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医学科规划及设计要点浅析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35KB
约5页
文档ID:459161998
核医学科规划及设计要点浅析_第1页
1/5

核医学科规划及设计要点浅析摘要:核医学科是综合医院医技科室里面功能和流线最为复杂的一个科室 本文将对科室的总体布局模式与选址、功能分区及流线规划、通风设计、辐射防 护设计、智能化设计及人性化设计等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大家进行核 医学科设计时提供一点帮助关键字:核医学;功能分区;流线规划;通风设计;辐射防护设计核医学是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是三级甲等 医院必须设置的医技科室,其在甲状腺、心脏、肾脏、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显像诊 断以及治疗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功用然而由于核医学科对医疗流线要求严格, 且不同医院因开展业务不同,科室内的功能房间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很多建筑 师在进行核医学科设计时常常不知所措,无法找到相近的案例参考,于是往往出 现分区不合理、流线交叉、缺少必要的功能房间等问题本文将对核医学科规划 及设计中的一些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大家进行核医学科设计时提供一 点帮助一、核医学科的总体布局模式与选址核医学科总体布局一般分为独立式和集中式两种模式独立式比较适合院区 用地较为宽松的项目整个科室可独立设于一栋楼内,选址在院区下风向,与医 院主体建筑有一定联系,能方便患者就医即可。

独立式的优点是较少受临近区域 限制,辐射防护设计需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日后若有需要,扩建也较为容易集中式的建设模式比较适合用地较为紧张的项目采用集中式布局时,选址 应尽量位于医院主体建筑的一端,且应避免临近敏感目标区域,如儿科门诊、产 科门诊、厨房、餐厅等,也不应设在上述这类区域的上、下方采用集中式布局 的项目,由于其邻近区域都有固定的功能科室,日后若要扩建将较为困难因此 若采用此种建设模式,建议在设计前与院方充分沟通,落实是否要提前作出一些 空间预留二、核医学科的功能分区及流线规划不同的医院,根据其自身学科特色和定位,对于核医学科需要开展的业务内 容也不尽相同,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好院方的需求一般来说,根据功能用房性质 可分为下列几个区域1)非限制区——包括候诊、登记、诊室、病人更衣等2)监督区——包括 SPECT、PET-CT、PET-MR 等影像机房、病人注射后休 息室、抢救室、病人专用卫生间、污洗间、检后问诊室、检后观察室等3)控制区——包括分装室、标记室、注射/给药室、储源/废物间等4)工作生活区——包括医生办公室、阅片室、资料室、会议室、更衣室、 值班室等;(5)制药区(少数有教研需求的医院需要设置)——包括回旋加速器室、 药品合成室、控制室、质控间、分装间等。

上述区域可按项目条件进行组合布置,但不同区域之间需设门禁进行严格管 理,且进入不同区域之前宜设置卫生通过或者缓冲更衣核医学科各种流线应做到清晰、不交叉,其中病人检查、治疗流线还应做到 单向,不回头以下面方案为例,病人在登记处报到后需至诊室做一个评估检查 在获得医生确认符合检查的条件后,可通过更衣进入监督区在监督区入口接受 注射或给药后至专用休息室休息由于接受PET-CT或PET-MR检查的病人,需要 在注射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因此其休息室宜设置床位 1间休息室最多设2 床,床间采用铅屏风进行分隔,以减少病人间相互的辐照影响接受SPECT检查 的病人,注射后一般只需休息数分钟,其休息室一般采用座椅即可病人在休息 室内经过一定时间的代谢,可进入影像机房内进行扫描检查完成后需进行检后 问诊以及辐射强度测定如病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还未衰减到安全水平,病人还 需在检后观察室内继续逗留一段时间,令辐射水平达到安全值后才能离开控制区 整个检查过程中,病人在监督区内的活动轨迹基本都是单向,不回头图1某医院核医学科设计方案核医学科医护区一般应有独立入口进入控制区进行药品分装、注射的工作 人员,应从医护区一侧的入口通过卫生通过进入。

