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食品标准的制定PPT课件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51MB
约107页
文档ID:591949183
第四章食品标准的制定PPT课件_第1页
1/107

第四章第四章 食品标准的食品标准的制定制定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第一节第一节 食品标准制定的原则食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食品标准定义(广义):泛指涉及食品领域食品标准定义(广义):泛指涉及食品领域各个方面的所有标准包括食品工业基础及各个方面的所有标准包括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质量标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食品标准定义(狭义):仅指食品产品质量食品标准定义(狭义):仅指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为为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卫生要求要求和和营养质量要求营养质量要求还应包括:还应包括:•选用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原辅料;选用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原辅料;•需使用公认的判断、评定和检测方法;需使用公认的判断、评定和检测方法;•食品标志和标签应有明确的规定;食品标志和标签应有明确的规定;•食品贮藏和运输环境也应有明确的规定;食品贮藏和运输环境也应有明确的规定;•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有明确规定。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有明确规定 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1. 1. 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Ø《《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Ø《《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Ø《《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Ø《《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 2.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注意标准间的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注意标准间的协调性调性 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3. . 坚持统一性坚持统一性Ø标准结构的统一性标准结构的统一性Ø文体的统一性:类似的条文应由类似措辞来表达,文体的统一性:类似的条文应由类似措辞来表达,相同条文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相同条文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Ø术语的统一性:尽量避免使用同义词术语的统一性:尽量避免使用同义词4. 4. 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和生产实际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和生产实际Ø充分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适用性(营养性)、嗜充分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适用性(营养性)、嗜好性和方便性。

好性和方便性Ø安全性安全性 — — 方便性方便性 — — 色、香、味、形色、香、味、形 — — 营养营养性性 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二、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5. 遵循技术上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遵循技术上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既要注重吸纳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也要充分考虑经济上既要注重吸纳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也要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必须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合理性,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必须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统一6. 6. 坚持以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坚持以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科学性是标准的基本特性标准只有以一定的科学技术理科学性是标准的基本特性标准只有以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及科学试验为依据,并经生产实践的验证制定出来,才论及科学试验为依据,并经生产实践的验证制定出来,才会具有可操作性会具有可操作性7. 适时复审: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适时复审: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 标准具有时效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标准具有时效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标准复审一般不超过三年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标准复审一般不超过三年。

复审结果分为: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复审结果分为: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 三、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国家鼓励制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国家鼓励制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可以用国家、行业标准中的条款,或企业标准可以用国家、行业标准中的条款,或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范围包括产品的涉及、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范围包括产品的涉及、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等方面的技术标准,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四、制定食品标准的要求1 1、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需要力求完整2 2、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逻辑严谨、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逻辑严谨3 3、注重适用性、注重适用性 第二节第二节 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 ((一)预备阶段一)预备阶段(二)立项阶段(二)立项阶段(三)起草阶段(三)起草阶段(四)征求意见阶段(四)征求意见阶段(五)审查阶段(五)审查阶段(六)批准和备案阶段(六)批准和备案阶段(七)复审阶段(七)复审阶段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 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原则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原则•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1.预备阶段2.立项阶段3.起草阶段4.征求意见阶段5.审查阶段7.复审阶段6.批准和备案阶段 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闭环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闭环实施实施批准发布批准发布审查审查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起草起草废止废止预研预研计划立项计划立项复审复审 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采用快速程序: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采用快速程序:((1 1)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标准的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

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2 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其他各级标准)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其他各级标准的转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的转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食品标准的结食品标准的结食品标准的结食品标准的结构构构构 一、食品标准的要素•根据要素的必备状态或可选状态划分 •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规范性要素——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一、食品标准的要素 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一、食品标准的要素 •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一、食品标准的要素 标准的要素标准的要素资料性要素资料性要素规范性要素规范性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封面封面目次目次前言前言引言引言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索引索引名称名称范围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要求要求…………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标准的层次划分和设置采用部分、章、标准的层次划分和设置采用部分、章、条、段和附录的形式。

