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人交二、行人交通特性通特性 ☆ ☆人类活动中不可缺人类活动中不可缺少步行交通少步行交通, ,掌握行人掌握行人的交通特性也是交通的交通特性也是交通安全学的一个内容安全学的一个内容 1《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 (一一) )过街特性过街特性 行人横穿道路有单人穿越和结群穿越两种单人穿行人横穿道路有单人穿越和结群穿越两种单人穿越有待机穿越、抢行穿越、适时穿越等三种情况在穿越有待机穿越、抢行穿越、适时穿越等三种情况在穿越过程中又有匀速穿越、中途停步、中途加速、中途减越过程中又有匀速穿越、中途停步、中途加速、中途减速等情况行人过街心理有怕车辆、不怕车辆和前瞻后速等情况行人过街心理有怕车辆、不怕车辆和前瞻后顾等现象由于目前我国交通意识教育未能深入人心顾等现象由于目前我国交通意识教育未能深入人心, ,所以不怕车辆的行人大有人在所以不怕车辆的行人大有人在, ,这是多发事故重要原因这是多发事故重要原因之一行人结群而过容易被驾驶员发现之一行人结群而过容易被驾驶员发现, ,相对于单人穿相对于单人穿越危险性小些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结群而过给交通管越危险性小些。
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结群而过给交通管理造成很大困难理造成很大困难, ,容易产生交通紊乱、滞阻、堵塞等容易产生交通紊乱、滞阻、堵塞等2《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二)行人分布特性 行人一般在大商店门口、电影院、体育场、学校门口、广场和交叉口等地方比较集中,而且穿越不规则在郊外公路上更有突然穿越的现象发生一般行人能在人行道上步行,但目前我国在车多、人多和交通意识淡薄的情况下,人车混走的现象绝不少见3《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三三)年龄特性和其它年龄特性和其它 行人的年龄在交通上的反映差异很大儿童天真行人的年龄在交通上的反映差异很大儿童天真,特别是特别是10岁以岁以下的儿童更是无视行车的存在下的儿童更是无视行车的存在,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几次行动方向的变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几次行动方向的变化化,而且儿童的判断力极低而且儿童的判断力极低,所以交通事故中儿童占的比例很大老所以交通事故中儿童占的比例很大老人反应迟缓人反应迟缓,采取应急动作的能力极差采取应急动作的能力极差,所以老人在交通事故中占的所以老人在交通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
壮年人稳重沉着比例最大壮年人稳重沉着,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占大多数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占大多数,不易出现不易出现交通事故青年人思想活跃行为鲁莽交通事故青年人思想活跃行为鲁莽,穿越道路往往是快而不规则穿越道路往往是快而不规则,危险性大但青年人反应敏捷危险性大但青年人反应敏捷,常有化险为夷常有化险为夷,交通事故的比例最小交通事故的比例最小 妇女在步行中较胆小妇女在步行中较胆小,一般是正常的交通规则遵守者一般是正常的交通规则遵守者,不易出现交不易出现交通事故精神病患者和其它疾病患者在步行中会有突然穿越、突然通事故精神病患者和其它疾病患者在步行中会有突然穿越、突然变向和突然倒地等现象变向和突然倒地等现象,这种情况在整个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虽小这种情况在整个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在其自身比例中有极大的危险度但在其自身比例中有极大的危险度 在交通体系中在交通体系中,针对行人的特性应加强交通意识教育针对行人的特性应加强交通意识教育,根据实情做根据实情做出隔离人车、诱导人流和采取行人立交桥或地道等措施出隔离人车、诱导人流和采取行人立交桥或地道等措施4《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三、乘客交通特性三、乘客交通特性 (一)需求心理特性 乘客中有上班、上学、公务、社交、娱乐和旅游等各种不同目的人员。
不同目的的乘客对乘车有不同的需求,有的要求准时,有的要求快捷,有的要求票价低廉,有的要求舒适等为满足乘客的需求,在道路设计、车辆制造、行车驾驶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应认真研究5《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 (二二) )乘客反应特性乘客反应特性 不同的道路等级、路面质量、行驶的平稳性、车不同的道路等级、路面质量、行驶的平稳性、车箱内的乘客气氛、载客量、周围景观、地形等箱内的乘客气氛、载客量、周围景观、地形等, ,都会对都会对乘客产生不同的反应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的横向乘客产生不同的反应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的横向力系数力系数μ< 0.15 μ< 0.15 时时, ,乘客有稳定感乘客有稳定感; ;当当μ> 0.2 μ> 0.2 时就有时就有不稳定感不稳定感; ;当当μ> 0.4 μ> 0.4 时时, ,乘客有感到翻车的危险乘客有感到翻车的危险当路面状况恶劣当路面状况恶劣, ,开裂不平整开裂不平整, ,乘客会有厌恶心理乘客会有厌恶心理, ,情绪情绪烦躁烦躁, ,有的乘客还会晕车山区陡坡道路或高填土路段有的乘客还会晕车山区陡坡道路或高填土路段乘客会有恐惧感反应乘客会有恐惧感反应。
