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公司治理学,公司治理学,李维,安主 编,任课教师李维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学习目的,关键词,第一节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第三节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权力指数,复习思考题,案例讨论题:帕玛拉特,V.S.,安然:欧美模式的失败?,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学习目的,1,了解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的关系;,2,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和当事人,以及公司的不同当事人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地位;,3,理解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掌握公司边界、公司治理边界的类型和主要内容;,4,熟悉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5,明确一股一票和投票多数制度,掌握权力指数的应用关键词,科层和契约 公司治理边界 公司治理机制,第一节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一、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员 工,要素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供应商,批发商,消费者,/,客户,外部债权人,投资者,图,2-1,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1,股东需要一种机制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经营者。
2,一个拥有大量股份的股东或股东团伙可能会完全有效地监督经营者,但是他们的权利也必须受到制约,以防止他们做出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不公平行为3,“有限责任”对股东来说是一个优势,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4,公司当事人博弈行为和他们的专用性资产之间的关系构成关键的公司治理微观行为基础,这一微观基础的表征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5,投资者希望在他们的投资中拥有流动性和多样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一定与参与监控所付出的始终一致6.,设计一套机制来保证投资者能够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信息7.,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公司治理的调节问题,使公司治理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一)债权人、经营者、雇员,(二)供应商、客户和社区、政府,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二)公司治理的架构,(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一)说明责任和问责制,说明责任和问责制,是指由于代理人利用了委托人的资源并以此获得收益,因此代理人有将自己行为的结果向委托人进行说明报告的义务在理解说明责任和问责制时,关键问题是理解好委托代理关系,,(二)公司治理的架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主要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及其博弈均衡路径。
公司的外部治理主要是指外在市场的倒逼机制,市场的竞争压迫公司要有适应市场压力的治理制度安排公司的外部治理活动场所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等代理人的行动、类型或信号,委托人,代理人,归类,防盗措施,保险公司,投保人,隐藏行动道德风险,饮酒、吸烟,保险公司,投保人,耕作努力,地主,佃农,工作努力,股东,经理,工作努力,经理,员工,经营决策,员工,经理,项目风险,债权人,债务人,房屋修缮,住户,房东,房屋维护,房东,住户,是否真正代表选民利益,选民,议员或代表,廉洁奉公或贪污腐化,公民,政府官员,是否努力办案,原告,/,被告,代理律师,表,2-1,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表,2-1,委托人代理人划分表续,市场需求,/,投资决策,股东,经理,隐藏信息道德风险,项目风险,/,投资决策,债权人,债务人,市场需求,/,销售策略,企业经理,销售人员,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雇主,雇员,赢的概率,/,办案努力,原告,/,被告,代理律师,健康状况,保险公司,投保人,逆向选择,工作技能,雇主,雇员,产品质量,买者,卖者,项目风险,债权人,债务人,工作技能,/,教育水平,雇主,雇员,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产品质量,/,质量保证期,买者,卖者,需求强度,/,价格歧视,垄断者,消费者,盈利率,/,负债率、内部股票持有比例,投资者,经理,健康状况,/,赔偿办法,保险公司,投保人,【,网络链接,2-1】,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革命性变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轰轰烈烈的第二波改革大潮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意义不下于中国的深度改革。
从,1992,年年前年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几家最著名大公司的董事会先后解雇了六名声名显赫的超级总裁他们分别是,美国,IBM,总裁约翰,爱克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罗伯特,斯但颇尔、美国捷达总裁杰姆斯,罗宾孙、西屋公司总裁保尔,莱格和康柏电脑总裁若德,凯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六位巨星级总裁被炒鱿鱼,这在美国历史还是第一次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革命性变革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推动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力量三)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1.,构筑公司治理模式的原则,2.,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1.,构筑公司治理模式的原则,(1),可以对公司治理的不同类别的制度安排作出描述和分析;,(2),应能说明特定公司治理安排产生的条件;,(3),必须说明一种公司治理安排的不同构成之间的联系,它们与金融体系以及经济系统的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2.,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股东决定直接主导型模式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体现了主要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主要股东的意志能得到直接体现。