条、段和附录的形式 •不是所有的标准都必须按表中给出的层不是所有的标准都必须按表中给出的层次去编写,而是根据标准的具体构成、次去编写,而是根据标准的具体构成、篇幅多少、内容繁简等情况由起草人确篇幅多少、内容繁简等情况由起草人确定 •但无论什么样的标准,但无论什么样的标准,标准中至少要有标准中至少要有章、条、段三个层次,它们是标准的必章、条、段三个层次,它们是标准的必备层次备层次二、标准的结构层次二、标准的结构层次 •部分部分•章章•条条•段段•列项列项•附录附录二、标准的结构层次二、标准的结构层次 表表 : 层次及名称层次及名称层次名层次名英文对应词英文对应词编号示例编号示例GB/T 5009 -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部分部分 …… 章章 条条…… 条条 条条 段段……附录附录part …… clause Subclause…… subclause subclause paragraph annex第1部分 …… 5 5.1…… 5.2 5.2.1 无编号 ……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经营管理经营管理…… 感官检查感官检查 取约取约50ml …… 附录附录A 第四节第四节食品标准核心内容食品标准核心内容(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 )的编写的编写 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一、术语和定义一、术语和定义二、符号和缩略语二、符号和缩略语三、要求三、要求四、抽样四、抽样五、试验方法五、试验方法六、检验规则六、检验规则七、标志、标签与包装七、标志、标签与包装八、运输与贮存八、运输与贮存九、规范性附录九、规范性附录十、图与表十、图与表 食品标准核心内容的编写一、术语和定义一、术语和定义术语与定义在食品标准中是可选要素。

术语与定义在食品标准中是可选要素ü 仅仅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适用:仅仅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适用:““下列术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ü 其他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也使用时,使用:其他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也使用时,使用:““…………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ü 仅仅其他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使用:仅仅其他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使用:““…………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编写术语和定义应掌握的原则:编写术语和定义应掌握的原则:1 1)当不对术语进行定义,其含义易引起误解或产生歧义时,才)当不对术语进行定义,其含义易引起误解或产生歧义时,才有必要对术语进行定义有必要对术语进行定义2 2)对于通用词典中的通用技术术语,只有用于特定含义时,才)对于通用词典中的通用技术术语,只有用于特定含义时,才应对它下定义应对它下定义3 3)应避免给商品名、俗称、品牌下定义应避免给商品名、俗称、品牌下定义4 4)在标准中应在其范围限定的领域内给术语下定义在标准中应在其范围限定的领域内给术语下定义。

5 5)在对某术语进行定义前,应查明其他标准中是否已给出定义,)在对某术语进行定义前,应查明其他标准中是否已给出定义,避免重复或对同一概念给出不同的解释避免重复或对同一概念给出不同的解释6 6)当有必要重复某定义时,应在定义之下列出该定义所出自的)当有必要重复某定义时,应在定义之下列出该定义所出自的标准7) 7) 符号、图形符号及标志标准的起草和编写见符号、图形符号及标志标准的起草和编写见GB/T 20001.2GB/T 20001.2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T 27341 - 2009GB/T 22000 – 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适用于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适用于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19538-2004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体系及其应用指南 引导语引导语 二、符号和缩略语二、符号和缩略语符号和缩略语在食品标准中是可选要素一般应列在符号和缩略语在食品标准中是可选要素一般应列在““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一章之后一章之后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三、要求三、要求1、选择要求要素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性能特性原则(3)可证实性原则(4)要求量化原则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素中的核心内容要素中的核心内容 2.食品产品标准要求⑴原材料要求:必须制定原材料,且规定其使用性能不低于有关标准,若没有标准可以在规范性附录中对原材料的性能特性做出具体规定。

