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75KB
约5页
文档ID:484281336
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_第1页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 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 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 ,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 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 部分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 竹杆舞引言:在我国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 55 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04%他们人口虽少,但分布较广,并且多居高山、丛林中,地理环境恶劣环境 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就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多样性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 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 惯,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一、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 ,黎语 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 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竿舞的形式是 :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 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 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在有节奏、有 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 ,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 ,而 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健 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 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在 2002 年4 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 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众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 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该项目体 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 , 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竹竿舞分布在很多个民族和地区,各自有不同的特点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 族竹竿舞,过去是在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 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 ,在 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 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 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 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 :“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 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 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苗族竹竿舞竹竿舞是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 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 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 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 8 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 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 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竹竿舞一般 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 ,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 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黎族竹竿舞(打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前,当经 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 ,家家户户炊制新 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 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

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 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随着时代的变 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 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 ,如今 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在,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 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 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现在“竹竿舞”不但跳遍大江南北,也越来越引起 国外游客的兴趣,不少外国旅游者专门来到黎村,与黎族青年同学习、共欢乐,真切感受着浓浓的黎家风情二、竹竿舞的运动特点集体性,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 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 健身性,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甚至是中老年身心健 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 ,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 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三、跳竹竿舞的价值第一,培养了合作能力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 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 往活动。

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 ,使 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 ,与同伴友好相处 ,感受运动的乐趣 ,同时让能力强的 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二,促进 了身体的协调发展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 , 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 ,肌肉中的 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 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 育运动最后,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四、结束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代表悠远年代的遗存 ,同时,少数 民族体育又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 ,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 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宝贵财富姿态优美、节奏感强的竹杆舞越 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应高大力发展这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此来弘扬 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且应该引入现代体育发展观和管理 机制,与时俱进,大力推广,增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使竹竿舞这样的传统文化发 扬光大。

参考文献:[1] 龙佩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1.[2] 白晋湘,刘少英,龙佩林,宋加华.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中国工 业大学出版社,2000.[3]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4] 郭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I r i t体育期末论文题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学 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外国语学院2009级英2班009070187J贺希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