卫生通过内应设置穿戴防护用 品的区域,并应设置冲淋设施工作人员在出控制区时身上携带的污染物超标, 或在控制区内发生一些突发意外时,可使用冲淋设施进行清洁外购的核素或科室内制药区生产的核素应通过专用入口送入控制区储存核 素的储源间内应设置密闭的铅桶对核素进行存放控制区内产生的带放射性的废 物一般是核素的包装或病人注射后的针筒等,这些物品也应采用专用的铅桶进行 存放,待辐射水平衰减到安全值后才可送出由于核素和带核素的废物体积均不 大,在采用不同标识的铅桶存放后也能安全有效的管理,因此两者可合并为同一 房间进行存放,但其对外出口需设门禁及监控进行严格管理三、核医学科的通风设计根据《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 120-2020)相关规定,核医学科在制备 药物、给病人治疗、检查过程中会产生气溶胶以及放射性气体,其排风系统必须 独立设置,且排风口应高于科室所在的建筑物屋顶排风口应安装专用过滤装置 经过处理后的排出空气浓度应达到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为达到较好的污染物控 制效果,排风系统设计应按区域内放射性物质的高低,组织气流从低活性区(包 括卫生通过、测量室等)向高活性区(包括分装室、标记室、注射室等)流动。

核医学科内用于药品分装与合成的场所还应设通风橱,对药品的操作需要在通风 橱内进行四、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设计核医学科需进行辐射防护设计的场所主要为监督区、控制区、核素病房以及 制药区,即会产生及使用核素的场所(活性区)这些功能房间的维护墙体及顶 棚、地面,一般采用 200~300 厚钢筋混凝土(具体厚度以辐射防护预评价报告建 议为准)设在防护区墙上的门、窗需采用铅防护门及铅玻璃窗,窗框需做包边 处理,以降低辐射泄露的危险影像机房内通往控制室的电缆沟穿墙需采用“U” 型穿墙方式通风管道出防护区可采用直通的方式,但需在穿墙处用铅板或硫酸 钡水泥砂浆做洞口封堵处理核医学科在活性区内产生的废水会带有辐射性,这 些废水需用专用的排水管道收集至废液池,经过衰变并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进入 污水处理池收集废液的排水管其路由最好规划在人员活动较少的区域,例如机 动车库;且其穿出科室后需外包一定厚度的铅皮,以减少管内辐射性废水对邻近 人员的影响核医学废液池的体积大小需根据科室使用的核素的半衰期确定池 体需做防水处理,并设置紧急集水坑,避免废液泄漏五、核医学科的智能化设计及人性化设计进入监督区的病人,在接受完注射或给药后,自身便是一个移动的放射源, 因此科室内应设置语音或视频对讲系统、智能叫号系统、移动机器人系统等,医 护人员可通过这些智能系统远程向病人传达指令,减少互相间直接接触的机会, 减低受辐射的危险。

此外,接受核医学诊断或治疗的病人,往往需要在密闭的空间内停留较长时 间,这会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紧张与压抑感若病人的休息间、观察间能采用家 庭化的装修风格,整体色调选用较为温馨愉悦的颜色(例如米黄、淡绿色),室 内有电视或轻松的背景音乐,可大大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提升整体就医体验集中式布局的核医学科一般均位于地下室,医护人员均常年不见阳光设计 时最好能在靠近医护工作区的外墙设置采光天井或下沉庭院,将自然光引入办公 生活区,为常年累月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六、结语核医学科是综合医院医技科室里面功能和流线最为复杂的一个科室但若理 清了各类不同用房的功能,按要求合理进行分区布置,同时按照单向流动、互不 交叉的方式组织各类流线,就可以做出一个符合标准的优秀的设计参考文献1、罗运湖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第二版)2、贾秋玉 《现代医院核医学科建筑的规划及设计研究》3、 《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 120-2020)4、 吴强.综合医院核医学科通风空调设计《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年12月第38卷第12期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