⑵感官要求:应对食品的外形、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形态等做出明确的规定⑶理化要求:对食品的物理量化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功能成分指标、安全成分指标等做出明确规定⑷微生物要求:应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做出明确的限量规定 四、抽样l抽样是标准的可选要素,一般应排在试验方法之前,但也抽样是标准的可选要素,一般应排在试验方法之前,但也可将抽样一章合并到检验规则或试验方法中,只要保证抽可将抽样一章合并到检验规则或试验方法中,只要保证抽取的样品与成品之间的一致性就可以了取的样品与成品之间的一致性就可以了l在标准抽样要素中,应考虑以下内容在标准抽样要素中,应考虑以下内容•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条件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条件•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法方法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法方法•易变质的产品应规定贮存样品的容器及保管条件易变质的产品应规定贮存样品的容器及保管条件•需要时应规定抽取样品的数量需要时应规定抽取样品的数量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五、试验方法五、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要素的标准类型:•作为一项标准的独立一章;•作为一项标准的规范性附录或推荐性附录;•作为一项标准的独立部分;•作为一项单独的标准;•在试验方法内容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并入要求要素一章之中。

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试验方法的基本内容试验方法的基本内容:•方法原理概要;方法原理概要;•试剂材料的要求;试剂材料的要求;•试验仪器设备及其具体要求;试验仪器设备及其具体要求;•试验装置;试验装置;•试验及其制备方法;试验及其制备方法;•试验程序;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等测量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等 某种产品的质量标准独立独立一章一章 独立独立一部分一部分 六、检验规则1.检验分类:⑴出厂检验(交货检验):⑵型式检验(例行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产生生产中定期、定量的周期性考核;•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形式检验的要求时 六、检验规则2. 组批规则•供需双方的约定确定的•需要规定的内容:组批条件、批量、组批方法;•一般规定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或品种的产品为一批,或同一时段、同一原料、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或品种的产品为一批批量可根据抽样方案决定 六、检验规则3. 判定规则•是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条件。

•每一类检验均应规定判定规则•复验规则:是根据产品特点对第一次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再次提出检验,并规定复验规则,根据复验结果再进行综合判定 编写时的注意事项:编写时的注意事项:在产品标准该章在产品标准该章““标志标签和包装标志标签和包装””条中所列的内容,一般条中所列的内容,一般应应直接引用已发布的有关专业的标志标签和包装标准;直接引用已发布的有关专业的标志标签和包装标准;标志或标签所使用的符号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志或标签所使用的符号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可以按需要通过铭牌、标签、商标、色彩、螺旋条纹(在电可以按需要通过铭牌、标签、商标、色彩、螺旋条纹(在电线、电缆上)等方法对产品加以标志,在标准条款中应明确线、电缆上)等方法对产品加以标志,在标准条款中应明确采用哪一种;采用哪一种;对包装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一般列入该章,不列入对包装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一般列入该章,不列入““要求要求””章和章和““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章七、标志、标签与包装 单独成章 八、运输与贮存八、运输与贮存1.运输 ⑴ 运输方式:应指明何种运输方式 ⑵ 运输条件:主要规定运输时的要求,如车厢的温度、 遮盖、密封等,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

