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灭菌法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

l****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4KB
约21页
文档ID:160644184
灭菌法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_第1页
1/21

三)灭菌法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D值耐热参数 Z值灭菌温度系数 FT值T温度下的灭菌时间 F0值标准灭菌时间 灭菌率L(Lethal rate)(致死率),1.D值耐热参数,1)定义:将一含微生物的样品在一定的温度下杀菌,当样品中的微生物消灭90%时,所需的时间,又称九成杀灭时间Decimal reduction time)即细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描述微生物对热的耐受性D值定义图:,据D值定义,若lgN1- lgN2=1 则D=t2-t1= =- 即D为该直线斜率的负倒数2)测定D值 用已知微生物数的悬浮液接种至样品溶液 取若干个样品,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时间曝热(在一定的温度下) 以微生物存活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曝热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得一直线,D值即为该直线的斜率负倒数3)影响因素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D值D值越小,证明微生物抗热性越弱曝热时间较短即可杀灭九成 同一微生物,曝热温度T越高,D值越低(图3) T,lgN下降得快,D小; T,lgN下降得慢,D大,D1,D3,D2,环境条件(介质)(表1) 表1 介质对D值的影响 例:某样品在121下曝热3分钟,微生物数由2105降低至8103个。

求D值 解D= = =2.146min,,,2. Z值灭菌温度系数,1)定义: 使D值减少90%所需增高的温度即D下降一个lg) 描述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2)测定Z值 至少用3个不同温度,分别测出某一个微生物在此三个温度下的D值 以lgD为纵坐标,温度T为横坐标,画出一直线 Z值即为此直线斜率负倒数3)定义图(图4) Z=- = = (若lgD=lgD1-lgD2=1,则Z=T2-T1) lgD2-lgD1= D2/D1=10(T2-T1)/Z,,,,,,4)影响因素,不同微生物,有不同Z值 同一微生物在不同溶液中,Z值不同(表2) Z值越小,斜率越大,TD值变化大 Z值越大,斜率越小,TD值变化小 即Z值越大,此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越弱,企图通过升高温度来加速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就不明显 表2 嗜热脂肪杆菌在不同溶液中的Z值,例:设Z=10,T1=110,T2=121 试分析T1、T2下的灭菌效果10-1.1=0.079),例:设Z=10,T1=110,T2=121试分析T1、T2下的灭菌效果10-1.1=0.079),解:由Z= ,可得:10= =-1.1 =0.079 T1=110下, 灭菌1min 与T2=121下,灭菌0.079min等效, 或 =12.6 T2=121下, 灭菌1min与T1=110下,灭菌12.6min等效,,,,,,3.FT值T温度下的灭菌时间,1)定义:在一定的灭菌温度与已知Z值条 件下的等效灭菌时间。

FT=DTlgN DT:T温度时的D值 lgN:T温度下灭菌程序使微生物下降 的对数单位图5),若灭菌前微生物总数N0,则在T温度下杀灭至100所需时间为:FT=DTlgN0 FT可理解为: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品在T温度下的灭菌时间4.F0值标准灭菌时间 在121及Z=10条件下的等效灭菌时间:F0=D121lgN,5灭菌率L(Lethal rate)(致死率) 1)定义:指在温度T下,灭菌1min所获得的标准(T=121)灭菌时间L=D121/DT 2)物理意义 温度为121时杀灭90%微生物需D121=A min,温度T时,杀灭90%的微生物需DT=B min即121曝热A min与T曝热B min的灭菌效力相当 故L=D121/DT表示T下曝热1min相当于在121 下曝热A/B minZ= , D2/D1=10(T1-T2)/Z 令T2=121,T1=T, 则 L=D121/DT=10T-121/Z FT= DTlgN ,F0=D121lgN L=D121/DT=F0/FTFT=F0/L (表3) 由式L=10T-121/Z,可知 当Z一定时,TL,当T100时,L0 即 当温度低于100时,L可忽略不计。

表3 Z=10时,不同温度下的灭菌率和T灭菌时间,例:T=120时,Z= L= =0.794,,,,6F0的计算,1)理想状态,灭菌过程中升温、降温瞬间完成,灭菌温度恒定不变 则可用公式计算: FT=DTlgN0, F0=D121lgN0 N0:灭菌前微生物数 2)实际上,一个产品灭菌过程总有三个阶段:升温、保温、冷却即灭菌过程不是始终在恒定温度下进行下图),F0= 即把每一时间点的灭菌率L叠加得到F0值, 或 F0= t:测定的间隔时间通常取1min t1:升温达到100的时间点 t2:冷却达到100的时间点谢谢观看! 20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