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军事天才拿破仑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3KB
约22页
文档ID:42323212
军事天才拿破仑_第1页
1/22

第第 9 节、军事天才拿破仑节、军事天才拿破仑【【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2、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拿破仑的主要军事、政治活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评价拿破仑当政时期的内外政策2、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 1804 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 1805 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那么,拿破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在历史上都做了哪些事情?有何历史功绩?我们应如何评价他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 9 节《军事天才拿破仑》(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我们先看一些人对他的评价:我们先看一些人对他的评价:歌德说:“拿破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于创造力的人……”黑格尔说:“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

司汤达说:“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丘吉尔:“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斯大林:“拿破仑是头狮子,而希特勒只是只小猫”▲▲关于关于““时势时势””和和““英雄英雄””的关系的关系假如没有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会成为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吗?①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②拿破仑个人的才能,抓住机遇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背景、背景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②思想动员: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③国际环境: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④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爆发标志:、爆发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五年的法国大革命、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阶段阶段阶段执政派别执政派别执政派别时间时间时间特点特点特点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派178917891789 年年年 7 7 7 月-月-月-179217921792 年年年 8 8 8 月月月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吉伦特派吉伦特派吉伦特派179217921792 年年年 8 8 8 月-月-月- 179317931793 年年年 5 5 5月月月处死国王处死国王处死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国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雅各宾派雅各宾派雅各宾派179317931793 年年年 6 6 6 月-月-月-179417941794 年年年 7 7 7 月月月革命高潮革命高潮革命高潮热月政变热月政变热月政变督政府督政府督政府179417941794 年年年 7 7 7 月-月-月- 179917991799 年年年 111111月月月秋千政策秋千政策秋千政策4、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①1789--1792 年: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制时期②1792-1799-1804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③1804-1814 年:拿破仑第一帝国④1815–1830-1848 年: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时期⑤1848-1852 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⑥1852-1870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⑦1870-194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 年宪法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二、拿破仑简历(法国大革命前)二、拿破仑简历(法国大革命前)1、出身与个性、出身与个性(1)科西嘉岛的破落贵族家庭(2)独特的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雄心勃勃2、少年经历、少年经历((1)求学:布里埃纳军校)求学:布里埃纳军校 →→巴黎军事学院巴黎军事学院拿破仑求学过程中遭受歧视,但他学习刻苦,自信异常,人称“科西嘉怪物”。

1784 年 10 月,拿破仑因成绩优秀被推荐进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1785年父亲病逝时拿破仑才 16 岁,而对于家庭变故,拿破仑发愤努力,以一年时间完成三年课程,提前毕业,进入炮兵团服役,成为一名少尉军官思考:少年时代的拿破仑的性格有何特点?思考:少年时代的拿破仑的性格有何特点?材料一:1779 年 4 月年仅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学习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周围的贵族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被欺负,他也为此经常和同学打架,为此经常被关禁闭后来他自己回忆“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 ——《拿破仑传》 材料二: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技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 ——炮术教官材料三: 1785 年拿破仑被派到南方炮兵团服役期间,同龄的伙伴大多数把时间浪费在咖啡、游玩和谈情说爱上,而他却在贪婪地的读书。

一次他因为一件小事被关禁闭禁闭室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厚厚的《查士丁尼法令汇编》,然后就认真地阅读并记住了大部分内容 —— 《拿破仑传》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2)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表现:坚定不移地捍卫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势力三、脱颖而出(法国大革命三、脱颖而出(法国大革命——督政府)督政府)1、崭露头角:、崭露头角:土伦战役,荣升少将2、热月政变受牵连、热月政变受牵连3、声名大震:、声名大震:1795 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拿破仑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4、捍卫共和国:、捍卫共和国: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第一次反法联军①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了欧洲封建统治直接: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②目的 英国:维护欧洲霸权根本: 俄、普:维护封建统治③结果:拿破仑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④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5、拿破仑军事战略的基本特点:、拿破仑军事战略的基本特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侧翼攻击,中路包抄,以歼灭性突击战解决会战)6、远征埃及、远征埃及①目的: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②原因:一方面,北意战场胜利,使督政府感到威胁,决定调离拿破仑远离巴黎;另一方面,拿破仑也追求“盛名”,双方不谋而合。

③经过:摧毁了埃及近卫军,进入开罗但由于与法国本土失去联系,拿破仑远征军被困埃及四、上台执政四、上台执政1 1、雾月政变(、雾月政变(17991799 年)年)①①原因: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拿破仑军事威望高②②过程: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③③实质:实质:“雾月政变”是一次典型的利用武力威胁来控制政权,然后以合法的形式确认结果的军事政变这一政变模式,以后在世界上不断被沿用)拿破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2、拿破仑执政时期的内外政策、拿破仑执政时期的内外政策((1)稳定政局)稳定政局 ①对内:打击、镇压、安抚②对外:平息第二次反法同盟,获得广泛而短暂的和平③作用:稳定局势;有利于成果的巩固和经济发展((2)改革措施:)改革措施:①宗教:不受罗马教廷干涉;宗教宽容②经济:……举办博览会、政府订货、奖励发明、改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③法制建设: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 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卢森堡和比利时至今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使用同时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播到美洲、亚洲和非洲如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就是以它为蓝本制定的,而德国、瑞士、葡萄牙、巴西等国的民法典明显受到了《拿破仑法典》的影响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民法典民法典》》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在历史上影响深远:a、《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b、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④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建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等四、拿破仑帝国的兴衰四、拿破仑帝国的兴衰1、建立:、建立:1804 年年问: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否又回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吗?2、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不同于过去的封建波旁王朝,所代表和捍卫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2)粉碎第四、五次反法同盟:几乎控制了除英国、俄国外的整个欧洲(3)远征俄国①目的: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②结果:战争失败,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③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④影响: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4)莱比锡大会战(即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被流放厄尔巴岛(5)百日王朝波旁王朝竭力恢复特权,报复革命党人(后人评价:“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忘记”),欧洲各国首脑分配战利品,1815 年 3 月拿破仑回到巴黎,推翻波旁王朝,迅速恢复帝国,史称“百日王朝”6)兵败滑铁卢4、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①直接原因: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②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五、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五、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定程度上摧毁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定程度上摧毁封建制度材料二:法国在大陆上进行的长期的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中争得杰出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 19 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你怎样来看待纳皮尔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只看到了拿破仑战争正义的一面,即维护法国大革命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只看到了拿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