⑶ 运输过程注意事项:主要是对装、卸、运方面的特殊要求等2.贮存 对食品等产品的贮存方面做出的规定,如贮存场所、贮存条件、贮存方式、贮存期限等 九、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定义:是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附录的内容是构成标准整体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标准中的作用和标准正文相同,不能因为是附录就不遵守在规范性附录中对标准中的条款可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意义:为了突出标准的主要内容,使标准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层次更清楚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九、规范性附录附录的用途:⑴规范性附录:为了合理安排标准的整体结构,突出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⑵资料性附录•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对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而给出较详细的示例•为了提供一些资料性的信息•采用国际标准时,当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或编辑性修改较多时,应编一个附录,陈述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十、图与表1.图⑴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图1”、“图2”等•一直延续到附录之前,图的编号与章、条、段和表的编号无关•附录中图的编号在阿拉伯数字之前加上标识该附录的字母,如“图A.1” 十、图与表⑵图的编排•图的名称—图题,有无标题均可,但一项标准中应统一•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⑶图注和图的脚注•图注位于图题之上及图的脚注之前如“注1”、“注2”•图的脚注位于图题之上,并紧跟图注,应从“a”开始的小写拉丁字母上标来区分,即a、b、c等 图注图注附录附录C 图题图题脚注脚注 十、图与表2.表⑴表的编号:同图的编号,“图”改变“表”即可,如“表1”,附录中的“表A.1”等⑵表的编排:•同图的编排,唯一不同的是,表的编号和标题应位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中栏目使用的单位一般应标在该栏表头中物理量名称之下;•不允许表中有表,也不允许将表再分为次级表⑶表注和表的脚注:同图标注和表的脚注 表头每个表都要有表头每个表都要有表头 表的接排表的接排 如果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则随后应如果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则随后应在该在该表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表题(可选)和表的编号、表题(可选)和““续续””表题表题 表注表注 表注应置于表中,并位于表的脚注之前每个表的表注表注应置于表中,并位于表的脚注之前每个表的表注应单独编号应单独编号 GB/T 5009 -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部分.部分 2 章章 “悬置段悬置段” 列项列项 第五节第五节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 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标准名称(一)标准名称(二)范围(二)范围(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  69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标准名称(一)标准名称1. 标准名称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标准名称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2. 排列顺序: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排列顺序: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u引导要素: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是引导要素: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是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u主体要素:表示在上述领域内所要规定的主要对象,主体要素:表示在上述领域内所要规定的主要对象,是是必备要素必备要素u补充要素:表示该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补充要素:表示该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可选要素可选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必备要素必备要素 Page  70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3. 标准名称的具体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u一段式:只有主体要素u二段式:引导要素+主题要素;或主体要素+补充要素u三段式:引导要素+主题要素+补充要素4. 标准的名称应包括标准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 Page  71补充要素补充要素主体要素主体要素引导要素引导要素主体要素主体要素 Page  72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二)范围:(二)范围:⑴⑴位于标准的起始位置,即位于标准的起始位置,即“第一章第一章”⑵⑵内容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什么本标准规定了什么”,表明标准所涉及的各,表明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个方面;•“本标准对什么做了规定本标准对什么做了规定”,指明标准的对象指明标准的对象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必备要素必备要素 Page  73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⑷⑷范围编写的要求:范围编写的要求:•完整:完整:提供给的信息要全面,不能缺项;提供给的信息要全面,不能缺项;•规范:规范:用语要准确规范;用语要准确规范;•简洁:简洁:在完整和规范的前提下,范围的编写应在完整和规范的前提下,范围的编写应力求简洁,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力求简洁,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的作用。

作用 Page  74第一章第一章 Page  75(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 文件两种性质的引用文件两种性质的引用⑴⑴ 规范性引用规范性引用:是指标准引用了某文件或文件的条款后,:是指标准引用了某文件或文件的条款后,这些文件或条款即构成了标准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文件或条款即构成了标准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引用的文件或文件条款所引用的文件或文件条款与与本标准的规范性要素本标准的规范性要素具有具有同同等的效力等的效力规范性引用的文件应该在规范性引用的文件应该在“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一章中列出一、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Page  76(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⑵⑵ 资料性引用资料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并:文件的内容并不构成标准的不构成标准的内容内容,而只是提供一些供参考的信息或资,而只是提供一些供参考的信息或资料资料性引用文件不应放在标准的规范料资料性引用文件不应放在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而应放在标准的附录性引用文件一章中,而应放在标准的附录后面,列入后面,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

中 Page  77(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用形式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用形式⑴⑴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意味着只使用所注日期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意味着只使用所注日期的版本,以后出版的新版本和修改单中修改后的的版本,以后出版的新版本和修改单中修改后的内容均不适用内容均不适用•应给出文件的年号及完整的文件名称应给出文件的年号及完整的文件名称⑵⑵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意味着所引用的文件无论何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意味着所引用的文件无论何时修订,其最新版本仍然适用于引用它的标准时修订,其最新版本仍然适用于引用它的标准•不应给出文件的年号不应给出文件的年号 Page  78(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3. 引导语对单独标准,其引导语是:对单独标准,其引导语是: Page  79(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的排序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的排序•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标准-IEC标准标准-ISO或或IEC有关文件有关文件-其他国家标准或有关文件。

