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并行工程与传统串行工程的比较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7KB
约3页
文档ID:438005100
并行工程与传统串行工程的比较_第1页
1/3

并行工程和传统串行工程的比较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 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IDA — Ins titute of Defense Analyze )完整地提出了并行工程(CE一Concurrent Engineering )的概 念,即“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 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 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并行工程的目标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 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并行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在产品开发初期,组 织多种职能协同工作的项目组,使有关人员从一开始就获得对新产品需求 的要求和信息,积极研究涉及本部门的工作业务,并将所需要求提供给设 计人员,使许多问题在开发早期就得到解决,从而保证了设计的质量,避 免了大量的返工浪费•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 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 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随时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

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 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并行工程本质特点:1. 并行工程强调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并行工程强调面向过程 (Process-oriented )和面向对象( Object-oriented )一个新产品从概念构思到生产出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process ) 传统的串行工程方法 是基于二百多年前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该理论 认为分工越细,工作效率越高因此串行方法是把整个产品开发全过程细 分为很多步骤,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对独 立进行的,工作做完以后把结果交给下一部门西方把这种方式称为“抛 过墙法” ( throw over the wall ),他们的工作是以职能和分工任务为 中心的,不一定存在完整的、统一的产品概念而并行工程则强调设计要 面向整个过程或产品对象,因此它特别强调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 设计,还要考虑这种设计的工艺性、可制造性、可生产性、可维修性等等, 工艺部门的人也要同样考虑其他过程,设计某个部件时要考虑与其他部件 之间的配合所以整个开发工作都是要着眼于整个过程( process )和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 )。

从串行到并行,是观念上的很大转变2. 并行工程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在传统串行工程中,对各部门 工作的评价往往是看交给它的那一份工作任务完成是否出色就设计而 言,主要是看设计工作是否新颖,是否有创造性,产品是否有优良的性能 对其他部门也是看他的那一份工作是否完成出色而并行工程则强调系统 集成与整体优化,它并不完全追求单个部门、 局部过程和单个部件的最优, 而是追求全局优化,追求产品整体的竞争能力对产品而言,这种竞争能力就是由产品的TQCS综合指标--交货期(time )、质量(quality )、价 格(cost)和服务(service )在不同情况下,侧重点不同在现阶段, 交货期可能是关键因素,有时是质量,有时是价格,有时是它们中的几个 综合指标对每一个产品而言,企业都对它有一个竞争目标的合理定位, 因此并行工程应酬 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整个产品开发活动只要达到整 体优化和全局目标,并不追求每个部门的工作最优因此对整个工作的评 价是根据整体优化结果来评价的再来说下传统串行工程传统串行工程是把整个产品开发全过程细分成 很多步骤,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对独立进行的, 工作做完以后把结果交给下一部门。

多年来,企业的产品开发一直采用串行的方法,即从需求分析、产品结构 设计、工艺设计一直到加工制造和装配是—步步在各部门之间顺序进行传统 的串行工程方法是基于二百多年前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 论该理论认为分工越细,工作效率越高串行工程的程序产品开发的工作流程是: 首先由熟悉顾客需求的市场人员提出产品构想,在由产品设计人员完 成产品的精确定义之后,交制造工程师确定工艺工程计划,确定产品总费 用和生产周期,质量控制人员作出相应的质量保证计划与并行工程相比,传统串行有许多弊端 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着许多弊端首要的问题是以部门为基础的 组织机构严重地妨碍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产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 难以考虑到顾客的需求、制造工程、质量控制等约束因素,易造成设计和 制造的脱节;所设计的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差,使产品的开发过程变 成了没计、加工、试验、修改的多重循环,从而造成设计改动过大大,产 品开发周期长,产品成本高归纳起来,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的主要 问题如下:1、 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难以加人早期设计越是设计的早期 阶段,降低费用的机会越大;而发现问题的时间越晚,修改费用越大。

费 用随时间成指数增加2、 各部门对其它部门的需求和能力缺乏理解,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 异和矛盾降低了产品整体开发过程的效率而并行工程在世纪运用方面有很多有利之处 并行工程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1•并行工程是在CAD、CAM、CAPP等技术支持下,将原来分别进行的 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叠,充分利用了原有技术,并吸收了当前迅 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优秀成果,使其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 基础2.在并行工程中为了达到并行的目的,必须建立高度集成的主模型, 通过它来实现不同部门人员的协同工作;为了达到产品的一次设计成功, 减少反复,它在许多部分应用了仿真技术;主模型的建立、局部仿真的应 用等都包含在虚拟制造技术中,可以说并行工程的发展为虚拟制造技术的 诞生创造了条件,虚拟制造技术将是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并行工程的进 一步发展方向是虚拟制造(VM?/FONT>Vir tual Manufac turing )所谓虚 拟制造又叫拟实制造,它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 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 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并行工程与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Design for Manufac turing and Assembly,DFMA )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 性,从而以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更低的产品开发成本和更高的产品开发 质量进行产品开发。

很显然,要顺利地实施和开展并行工程,离不开面向制造和装配 的产品设计,只有从产品设计入手,才能够实现并行工程提高质量、降低 成本、缩短开发时间的目的可以说,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开发是并行 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并行工程中最关键的技术掌握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 产品开发技术,并行工程就成功了一大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