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元节(鬼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中元节老北京传统习俗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2页
文档ID:26714859
中元节(鬼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中元节老北京传统习俗_第1页
1/2

中元节(鬼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中元节老北京传统习俗中元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中元节老北京传统习俗成因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农历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

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演变中元(农历七月十四午夜——七月十五夜半)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地藏菩萨)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清明、中元、寒衣)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鬼节”就这样结束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农历7 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