乘车时间长、车速过慢或驾驶员办私事等会引起乘车时间长、车速过慢或驾驶员办私事等会引起乘客厌倦或不满所以在行车过程中乘客厌倦或不满所以在行车过程中, ,应有良好的道路应有良好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和行车条件条件、交通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和行车条件, ,使乘客感使乘客感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 ,使乘客在旅途产生一种享使乘客在旅途产生一种享受的感觉受的感觉6《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四、生物节律与交通四、生物节律与交通¨ 人人,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都存在着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都存在着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化,例如脉博、呼吸、体温、血压、排泄、睡眠等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脉博、呼吸、体温、血压、排泄、睡眠等都有一定的规律, 称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对人体的行为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称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对人体的行为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学家们已证实,人体内存在大约生物学家们已证实,人体内存在大约100100多种这样的循环,如多种这样的循环,如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及睡眠等循环,这些循环称为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及睡眠等循环,这些循环称为生理节律生理节律。
1919世纪末和世纪末和2020世纪初,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尔曼斯世纪初,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尔曼斯瓦布达和德国著名的内科医生威尔赫姆瓦布达和德国著名的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利斯通过对病人的临弗利斯通过对病人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人体内存在床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人体内存在2323天周期的天周期的体力循环体力循环和和2828天周天周期的期的情绪循环情绪循环2020年后,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教授阿尔弗雷德、年后,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教授阿尔弗雷德、泰尔其尔,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又提出了泰尔其尔,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又提出了3333天周期的天周期的智智力循环力循环统称为三大节律统称为三大节律 三大节律在每一周期中都有高潮期和低潮期高潮期时人的三大节律在每一周期中都有高潮期和低潮期高潮期时人的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涨、智力开阔;低潮期人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涨、智力开阔;低潮期人的行为处于较差状态,体力袁弱、情绪低落、智力抑制;在高潮的行为处于较差状态,体力袁弱、情绪低落、智力抑制;在高潮期与低潮期之间称为临界期,人的适应性差,行为处于不稳定状期与低潮期之间称为临界期,人的适应性差,行为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差错。
态,容易发生差错7《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19811981年,我国对重庆、西安和上海等地汽年,我国对重庆、西安和上海等地汽车运输公司和公共交通公司近几年发生的车运输公司和公共交通公司近几年发生的490490起起重大交通事故,进行生物节律分析,结果表明,重大交通事故,进行生物节律分析,结果表明,有有72%72%发生在临界日发生在临界日 一些国家的交通安全工程师,早已开始应一些国家的交通安全工程师,早已开始应用生物节律理论来研究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问用生物节律理论来研究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问题,每当临界日来到之前,研究者就向驾驶员题,每当临界日来到之前,研究者就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提醒他们在临界日注意安全或安排发出警告,提醒他们在临界日注意安全或安排他们从事一些轻松的工作从一些实验的结果他们从事一些轻松的工作从一些实验的结果表明,这些措施的确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表明,这些措施的确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8《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人的生理节律计算人的生理节律计算 ( (手工直接计算手工直接计算 ) ) 以周岁天数以周岁天数( (周岁数周岁数×365)×365)加上闰年的天数加上闰年的天数( (周岁数周岁数+4+4并取整并取整数数) ),再加上当年的天数;然后将所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各自周,再加上当年的天数;然后将所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各自周期期2323、、2828、、3333,所得商数即为被计算者已生活了多少体力、情绪、,所得商数即为被计算者已生活了多少体力、情绪、智力周期,余数所对应的曲线状态为计算日所处的生理节律状态。
智力周期,余数所对应的曲线状态为计算日所处的生理节律状态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9《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10《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11《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五.城市出入口的道路交通特性五.城市出入口的道路交通特性 城市出入口的道路是处于城市道路和郊区公路之间的路段城市出入口的道路是处于城市道路和郊区公路之间的路段, ,所所以它既具有城市道路的部分特性以它既具有城市道路的部分特性, ,也具有郊区公路的部分特性所也具有郊区公路的部分特性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性以它有自身的特性: : 1. 1. 过渡性过渡性 由于城市出入口道路处于城乡之间的特殊性由于城市出入口道路处于城乡之间的特殊性, ,所以出现了交通所以出现了交通流量大而交通不规则性从乡区交通较少而简单的交通组成逐渐进流量大而交通不规则性从乡区交通较少而简单的交通组成逐渐进入交通流量大而复杂交通组成的城区往往在这些路段上管理不严入交通流量大而复杂交通组成的城区往往在这些路段上管理不严, ,交通事故多发交通事故多发 2. 2. 集散性集散性 由于城市出入口道路既接近城市由于城市出入口道路既接近城市, ,又有较开阔的场地又有较开阔的场地, ,所以在城所以在城乡物资交流时乡物资交流时, ,往往选在这种路段上作为物资集散地。
往往选在这种路段上作为物资集散地12《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3. 3. 多变性多变性 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组成、交通量、行车速度、纵横向干扰和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组成、交通量、行车速度、纵横向干扰和交通环境随时随地会发生变化交通环境随时随地会发生变化, ,而且出入口道路的位置也会随城而且出入口道路的位置也会随城市的发展而向郊外移位市的发展而向郊外移位 4. 4. 开放性开放性 出入口道路沿线一般是待开发地区出入口道路沿线一般是待开发地区, ,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开发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条件, ,所以必须很好地利用地理优势作好开发的规划所以必须很好地利用地理优势作好开发的规划, ,加强开放性加强开放性经济经济, ,使开放带动开发但出入口道路不是城市道路又不是乡间使开放带动开发但出入口道路不是城市道路又不是乡间公路公路, ,所以在交通组成、交通目的和交通速度等方面带有复杂性所以在交通组成、交通目的和交通速度等方面带有复杂性, ,在开放开发中务需处理好远景和近期的规划在开放开发中务需处理好远景和近期的规划13《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一.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一.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它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它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事故19911991年国务院发布年国务院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一次明,第一次明确地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确地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交通事故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交通事故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财产损失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起施行)5月1日起施行) 日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日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失死伤或物的损失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交通事故的定义:道路交通事故是在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交通事故的定义:道路交通事故是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14《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二二.交通事故的现象交通事故的现象 碰撞:交通强者(相对而言)的正面部分与他方碰撞:交通强者(相对而言)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