其缺点是很明显的,即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家族那里是难以得到满足的而在保持家族控制的情况下,资金必然大量来自借款,从而使企业受债务市场的影响很大2,)日本和德国式的内部治理模式,在日本和德国企业里,银行、供应商、客户和职工都积极通过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参与公司治理事务,发挥监督作用这些银行和主要的法人股东所组成的力量被称为“内部人集团”日本、德国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资本关系和贸易关系所构成的一种内在机制对经营者的监控和制约被称为内部治理模式3,)英国和美国式的外部治理模式,英美等国企业特点是股份相当分散,这样,公众公司控制权就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监控机制发挥着主要的监控作用,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自然相当发达公开的流动性很强的股票市场、健全的经理市场等对持股企业有直接影响这种治理模式被称为“外部治理模式”,也被称为“外部人系统”第二节 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二、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类型,一、现代公司与公司边界,公司治理边界与公司的边界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公司边界可从如下角度进行界定:,(,1,)财产边界。
2,)组织边界3,)法人边界公司边界与公司治理边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一)交易纬度差异和专用性资产,(二)公司的治理边界,(一)交易纬度差异和专用性资产,不同交易的主要表现纬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在不同交易的三个主要纬度上,资产专用性是最主要的从最广泛的交易角度来推演公司治理的边界其内在逻辑也取决于资产专用性二)公司的治理边界,不同专用性资产的补偿,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有先后顺序,这可根据状态依存所有权的理念做出一般界定设,I,为公司的总收入,且,0,I,P,,,P,为公司最大可能的收入;,w,i,为应该支付的各类合同工资,其中,w,1,为支付员工的工资,,w,2,为支付给经理人员的工资;,r,为应该支付给债权人的本金加利息;,为股东所追求的满意利润;,t,为公司上缴的税费根据目前各国法律等正式的制度安排,上述不同的当事人索取权的分布为:员工债权人股东政府公司治理边界就是指,公司当事人在公司中专用性资产的纬度和半径所形成的范围在公司中相关当事人所形成的关系可用图表示经营者,股东,(董事会),债权人,雇 员,政 府,社 区,供应商,竞争者,公司,图,2-2,公司的当事人关系图,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类型,(一)有限责任与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边界,(二)集团母公司的治理边界,(三)网络经济中的公司治理边界,(一)有限责任与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边界,公司的实际活动往往是超越法人边界的。
公司自身的行为往往是忽视法人边界的在集团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子公司的法人边界作为其治理边界是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权责关系的在这些情况下,公司治理的边界就需要扩大西方国家的这些实践表明,公司治理不应再局限于公司法人的自主权和公司的边界之内在许多情况下,公司治理的边界大于公司的法人边界二)集团母公司的治理边界,企业集团的复杂性使得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具备了双重特征:,(,1,)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关联公司分别有治理结构行使治理的职责;,(,2,)企业集团本身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治理机制运作系统母公司与子公司是控制权的关系,母公司决策意志延伸的范围构成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外延的界限这个界限称之为集团内治理边界,它体现了母公司决策权的范围集团内治理边界超越了母公司的法人边界虽然在公司法的意义上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有独立的法人治理边界,但在实际的经济意义上子公司要受母公司的治理,它的行为体现了母公司的决策意志,对母公司要有说明责任因而,集团内治理边界体现了说明责任的范围三)网络经济中的公司治理边界,1,、网络经济的的运行规则,2,、网络经济的规则所导致的公司治理边界的变化,图,2-4,集团治理内边界,图,2-5,集团治理外边界,公司,M,子公司,a,子公司,c,子公司,b,控制权,公司,M,关联公司,A,关联公司,B,关联公司,C,发言权,1,、网络经济的的运行规则,(,1,)直接经济;,(,2,)超强的正反馈;,(,3,)网络的正外部性;,(,4,)标准化竞争;,(,5,)互补性;,(,6,)信息产品成本的高固定低边际性;,(,7,)消费转移的高成本;,(,8,)注意力经济;,(,9,)系统竞争。
2,、网络经济的规则所导致的公司治理边界的变化(,I,),(,1,)网络经济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减少了公司治理边界中的中间环节,使过去颇费交易成本的治理过程变为可能2,)在网络经济形态中,需求方规模经济和供应方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导致“双重作用”反应在公司治理边界上就是产业的迅速扩张中,信息通道较短中的治理边界随之扩张3,)公司最大的挑战是通过克服总转移成本来扩大网络规模这对单个公司来讲治理的边界和内容必须向合作和兼容方面逼近2,、网络经济的规则所导致的公司治理边界的变化(,II,),(,4,)受强烈的网络效应影响的技术一般会有一个长的引入期,紧接着是爆炸性增长这种模式是由于正反馈引起的这对公司来讲,“预期”也构成了重要的决定公司治理边界的专用性资产5,)互联网的应用必须是众多消费者一起使用才能充分获得它的福利对公司来说,消费者同序偏好的专用性资产达到临界是关键6,)信息产品的近乎零边际成本和“经验产品”以及注意力经济决定了,公司治理边界的自主变量,专用性资产的又一新变化,锁定(,lock-in,)和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以及搜索引擎(,Web,)也被纳入其中。
案例,2,2】,创维事件:“一个糟糕的公司治理样本”,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创维数码于,2000,年,4,月在香港主板上市2004,年,11,月,29,日,其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