容人多跑得紧急为“喝楞楞”,形容道路近为“近近个的”,远为“远来滑里”“远来胡哇里”…… 说话(表达)就是要让别人懂得自己的意思;听话(领会)就是要把别人说的意思听明白表达和领会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以互换,但总是分别为不同的两个或许多个“个体”个体”指的是同一个“语言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其所以成为一个有机体,就是由于有一条看不见的“系统”贯穿在构成这一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大脑里。
这条看不见的“系统”就是具有“说”和“听”两个方面的语言,所以人们可以互相交流但这条看不见的系统的可感载体必须是“同质的”,即同一规范的 我们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主新文化,必须要用规范化的语言反之,一切都将成为空谈陇西地区的人要学好普通话还要了解本地区的方音土语,这对正音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陇西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2.《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会.1997. 3.《甘肃人学说普通话》.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4.《陇西文化》.陇西文史资料编委会.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