其他国家标准或有关文件•国家标准、国家标准、ISO标准、标准、IEC标准按标准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排列其他国际标准等先按其他国际标准等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排列,再按再按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标准的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 Page  80 Page  81(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5. 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⑴⑴ 在标准条款中被引用,并且被规范性引用注意在标准条款中被引用,并且被规范性引用注意不是参考文件和资料性引用不是参考文件和资料性引用⑵⑵ 用摘抄的形式将引用的内容已抄录到标准中,则用摘抄的形式将引用的内容已抄录到标准中,则不应将被抄录的标准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不应将被抄录的标准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⑶⑶ 不要引用正在起草的准备阶段的草案不要引用正在起草的准备阶段的草案⑷⑷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能引用企业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能引用企业标准 Page  82(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三)规范性引用文件5. 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注意的问题⑸⑸引用的文件应是最新版本的,不引用已被代替或废止的文件。

引用的文件应是最新版本的,不引用已被代替或废止的文件⑹⑹在标准中不应引用的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文在标准中不应引用的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文件;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文件件;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文件⑺⑺不注日期引用一项标准的所有部分时,应在标准顺序后标明不注日期引用一项标准的所有部分时,应在标准顺序后标明“所有部分所有部分”及其通用名称,即引导要素和主体要素及其通用名称,即引导要素和主体要素⑻⑻当引用的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时,应在引用我国当引用的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时,应在引用我国标准名称后面标出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准名称后面标出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Page  83第五节第五节 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二、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二、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一)封面(一)封面(二)目次(二)目次(三)前言(三)前言(四)引言(四)引言 Page  84(一)封面(一)封面1.标准的类型2.标准的编号3.标准的标志4.代替标准的编号5.国家标准分类号6.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7.备案号8.标准名称9.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志10.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记忆标准的发布部门和单位 Page  851.标准的类型标准的类型2.标准的编号:标准的编号: 标准代号标准代号 顺序号和年号顺序号和年号 Page  863.标准的标志标准的标志4.代替标准的编号代替标准的编号5.国际标准分类号国际标准分类号6.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8.标准的中英文名称标准的中英文名称四号黑体字四号黑体字一号黑体字一号黑体字10.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10.标准的发布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部门或单位 Page  87(一)封面(一)封面7.备案号•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关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批准、发布后需要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规定,由备案部门备案后确定一个编号。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号标注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下面企业标准的备案号直接标注在标准封面上•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号由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Page  887.行业标准备案号行业标准备案号7.企业标准备案号企业标准备案号 Page  89(一)封面(一)封面9.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志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志•当制定的标准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在标当制定的标准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在标准封面上英文名称下面给出与国家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志准封面上英文名称下面给出与国家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志•对应的国家标准编号对应的国家标准编号 ++ 国际标准名称国际标准名称 ++ 一致性程度代号一致性程度代号•一致性程度代号分别为:一致性程度代号分别为:     等同采用代号等同采用代号—— IDT     修改采用代号修改采用代号—— MOD     非等效采用非等效采用—— NEQ (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Page  909.与国际标准一致性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标志程度标志 Page  91二、目次二、目次 为可选要素,其功能为:层次结构框架、引导阅读和检索。

其中应列出完整的标题及所在页码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1)前言•(2)引言•(3)章的编号、标题•(4)带有标题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可选的资料性概述要素可选的资料性概述要素 Page  92•(5)附录编号、附录性质(即在圆括号中注明“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标题•(6)附录章的编号、标题(需要时才列出)•(7)附录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才列出,并且只能列出带有标题的条)•(8)参考文献•(9)索引•(10)图的编号、图题(需要时才列出)•(11)表的编号、表题(需要时才列出)(二)目次(二)目次 Page  93(二)目次(二)目次 Page  94(三)前言(三)前言1.特定部分:在一些标准中可以省略特定部分:在一些标准中可以省略2.基本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少基本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少必备的资料性概述要素必备的资料性概述要素 Page  95(三)前言(三)前言1.特定部分特定部分⑴⑴说明标准的结构说明标准的结构⑵⑵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情况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情况⑶⑶说明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说明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⑷⑷说明与标准前一版得到重大技术变化说明与标准前一版得到重大技术变化⑸⑸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⑹⑹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 Page  96(三)前言(三)前言2.基本部分基本部分⑴⑴标准的提出标准的提出 ⑵⑵标准的批准标准的批准⑶⑶标准的归口标准的归口 ⑷⑷标准的起草单位标准的起草单位⑸⑸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主要起草人 ⑹⑹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发布情况 Page  97(三)前言(三)前言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⑴⑴不能阐明标准的重要意义不能阐明标准的重要意义⑵⑵不能介绍标准的立项情况或编制过程等不能介绍标准的立项情况或编制过程等⑶⑶在前言中不应给出要求在前言中不应给出要求⑷⑷前言中不能有图和表前言中不能有图和表 Page  98四、引言四、引言 引言为可选要素,如果需要,则给出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以及编制该标准的原因。