主要发生在机机、机非、机人、非非、非人、接触主要发生在机机、机非、机人、非非、非人、车物之间车物之间 碾压:作为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自行车或行人等碾压:作为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自行车或行人等的推碾或压过的推碾或压过 刮擦: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侧面与它方接触,称刮擦: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侧面与它方接触,称为刮擦 翻车:两个以上的侧面车轮离开地面侧翻(翻车:两个以上的侧面车轮离开地面侧翻(2轮)轮)大翻(大翻(4轮)轮) 坠车:车辆掉下去,如掉入桥下、溪涧坠车:车辆掉下去,如掉入桥下、溪涧 爆炸爆胎事故爆炸爆胎事故 失火15《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三三.交通事故分类标准交通事故分类标准16《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四四.交通事故的成因交通事故的成因 由于我国道路交通非常复杂由于我国道路交通非常复杂,所以产生交通事故的原所以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很复杂因也很复杂,一般来说一般来说,产生交通事故的成因有如下几类产生交通事故的成因有如下几类: (一一)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 在交通事故中在交通事故中,人是主要因素人是主要因素,人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人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和间接因素 1. 人的直接因素人的直接因素:注意不当注意不当;超速行驶超速行驶;不注意不注意(疏忽疏忽);措施不力措施不力 2. 人的间接因素人的间接因素:酒精中毒酒精中毒;药物损伤药物损伤;疲劳疲劳;缺乏经验缺乏经验;其它原因其它原因(不熟悉道路、不熟悉车况等不熟悉道路、不熟悉车况等)17《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二二)交通事故中的车辆因素交通事故中的车辆因素 1. 灯光照明过强或过弱灯光照明过强或过弱; 2. 喇叭不响喇叭不响; 3. 轮胎突爆或摩阻系数特小轮胎突爆或摩阻系数特小; 4. 转向装置不灵转向装置不灵:失灵失灵,不灵敏不灵敏; 5. 制动装置制动装置: 制动跑偏制动跑偏, 制动距离太长制动距离太长, 制动制动侧滑侧滑, 制动失效制动失效 18《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三三)交通事故中的道路因素交通事故中的道路因素1. 直线段太长直线段太长;2. 平曲线半径太小平曲线半径太小,视距不良视距不良;3. 竖曲线半径太小竖曲线半径太小,视距不良视距不良;4. 纵坡过大纵坡过大,坡长太长坡长太长;5. 长坡尽头出现小半径平曲线长坡尽头出现小半径平曲线;6. 低等级道路比高等级道路事故多低等级道路比高等级道路事故多;7. 路况质量差比质量好的事故多路况质量差比质量好的事故多;8. 交叉口的事故比路段事故多。
交叉口的事故比路段事故多19《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四四)交通事故中的交通状态因素交通事故中的交通状态因素 1. 交通量:交通量稀少, 易产生超速现象,事故增多;交通量特大,相互干扰大,事故量增多 2. 混合交通: 混合交通的事故比单一类型车辆交通的事故多混合交通是我国目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五五.交通事故的规律交通事故的规律 (一)公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特点 1. 在一般公路和山区公路上主要是超车和避让引起的事故多; 2. 超速行驶引起的事故多; 3. 凡纵坡大、转弯半径小、路面滑的地段事故多21《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 (二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特点 1. 时间规律:凡社会不稳定或重大改革时期,事故多;在一年中第三季度人们活动频繁,道路处于雨季泥泞,故事故多;每天中午驾驶员疲劳,是一天中事故多发时段。
2. 路段规律:城市交通事故多于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交通量大人口密集路段事故多;窄路、弯道、坡道处的事故多;“瓶颈”路段事故多 3. 车辆行驶规律 左转车辆引起事故多;形成直角行驶的两车引起的事故多 4. 车种规律 客运车辆事故多;私人车事故多;性能差别大的车追尾事故多 5. 人员比例规律和特性 伤亡人员中,在职人员死伤多,其次是中小学生和外地人 6. 驾驶员年龄规律和特性 青年驾驶员引起的事故多 7. 引发事故的车型规律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撞机动车的事故最多,其次是机动车撞非机动车或行人22《交通安全心理》《交通安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