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交变应力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第二节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第三节 材料的持久极限本章重点 1.构件持久极限2.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四节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第六节 非对称循环和弯扭组合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七节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一、交变应力: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应力实例目录二、疲劳失效: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失效特点:1.失效时应力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σb,甚至低于2.脆性断裂 ,断口一般可区分为光滑区和晶粒状粗糙区屈服点σs 目录第二节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和应力幅值一、交变应力的描述1.应力循环:应力重复变化一次 2.应力幅值σa 3.平均应力σm 目录二、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2.对称循环 r = -11.静应力 r =13.脉动循环 r =04.一般情况 r < 1t目录第三节 材料的持久极限一、持久极限(疲劳极限)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指标 ,可通过实验获得设备:疲劳试验机试件:光滑小试件,d =7~10 mm,一组十根左右目录1.疲劳曲线的绘制以各(N,σ)作点, 连线,σ~N称为疲劳曲线。
渐进线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值就是光滑小试样的持久极限(或对钢材,σ~N曲线逐渐趋向于一条水平渐进线该水平NO有限寿命区无限寿命区目录(疲劳极限)σr 2.循环基数NO:以该循环次数所对应的σmax作为试样持久极限,称为名义持久极限二、影响材料持久极限的因数1.循环特性 r ;2.试件变形形式;3.材料NO有限寿命区无限寿命区目录第四节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σr : 材料的持久极限,实际构件的持久极限,还受构件外形、1.构件外形的影响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σ (σ-1)d 无应力集中的光滑试样的持久极限 (σ-1)k 有应力集中且尺寸与光滑试样相同的构件的持久极限>1 一、主要影响因数目录尺寸、表面质量及工作环境等影响 ,以下以对称循环正应力为例 3.构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表面质量系数β 表面磨光试样的持久极限,为其它加工情况时构件的持久极限 4.工作环境的影响二、构件的持久极限目录2.构件尺寸的影响尺寸系数εσ光滑大试样的持久极限,光滑小式样的持久极限 <1 第五节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疲劳许用应力 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用安全系数表示的形式 令工作安全系数目录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例12-1 阶梯形圆轴粗细二段的直径为D=50mm,d=40mm,过渡圆角半径 r = 5mm,材料为合金钢,σb=900MPa,σ-1=360MPa,构件的表面粗糙度为0.2。
承受对称循环交变弯矩D/d=50/40=1.25,r/d=5/40=0.125,σb=900MPa, 由图12-8查得:Kσ=1.55 ;由表12-2查得:εσ=0.73; 由表12-3查得:β=1 解:(1)确定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尺寸系数εσ、、表面质量系数β 目录M=±450N·m,n=2试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2)计算轴的持久极限(3)计算圆轴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4)校核轴的强度 >n=2 结论:轴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目录第六节非对称循环和弯扭组合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非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计算 构件的工作安全系数静应力t对称循环+=非对称循环设强度条件目录材料对非对称循环的敏感系数 例12-2 振动式落砂机主轴,轴上安装有两个偏心重块,重量n=2试校核该轴的W = 1.6kN, 轴转动时偏心块的离心力F=2.1 kN,材料为45钢,d0=16mm,表面质量系数β=1,安全系数目录σb=650MPa,σ-1=350 MPa, =0.20,轴径d=60mm,螺栓孔径疲劳强度解 (1) 求危险点的交变应力 Fmax=(2.1+1.6)kN=3.7 kN,Mmin=0.5×0.4×103N·m=200N·m。
Mmax=Fmax×0.4×103=1480N·mFmin=(2.1-1.6)kN=0.5 kN,目录(2) 疲劳强度计算 d0/d=0.25,σb=650MPa,查得:kσ=1.825; 由d=60mm,查表12-2得:尺寸系数εσ=0.78; 表面质量系数β=1由式(12-11)得: >2 结论:构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目录二、弯扭组合的疲劳强度计算工作安全系数疲劳强度条件为 目录例 12-3 一阶梯轴,直径D=50mm,d=40mm,受交变弯矩和扭矩的组合 作用圆角半径r=2mm,弯矩变化范围320N·m~-320N·m,扭矩变化范围500 N·m~250 N·m轴的材料为碳素钢,σb=550MPa,规定的安全系数 n =1.5试校核该轴的疲劳强度 σ-1=220 MPa, τ-1=120 MPa,ψσ=0.1设表面 质量系数β=1,目录解:(1) 计算轴的交变应力 轴的弯曲正应力为对称循环 目录轴的扭转剪切应力为非对称循环 目录(2)计算弯曲、扭转交变应力的工作安全系数D/d=1.25>1.2,r/d=0.05,由插值法得:σb=550MPa时,kσ=1.785 , 弯曲情况 d=40~50mm查表12-2得尺寸系数:εσ=0.81;表面质量系数β=1。
工作安全系数 目录扭转情况 kτ=1.46;ετ=0.76;β=1;ψσ=0.1 工作安全系数 (3)计算弯扭组合的工作安全系数 >n=1.50 结论:构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目录第七节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一、减缓应力集中 平缓的过渡圆角 开减荷槽或退刀槽 过盈配合开减荷槽 角焊缝处开坡口 二、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三、表面强化处理 目录小 结 一、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2.对称循环 r = -11.静应力 r =13.脉动循环 r =0二、材料持久极限(疲劳极限)1.对称循环 σ-1; τ-1;2.脉动循环 σ0; τ0;3.非对称循环 σr; τr;三、构件的持久极限(疲劳极限)对称循环目录四、疲劳强度计算疲劳强度条件1.对称循环2.非对称循环3.弯扭组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