引言不应包含要求 引言不应编号当引言的内容需要分条时,应仅对条编号,编为0.1、0.2等 Page  99第五节第五节 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食品标准中其他要素的编写三、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三、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一)资料性附录(一)资料性附录(二)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三)索引(三)索引(四)注和示例(四)注和示例 Page  100(一)资料性附录(一)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应提供的信息资料性附录应提供的信息⑴⑴标准中重要规定的依据和对专门技术问题的介绍标准中重要规定的依据和对专门技术问题的介绍⑵⑵标准中某些条文的参考性资料标准中某些条文的参考性资料⑶⑶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示例等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示例等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Page  101 Page  102(二)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位于最后一个附录之后;参考文献位于最后一个附录之后;•参考文献应提供识别和查询出处的充分信息;参考文献应提供识别和查询出处的充分信息;•参考文献引用原文时应直接使用原文,无须参考文献引用原文时应直接使用原文,无须翻译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Page  103(二)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包括参考文献包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资料性引用的文件资料性引用的文件,包括:,包括:标准条文中提及的标准条文中提及的文件文件;标准条文中的;标准条文中的注、图注、表注注、图注、表注中提及的中提及的文件;标准资料性文件;标准资料性附录附录中提及的文件中提及的文件;标准中;标准中的的示例所使用或提及的文件示例所使用或提及的文件。

在在“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一章中,标示术语所出自的标准;摘抄形式一章中,标示术语所出自的标准;摘抄形式引用时,被抄录的文件引用时,被抄录的文件 Page  104(三)索引(三)索引•索引可以提供一个不同于目次的检索标准内索引可以提供一个不同于目次的检索标准内容的方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方便标准的使容的方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方便标准的使用•如果有索引,则应作为标准如果有索引,则应作为标准最后一个要素最后一个要素•索引索引不能不能和正文章条次序或编号次序一致和正文章条次序或编号次序一致•中文索引中文索引应以应以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排列,英文英文索引索引应以应以拉丁字母顺序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可选要素可选要素 Page  105(四)注、脚注和示例(四)注、脚注和示例•条文中的条文中的注注、、脚注脚注、、示例示例无论在标准的任何要素中无论在标准的任何要素中都是资料性都是资料性的也就是说不能在注、脚注、示例中规定要求也就是说不能在注、脚注、示例中规定要求•注注是为了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而设立的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而设立的,注是向读者提,注是向读者提供附加信息。

注的表示:在条文下,在第一行文字前加黑体字注供附加信息注的表示:在条文下,在第一行文字前加黑体字注和冒号(小五号字)一章或一条中有多个注时应标示:和冒号(小五号字)一章或一条中有多个注时应标示:“注注1::”、、“注注2::”、、“注注3::”等•脚注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半括号表示,如脚注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半括号表示,如::“1)、)、2))”也可用也可用“*”表示脚注号应放在被注的文字的表示脚注号应放在被注的文字的右上角右上角脚注应与正文脚注应与正文用四分之一长的短线分开用四分之一长的短线分开•示例只能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示例只能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不应包,不应包含要求和对于使用标准不可缺少的信息位于所涉及章、条或段含要求和对于使用标准不可缺少的信息位于所涉及章、条或段的下面示例示例1”、、“示例示例2”等表示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简述制定食品标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简述制定食品标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试论述制定一项国家标准时的程序?试论述制定一项国家标准时的程序?3.制定一项食品标准时,其中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标制定一项食品标准时,其中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标准的核心,请简述其主要内容和核心。

准的核心,请简述其主要内容和核心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